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三十三章:都是猜测
    “你怎么知道是暂时的?”李卫国好奇的问道。

    看着林业自信从容的样子,李卫国心里有些疑惑,回想起林业这十来年所做的事,往正经了说,这孩子是胸中有丘壑,但是往细了想,越想就越是觉得有些吓人。

    林业似乎每一次都能避过所有的风险一样,还有当初说起高考的事儿,林业说以后高考一定会恢复的。

    当时谁都不知道往后会是什么情况,虽然时间久了点,但是现在,高考不还是恢复了吗?

    一次是凑巧,但是所有的事都连起来的话,应该就不是凑巧了。

    “你是不是又从京城那边听到什么风声了?”

    林业正愁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用什么说辞来搪塞李卫国,结果李卫国自己就给他找好了借口。

    京城那边。

    对,把李卫国所有的怀疑都转移到京城那边就好了。

    “能有什么风声。”林业神秘的笑了笑:“都是我自己瞎猜而已。”

    林业越是这么说,李卫国就越是认为林业是通过京城那边的人脉得到了什么消息,不然无缘无故的,他怎么敢扩张作坊的规模?

    以林业如今的身份和家底,根本就不差那点钱,也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险。

    李卫国的以为,是觉得林业应该安于现状。

    而林业的折腾,是为将来的自己积攒更多的资本。

    李卫国内心叹息一声,算了,林业不愿意说,人家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说了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林业要在村里做什么,他也不阻止了,只要能给村里的人带来好处,那就是好的。

    “唉,作坊能做的,始终有限,咱们林家沟那么多人,就算是将来作坊变成厂子,能够容纳两百多号人,但是咱们林家沟这么些人,往后人也会越来越多......”李卫国琢磨着。

    “想要能吃饱饭,富裕起来,不是没有办法,就看敢不敢冒险了。”林业笑道:“虽然表面上大家都还是一样种地的,但是据我所知,某些地方,私底下是偷偷的签了生死状,包产到户。”

    林业没有理会李卫国那句往后林家沟的人越来越多那句话。

    毕竟,以后发展起来,村里的人大多都是往外走的,没有说会一直住在村子里的。

    村子城镇化,年轻人都往大城市聚集,一代一代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能飞得更高,走的更远。

    “什么?!"李卫国愣住了。

    包产到户?!

    疯了吗?

    这要是被上头知道了,真真的要掉脑袋。

    要说作坊能藏得住,只要消息不走漏,偷偷摸摸的,都好说。

    但是种地这事儿,怎么偷偷摸摸的?

    生死状这事儿,李卫国倒是能理解。

    他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做这种事的吗?这得多大的魄力。

    李卫国不懂的是,如果没有这股劲,没有这股子魄力,想要靠天吃饭?

    不去走这条路,怎么让人知道这条路是正确的?

    也正是他们走了这条路,结果是好的,让京城的人看到了这样的结果,才大力表扬这种行为,紧接着就开会落实了。

    “包产到户,自己家给自己家种地,交够了给大队的粮食,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丰收了,自己能拿的就多,减产了,就少。”林业说道:“从给大队干活变成了给自己干活,你觉得,庄户们拿着庄稼是不是比照顾儿子,伺候亲爹更勤快?”

    李卫国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年头,谁敢这么干?

    “肯定是比给大队干活更有干劲吧,最重要的是,给了人们希望。”林业说道。

    现在大家伙给大队里干活,一年到头就挣那些工分,生活没啥奔头,看不见什么希望,毕竟,累死累活的,工分就那些了。

    “算了,这事儿咱们就不说了,我的农具作坊大部分已经弄好了,等到时候市场打开,直接上人开工就是了。”林业笑着说道:“现在咱们周围还没有敢这么做的。”<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以后会有吗?会有文件下来吗?”李卫国目光灼灼的看着林业。

    “或许会吧。”林业笑了笑:“先行者蹚出一条路来之后,当人们知道这条路是正确的,那都会想要走这条路,京城那边也会有相应的考虑,毕竟,能让人吃饱饭,能增产,这是好事,又不算资本主义,为什么不好呢?”

    “也都是你猜测的?”李卫国不可置信的看着林业。

    “是啊。”林业笑道:“打个比方说,您在京城工作,突然底下传来了说哪个村包产到户结果取得了大丰收,不仅仅交够了粮食,自家还能剩下不少,能吃饱饭了,能过上稍微好一点的日子了,您会杜绝这种行为吗?”

    李卫国想了想,而后摇了摇头。

    什么屁股的位置决定脑袋的思想,换位想一想,要想大家过的好,那就要适当的做出改变。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调整,在试错,在找一条适合自己人发展的道路。

    很幸运的是,黎明的曙光就要来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我支持你。”李卫国说道。

    将来要是实现包产到户了,到时候自家都要给自己准备农具,所谓的市场缺口就会变大。

    毕竟,现在大家用的,都是公社财产。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林业笑道:“离着林家沟人人盖瓦房的日子,也不远了。”

    这是个目标,有目标是好事,至少有目标了就有奋斗的方向了。

    总比漫无目的,一点希望都没有要强。

    林业也是个生意人,在村里干买卖,他赚大头,村里的人赚小头,他吃肉,让乡亲们跟着喝肉汤。

    够厚道的了。

    至于说把林家沟做成一个集体产业,做成公司。

    林业一点这样的想法都没有。

    第一村的发家史和辉煌可以适当复制,但是第一村的悲剧不能重演。

    所以,林业不会去挑这个头,吹出一个梦幻的泡泡,到最后泡泡破碎,才是最伤人的。

    “但愿如此啊。”李卫国叹息一声。

    只愿一切都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