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442章 咨询公司步入正轨
    申城万国财务咨询公司第一笔业务,是代理处理高扬手中的认购证。

    这是高扬人懒,懒得考虑在高位卖出,因为就算他知道历史走向,也把握不了啥时候可以卖在最高点。

    还不如拿出来让杨百万他们练手,代理交易费0.5%个点。

    杨百万当然十分珍惜这个首次交易。

    他知道这是高扬送业绩给公司,同时也是对他的一次业务能力考验,所以十分珍惜这次机会。

    杨百万拿出来万分的精力,发掘身边人脉关系潜力,特别是静安证券交易部李主任,特别打好了交道。

    终于被他搞出来了内幕消息,有关部门决定取消认购证。

    毕竟市场太火爆了,没想到老百姓手里这么有钱。

    那就放开股票发行数量,那些老股票,立刻拆分,原来一百元一股,分成一元一股。

    这样还利于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所以,认购证发挥作用的历史作用,就没了。

    杨百万几乎在最高点卖出了最后的所有认购证,包括他自己的。

    单单高扬那些认购证,就给高扬带来了4亿的收入。

    老杨为代表的咨询公司拿走了200万手续费。

    同时老杨自己的认购证也跟着出手,他同样赚的盆满钵满。

    张建国那帮人同样发了大财,属于90年代第一批百万富翁。

    他们感慨万千,都是跟对了人呐。

    跟着高扬吃香的喝辣的。

    高扬躺在家里就把钱拿到手了。

    杨百万立刻开始下一步行动,当然是买原始股。

    高扬那笔钱就给他五千万,继续代理买股票,交易费还是0.5%。

    这等于是给公司送钱。

    杨百万感激之余,更不敢怠慢。

    虽说此时按照高扬的想法,买啥都赚钱。

    但也要认真考察不是,这是咨询公司的专业,未来也要靠这个吃饭。

    于是乎,张建国带着两个人被发配到了深圳,去考察企业。

    张建国也是后悔不已,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当初直接来深圳当另一个咨询公司老总呢。

    事已至此,那就老老实实干活吧,高董不是那么好骗的。

    万一以后不带他玩,他手里这些钱,迟早坐吃山空。

    因为他没本事钱生钱。

    别说,人一旦认真起来,就真的能创造奇迹。

    张建国深入了解,还真让他发现了一只好股票,深发展。

    后世的人当然知道深发展是好股票。

    但当时没人敢买啊。

    87年深圳几只银行成立深发展合作银行,面向内部发行股票,结果只卖出去不到一半,筹集了七百多万元。

    但深发展有个最大的优点,他是真的分红。

    1987年5月10日,深发行每股面值20元股票。

    假设买入15股,投资300元。

    股票累计15股。

    1988年,分红每股2元。

    分红:30元。

    股票累计15股。股息累计30元。

    1989年,2送1股,2配1股,分红每股7元,(配股价40元)。

    送股:送7股。

    配股:配7股出资280元。

    分红:105元。

    股票累计29股。股息累计135元。配股累计280元。

    1990年,股份拆细1:20,再10送5股,并派现金股息10元,10配1股。(配股价3.56元)。

    拆细:成580股。

    送股:送290股。

    配股:配58股投资206.4元。

    分红:290元。

    股票累计928股。股息累计425元。配股累计486元。**

    1991年,10送4,10配3(配股价12元),每股分红0.3元。

    送股:送371股。

    配股:配278股出资3336元。

    分红:278元。

    股票累计1577股。股息累计703元。配股累计3822元。

    也就是说,单从股票数量上来说翻了100倍,资金翻倍十倍!

    这分明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

    张建国打探明白,不知道高扬为什么没有早下手。

    但是这个成果,足以让他在申城万国立足了。

    杨百万听完汇报,感觉是个机会,但要请示一下高扬。

    高扬当然是当甩手掌柜,一切让杨百万决定。

    此时真的是买啥都赚钱!

    重要的是锻炼出来一帮专业人士。

    杨百万也不含糊,直接打过去1500万。

    张建国立刻用自己的深证账户开户,均价14元多,购买了100万股深发展。

    此时还没有机构账户,只能用个人账户,也是华夏股市制度还不完美的体现。

    历史问题,只能交给时间。

    然后张建国就按兵不动了。

    当然了,张建国还用老婆的账户,又私人买了一些深发展。

    这叫老鼠仓。

    高扬可不管张建国这个操作,老鼠仓是禁止不了的。

    与其严控,不如让跟随者都喝汤。

    杨百万也私下来了深圳,研究一番,也立刻私人入手了一些深发展。

    他研究的结果,与其频繁炒作,不如吃分红。

    然后适当阶段炒作,肯定比频繁操作赚钱。

    频繁操作的最大坏处,就是给国家交手续费。

    到了年底分红,申城万国咨询公司,账面上资金已经达到了五千万还多。

    这才七个月的时间!

    简直了,一年不到就快翻倍了。

    至于杨百万张建国等四人,他们的个人资产也跟着翻倍。

    庆幸跟对了人之余,当然是加大力度研究调查优质股啦。

    譬如生产效益好的企业,分红配股多的股票……

    申城万国财务咨询公司,一步步走向了正规。

    多年以后,这个私募基金不断拆分,在申城深圳分别成立两家公司。

    杨百万继续在申城,张建国还是去了深圳当另一家公司经理。

    这两家公司,一家叫做申鑫万国基金,一家叫做鹏城广发基金。

    另外他们衍生出来的各种基金,名目繁多,彻底成为华夏证券龙头,对外号称龙腾系。

    因为最后都被高扬的港岛龙腾集团旗下龙腾基金控股。

    在97年对付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狠狠的咬了索罗斯一口肉。

    这是后话。

    时间到了93年,高扬在燕京过年。

    开春之后,去了央视找文艺部主任潘军聊天,竟然遇到了一个小家伙。

    这不巧了不是,正愁手底下缺大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