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三章:旧货市场
    见领导,这可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今年年初的时候,京城的另外一位大领导,在广场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卫兵代表。

    那些人回去之后,一个个都趾高气昂的,这可是能被他们吹一辈子的事儿。

    有多少人有机会能见到领导,能够跟领导当面聊天谈话?

    尤其是这次,可能一个办公室里也就他们三个人,坐在一起聊专业领域内的问题。

    就算是重新活一辈子,林业也觉得,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好,那一会儿我就让人先去一趟领导那边,找人预约一下,看看领导什么时候有时间接待咱们,然后咱们就等消息。”肖志成说道:“对了,林业同志,你现在住在哪儿?”

    “我就住在咱们协会旁边的招待所。”林业说道。

    “这样啊。”肖志成思索一下,而后走到办公桌,拿了公文,开了条子。

    “走,我先带你去总务处一趟,把这个文件盖个章,到时候你就拿着这个文件去交给招待所的同志。”肖志成说道:“咱们协会也是个单位,咱们单位的人只要有公文盖公章,就能免费在那里住,你就甭花这冤枉钱了。”

    “谢谢肖主任,让您费心了。”林业说道。

    “不费心不费心,幸亏你来了啊。”肖志成感慨着笑了笑:“听君一席话,我思路都清晰了,这可比什么都宝贵啊。”

    “领导那边,每天工作都很忙,咱们的人过去递了条子,也不知道会被安排在什么时候,所以啊,如果说时间晚一些,你就得在这边多住几天了。”肖志成说道:“总不能让你自己掏钱,你就安心的住着,其他的,交给协会这边就好。”

    林业点了点头。

    这时候如果说身后有个单位,那出门在外,是真的非常省心了。

    不管吃的住的,都给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用不着自己掏钱,拿票报销。

    只要拿着文件去了,人家就不收你钱,到最后就是单位跟招待所之间的问题了,林业不用管。

    肖志成亲自送林业出了大院,路上不少人看见,见协会主任竟然这么热情的对待一个年轻人,都在暗自猜测这个年轻人的身份。

    先前的小邵也告诉他们了。

    “那个年轻人,就是先前在咱们的医学杂志上发表过好几篇文章的林业。”小邵说道。

    “真的假的?这么年轻?”

    小邵的同事们都不太相信的样子。

    “这还能有假?就咱们这个专业领域的人,谁冒充谁露馅。”小邵笑着说道:“起初我刚见到他的时候我也不相信,这也太年轻了,但是事实证明,有志不在年高,有才华也是。”

    几个人站在一块讨论着。

    肖志成送走林业之后回到这边,见到几个人在那嘀嘀咕咕的。

    “聊什么呢。”肖志成问道。

    “肖主任,我们在聊那位林业同志呢。”小邵说道:“因为他太年轻了。”

    “是啊,是很年轻,但是人家的才学可是实打实的。”肖志成笑着说道:“正儿八经的大学生,而且,在上学的时候,自学外语,还学过国外的医疗知识,并且,人家也懂中医。”

    “这么厉害吗?”小邵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是啊,所以咱们协会里的同志们,也要加把劲啊,林业可是咱们的榜样。”肖志成说道。<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说完之后,也不管几个年轻人如何惊讶,他自己回了办公室。

    而林业离开医学协会之后,回了一趟招待所,将文件给了招待所的工作人员。

    林业感觉,那工作人员看过文件之后,对他的态度更热情了。

    出了招待所,林业打算在京城转转。

    好不容易来一趟,下次来指不定是什么时候呢。

    不过以后肯定会过来就是了。

    协会这边的渠道打通了,林业还要往这边倒腾药材。

    这年头来京城,有两个地方得逛逛。

    西城的琉璃厂,东城的潘家园。

    人在有钱之后,就会闲着没事儿提升一下自己的品味。

    鉴赏鉴赏字画啊,收藏一些古董啊,闲着没事去拍卖会撒撒钱什么的。

    这些事,曾经的林业都做过。

    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手里的钱也多了,家里空荡荡的,他更是容易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所以,当初的林业会想办法将自己的家里填满。

    花钱,使劲的花钱。

    古玩字画,看中的就往家里买。

    他甚至专门聘请了一个这方面的顾问,专门帮他掌眼。

    带着这样一位顾问,林业也跟着学了不少东西。

    这回既然来了京城,有机会去逛逛这类市场,林业打算去淘淘好东西。

    本身就住在东城街区,林业就直接去了潘家园。

    这里的旧货市场可是全国人气最旺的,每天人流量都很大。

    虽然这年头特殊,但是这里毕竟是京城,在这个城市里,还活跃着很多的外国人。

    他们就是这边市场的消费主力军。

    来都来了,走的时候肯定要带一些特产回去。

    旧货市场上这些看上去颇有古意的东西,就是他们最喜欢的。

    他们有的是自己过来淘货,有的是跟着导游过来。

    有时候,导游还会帮着杀杀价。

    毕竟,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

    做外国人的生意,大多数都是抱着做一锤子买卖的心思。

    别看有的铺子或者是地摊可能一整天没生意,人家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这边一整片都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建筑,临街的店铺,店铺外面的摊位,街道上人来人往,时不时的就能看见几个外国人跟在导游后面。

    他们的目光在摊位上四处打量,似乎在寻找自己心仪的纪念品。

    至于摊位的摊主们,则是拿着个马扎,坐在阴凉处,一边喝茶,一边看摊子,悠闲的很,似乎根本不在意生意是否成交。

    这生意做的,可是相当佛系了。

    林业一边走一边看两边的摊子,摊子上很多东西,看上去都挺不错的,甚至还带着泥土呢。

    走到一处摊子前,林业仔细的看着摊子上的一个小青铜摆件。

    “老板,这玩意什么价?”林业问道。

    “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