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六章:热火朝天
    而林业则是在心里感慨,到林家沟生产队的待遇还是挺不错的,年轻人来了,有宿舍,还有木工给打床,打柜子。

    这要是搁在前两年,到了乡下之后,没住处?

    牛棚,草屋,收拾收拾就住人,条件艰苦的很。

    还新打床和柜子?想都不要想,没地方睡,干草往炕上一扑,睡在稻草上。

    也别说前两年,就算是现在,大多数地方,还是睡牛棚,睡草屋。

    也就是林家沟这边,大队里有空闲的房子,人来了,能住进正儿八经的房子里。

    要是没有空房子,待遇也就是那样了。

    而且,大队这边的屋子也不会让他们一直都这么住着。

    知青下乡以后,在这边得待很长时间,没有指标返城的话,说不定就一直在这儿了。

    队里也是打算等农忙过去以后,盖起房子,给这些下乡的青年住。

    就算是盖房子,也是老房子,和林业家现在住的土房子差不多。

    而且,盖房子,还是要盖在农场里而不是村里,出门就是庄稼地。

    林业在生产队溜达一圈之后就回了家里,他过去主要就是确认一下两天之后自己家里这三口子大人到时候会怎么安排。

    问明白之后就没什么事了。

    次日,村子里的人就组织起来,欢迎下乡来的青年。

    林业也去凑了个热闹。

    看着那些年轻人,穿着绿色的解放装,踩着黄胶鞋,有的人表现的很兴奋,有的人则是丧气着脸。

    不管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都已经被分配到这里来了。

    今天是他们过来的第一天,李卫国也没有安排他们做什么,只是让他们先住进了大队里。

    男同志一个屋子,女同志一个屋子,双方不是一个院子。

    原本空旷的房子,住进了人,霎时间就显得拥挤了很多,几个人住在一个屋子里,一点都不方便。

    条件差也是没办法的。

    这些人来插队落户,李卫国一整天都在忙着办各种手续,安排他们的生活。

    村子里不少人也都好奇来到村子里的这些人,毕竟以后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了。

    但是林业完全没有这个好奇心。

    往后还会有下来的人,一批一批的,得持续个几年呢。

    林业自己本身就是下乡的知青。

    当年毕业要分配的时候,林业赶紧自己提了申请,申请分配到林家沟。

    与其到个陌生的地方,还不如回老家呢。

    反正他老家就是村子里。大风小说

    所以林业见怪不怪了,只要是能干活的青年,就是好青年。

    又过了一天,轰轰烈烈的收麦子行动就开始了。

    村子里的大家伙,带着斗笠,挎着水壶,提着镰刀,雄赳赳气昂昂的就朝着麦田进攻。

    地里的麦子就像是黄金一样,铺满了整片麦田

    把把镰刀飞舞,片片麦子倒下。

    众人热情高涨,你追我赶情如火,滴滴汗水落麦田。

    男同志们在前方割麦子。

    女同志们在后面忙活着捆麦子,扎扎捆捆之间,一把一把的麦子变得整齐,躺在麦根上。

    很快,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推着板车进来,姑娘们拾起一捆捆的麦子摞在了板车上。

    田间地头,你推我拉。

    林业一家人也来到了谷场,孩子被放在了小推车里,就放在谷场边上,同村的还有好几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都在那里。

    邻居家的罗大娘搬着板凳,在那边照看着孩子。

    很快,第一车麦子运了回来。

    众人连忙上去卸车,将麦子重新拆开,铺在了谷场上。

    林业拿着木叉,不断的挑弄着。

    林德在帮忙把捆好的麦子解开。

    很快,一车车的麦子被拉到了谷场上。

    谷场迅速被黄金的颜色所占领。

    沈安茹是个要强的,只见她拉着百十来斤的石滚子走了过来。

    那石滚子是个圆柱,表面一道道深深的纹路,中间打了空,穿了铁条,绳子拉着铁条,石滚子就以铁条为中心轱辘着,压过麦穗,麦粒就出来了。

    几个人一人拉着个石滚子在谷场上不断的走动着,压着麦穗。

    他们走过之后,后头的人就拿着木叉把压实的麦子挑开。

    循环往复,谷场麦秆底下就出了一层小麦。

    林业来到沈安茹身边,将手里的木叉塞到沈安茹手里。

    “咱俩换换。”林业说道:“我来拉石滚,你歇会儿。”

    “你能行吗?”沈安茹说道。

    她担心林业会磨坏了手。

    “你这婆娘,哪儿能说你家男人不行。”林业笑着低声说道:“今天我就让你看看我行不行。”

    说完之后,林业把绳子往肩膀上一搭,拉着石滚子就往前走。

    起初的时候比较费力,但是拉起来之后,就轻松多了,石滚子会接着惯性往前滚。

    沈安茹就在后头,石滚子走过两三遍之后,就挑一挑麦穗。

    热火朝天的一上午就过去了。

    中午,田间地头里,大家放下镰刀,吃饭喝水。

    食堂做好了饭,直接送到了地里,大家就坐在田垄里的麦秆上吃午饭。

    刚刚下来的知青们,正是热情似火的时候,坐在地里头,和队里的其他人就聊起了天。

    “哈哈,后生,你这是第一天,干活图个新鲜,觉得有意思,再往后,你就知道了,也挺累的,所以啊,干活的时候少折腾,省省力气。”

    年轻人精力充沛,一上午,他们挥舞着镰刀,干的起劲儿着呢,生怕被别人比下去。

    “累才好,晒黑了身体才能练红了心。”那年轻的青年笑着,露出了一嘴的大白牙。

    “你这小伙子,倒是有趣。”旁边的人夸赞说道:“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嘛。”

    “那是,我可是读过书的,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还是为了明理,参与到劳动之中,创造劳动价值,这是值得骄傲的事。”

    “说的好!”周围的人为他这番话鼓掌。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周青。”那小伙子说道。

    “周青同志,下午跟着我们一块,一块加油干活。”

    “好嘞!”

    周青的性格比较开朗,很快就跟周围的人打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