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五十二章:厨房
    沈安茹突然觉得自己脑子里的第一想法也不是怀念。

    因为她觉得,老家的宅子再大能有多大?人走了之后屋子也就留在那里了,谁都动不得,说不定家里人还回去呢,啥也不耽误。

    但是很明显,家里的老宅子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它承载着他们兄妹四个人的童年,那段最欢乐的时光。

    忘不了在老家院子里老鹰捉小鸡。

    忘不了在老家院子里骑竹马。

    忘不了老家院子门口路边的油菜花就没有一朵是有花的,全都被人从上头给折断了。

    折断他们的并不是人们的手,而是他们手里的棍子。

    忘不了在老家,小时候一群伙伴在外头大街上“马连开花二十一”。

    如今离开老家这么多年了,经历了那么多事,好像很久没有想起老家的老宅子,也没有那个心思回去看看了。

    看着眼前热热闹闹的一家人,沈安茹觉得,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

    你大哥二哥跟着咱爹娘来了南方这边,也算是在这里安家落户了,总要有一个人守在老家。“大嫂说道:“当时正好一厂那边,有老领导介绍你三嫂给你三哥,想促成好事,两边一见面,也觉得挺好的,顺势也就留在一厂了。”

    一厂那边的老领导没过来,还是管着一厂的事儿。

    人家亲自给说媒了,那也是看得起沈家的老三,毕竟老领导保的媒。

    加上姑娘长的周正,家里条件也跟沈家这边门当户对。

    老三在那结婚之后,沈崇文也就了了一桩心事了,带着老大和老二两家子就到了南方。

    老家那边也有人,将来如果说自家闺女在外面回了老家,不至于老家的宅子空空如也,人都找不到。

    这也是沈崇文让老三留在老家的一个想法。

    哪边都有人,哪边也都在努力的去找沈安茹。

    不过现在好啊,早前闺女回来了,一家人也高兴。

    老三既然在老厂那边扎根了,前途也不错,就没必要来二厂这边了。

    拖家带口的,这个时候再来南方这边也不方便。

    说起来,沈崇文年纪也大了,用不了几年就退休了。

    退休之后,身体硬朗的时候还想要回老家看看呢。<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人都是有故土情结的。

    就像当初林业,死前也要回到自己的老家一样。

    不管在外面有多么的风光,最后落叶归根,还是希望能够在老家。

    国人老一辈的思想,人回不去,骨灰也要回去。

    “三哥能来这一趟也不容易。”沈安茹感慨说道:“比京城到这边都还远不少呢。”

    “是啊,光是从老家到京城,就得坐两天的火车。”大嫂说道:“从那边到这里,来回就得十多天的功夫,但是也不能不来啊,这都多少年了,自从我们到南方这边来,跟老三一家就再也没见过了,平常联系,全靠着写信,后来有了电话,就从厂子里往那边打电话,见不着面,就只能聊聊天了。”

    “今年好啊,看来我回来的还真是个时候。”沈安茹笑道。

    “可不是嘛,今年啊,咱们家算是大团圆了,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你家林业没来。”大嫂温和的笑了笑。

    “他现在还在国外呀,去了挺长时间了吧?”

    “恩,过完年就去了,到现在,这不都大半年了。”沈安茹说道。

    “他在国外挺好的?”二嫂问道。

    “挺好的,主要要在那边拿学位,顺便在那边也坐坐生意,在国外做做生意,比国内要简单一些,毕竟人家那边的环境,比咱们这儿开放不少。”

    “我也听说了,国外的人啊,都有钱。”大嫂笑道:“但是不管怎么说,国外再好,那也不是咱们的家,在那边学习挣钱好,但是始终还是要回来的,现在咱们内地也开放了,将来啊,也会繁荣起来的,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就看个人了。”

    “是啊,这话有道理,不过啊,我看咱们妹妹和妹夫就挺好的,在家老家有厂子,在京城开诊所,往后世道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好。”

    三个女人在厨房里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倒也是轻松。

    “买卖做的越大,压力越大,到现在,家里还欠了一屁股饥荒呢。”沈安茹摘好了菜,起身放倒了大盆里,去倒水洗菜。

    “等林业从国外回来之后,你们两口子好好经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临近中午,厨房里的灶台也开了火,饭菜接连被端上饭桌。

    一大家子人坐在了一张桌子上,给小孩子们单独开了一桌,让他们坐在那里喝饮料。

    “其实来了南方,除却气候上,跟在老家区别也不大,要是不出厂区的话,都还是一样的。”沈崇文说道:“就是这个喝酒啊,跟南方这边的人喝酒,不尽兴。”

    以前在老家,条件不好的时候,有时候自家也酿点酒。

    逢年过节,组个局,那都是用碗喝,来到南方之后,跟当地人喝酒,拿着个小酒盅,一口都不够塞牙缝的。

    七八年的时候,哈啤酒厂扩建,一年能产个十来万吨啤酒,外面的供应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反正是一厂老厂那边是能跟得上的。

    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开始喝啤酒,论瓶吹。

    到了南方这边呢?喝米酒,就算是有啤酒,也是拿个小茶杯。

    “都这么多年了,也该习惯了。”沈家的老大笑道:“再说了就算是不习惯,爹你的那些老兄弟,当年不也一块过来了吗?周围有熟悉的人,怎么都好说,也不是一家人过来的。”

    着实是这样,在这边厂区里,基本上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多,都是老厂那边过来的,为了支援建设这边,厂里三分之二的人都过来了,老厂那边再继续招人,维持下去。

    上头的意思是说,将来重点都在这边,老厂那边维持好就行。

    这也是跟京城那边制定的战略有关系。

    别说是二厂了,就是从东北出来的所有人,到南方来组建的所有二厂三厂之类的国营大厂,位置全都在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