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四章:谈妥了
    “这样,我在咱们队里,三毛钱一斤收,每收一斤,我我给队里一分钱。”林业说道:“这样,乡亲们没亏钱,队里也赚钱。”

    “那你这么折腾,图什么啊?”李卫国问道。

    按照林业这么说,队里的确是也赚钱,乡亲们也不用大老远的为了一斤能多卖一分钱而跑到县里去了。

    对于双方来说,都很方便。

    但是这样的话,林业不就亏了吗?

    他干这活,图什么呢?

    “当然是图养家糊口啊。”林业笑着说道:“如果说能够将村子里所有的干货都集中起来,再去供销社谈价格,一斤谈不上多少,但是数量多了,对方也就要考虑考虑了,而且供销社,咱们县里有一家,别的县也有。”

    “咱们村子,在大山里,靠着大山,每年都能采集到不少,但是别的县供销社就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了,说不定能卖比三毛钱多一些。”林业说道。

    “你打算一家家的去找吗?”李队长问道:“你这.......”

    他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林业的这种行为。

    本身这就是一桩买卖,一桩村子里的人都能做的买卖,大家自己赚的多赚的少,就看你勤快不勤快,每年就这么一次,队里也是认的。

    队里肯定不能把村子里的人的劳动热情给浇灭了。

    而林业,也没有说是私底下去做买卖,还是光明正大的,要跟供销社谈.......

    所以李卫国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林业和供销社里谈不下来,除却他自己来回奔波的人力之外,每斤还得亏一分钱.......

    听上去,挺像是投机倒把的,可是套在这件事上,又挺合理的。

    李卫国认真的看着林业。

    他这是在思想的危险边缘啊,只不过没有出线而已。

    “李队长,这对咱们村子里的乡亲们可都是有好处的,对队里也有好处啊,往年,有人为了多卖点钱,就自己去供销社,队里就算是收,也收不起多少,自然也就赚的少,我和供销社以同样的价格收购,大家肯定会为了省事,直接送到队里来。”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李卫国始终觉得,林业做这事儿,似乎不太好。

    “别的且不说,林业,你有那本钱吗?”李卫国问道。

    “先前家里我爹有一些补贴,年轻的时候在部队里,也稍微攒了点家底,当初没跟我说。”林业为自己家里的现金找了个合理的来源。<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说实话,忙活这些,两三个月忙下来,不亏,也赚不了多少,但是李队长你也知道,我现在一天就六工分,至于给人家看病,好几天赚不了几厘钱。”林业说道:“乡亲们挣钱挣粮食都不容易,基本上看病,不管是吃药也好,打针也好,我都是按照成本价走的,有时候还要贴钱进去,就算是队里给了十块钱,我也得想别的办法啊,不然给人看病。”

    林业一边讲道理,一边打感情牌,软磨硬泡,终于让李卫国同意了。

    反正都是要往供销社送的,谁送都一样。

    不管是乡亲们自己往那里送,还是林业往那里送,又或者是队里集中去送。

    就算是没有这回事,林业自己家晾晒好了之后,他不也得往县里送吗?

    以林业家的条件,他可舍不得这一斤一分钱的差价。

    “行,到时候你就在队里收就行。”李卫国说道。

    “那您得给我广播一遍,到时候还得借一下队里的秤。”林业说道。

    “行。”李卫国应下了。

    说白了,中间的过程都一样,只不过换了个人而已。

    这收山上采摘的野生干货的事儿,就不是公家的买卖。

    一切谈妥之后,林业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赶紧回家将这事儿告诉了林德和沈安茹,然后把家里的麻袋准备好。

    到时候说不定一天要往县里跑两趟呢。

    为了挣钱,多走点路怎么了?

    沈安茹连夜把家里的袋子都找出来然后缝缝补补修理好,又给林业准备了两双新鞋。

    而林德知道了李卫国也同意了这件事,也就没再和林业多说什么。

    林德还不知道,林业在县里已经和人达成了合作,干蘑菇一块五一斤。

    但凡收到了,转手一卖,一斤就能赚一块一毛九。

    “明天我就要跟二婶上山去采蘑菇了。”沈安茹说道。

    “行,累了就回来,别强求自己。”林业悉心的嘱咐着。

    整天让沈安茹在家里看孩子,她自己也待不住。

    孩子就交给自己的老爹看着,问题不大,反正中午晚上的,沈安茹会回来喂孩子。

    家里也有小米,中间孩子饿了,喂点小米汤,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两天林业每天都背着筐往黑市那边送鲫鱼,村子里的人能看到的,就是林业每天都出远门,也不知道他每天去干什么。

    李卫国也知道了林业每天出远门,还以为他去县里跟供销社谈事情呢,甚至还要去别的县里找供销社。

    为了蘑菇的事,林业也的确是够努力的了。

    林业每天回来都能看到自家院子里的地上摆满了晾晒的蘑菇,这都是沈安茹背着背篓上山带回来的。

    现在,村子里的妇女同志都在上山摘蘑菇。

    一年到头,就这么个赚现钱的好机会,得抓紧了。

    虽然每家每户在队里干活,每天都有工分,但是工分是暂计的,每年到了年底,才会按照工分发粮食,发钱。

    穷一点的大队,一分也就值三四分钱,男同志一天十工分,也就四五毛钱,一个月下来,挣十多块钱。

    富裕的大队,一分值六分钱,一个月下来,十几块钱。

    但是不是所有的工分都是发钱的,算上拿粮食的话,年底根本就拿不到那么多钱。

    再加上平日里如果犯什么小错误,还会扣工分,所以说,在村子里的收入,一点也不好。

    这个季节上山摘蘑菇,然后晒干了,卖出去,一斤就三毛钱,勤快一点,一天弄个二十来斤,一斤晒成二两,二十斤就能晒出四斤来。

    这就是一块两毛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