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5章 不算不知道,走穴1个月,纯利润34500块!
    李成儒他们演出队更满意。

    先不说有钱赚,煤矿不差钱,招待的相当好,三天忙忙碌碌的,没见瘦,长肉了都。

    五千块钱到手。

    一人分了五十,刘晓庆的单算,这就一个月工资到手了,还好吃好喝三天,人人满意。

    李成儒更是爽,扣去包车费用,当然了,司机也满意。

    群星演艺公司立马赚了四千五百多块,三天工夫。

    太来钱了,来钱太快了。

    这还没算完,煤矿上一人送了一份唐山骨瓷餐具,作为礼品。

    唐山骨瓷,出口产品啊,一旦赚大发了。

    就在演出小分队要离开煤矿,打道回京的时候,唐钢又找来了。

    还有水泥厂,骨瓷厂,自行车厂,拖拉机厂,机车制造厂……

    唐山可是工业城市,中大型厂子太多,工人们听说来了首都艺术家慰问演出,都嚷嚷着让厂里搞几场。

    那些厂长们也受了刺激,凭啥你煤矿就能和刘晓庆一起合影留念?

    于是乎,煤矿招待所里,李成儒成了香饽饽。

    各厂厂办主任围着李成儒,纷纷邀请演出队,继续来演出。

    李成儒伸手不打笑脸人,端茶倒水打哈哈,心里又是高兴又是烦忧。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周末出来,回去还要上班呢。

    这可咋办,放着钱不赚可不行。

    于是李成儒先让这帮子人稍等一下,他出门上楼就去找各位演员。

    出乎他的意料,就没一个说不行的,都可以继续演出。

    常宝华提了个建议,这么多厂子下来,太累,是不是提高点价码?

    当然不是厂子的价码,是他们演员的演出费用。

    李成儒一口答应,演出费还是一场五块,只不过加个演出补助,一场一块!

    这等于一场六块了,很高了!

    都满意,李成儒出门回复,刘晓庆等人也打电话给各自单位,请假。

    理由很多,提了一句,给领导带了唐山出口瓷器啥的,并说这里演出非常受欢迎,替本单位摸摸路数。

    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又基本是单位红人,又会来事,请假通过。

    李德林无业游民,当然更愿意了。

    可是事又来了。

    很多工厂都订在了同一天演出,分身乏术啊。

    这可咋办?

    常宝华有办法,赶场子表演。

    李成儒听后大赞,还是老艺人有办法。

    具体是这样。

    刘晓庆第一场去主持,第二场去朗诵一首诗,第三场去唱首歌……其他人也是如此,节目错开,时间错开,但需要顺畅的交通工具。

    这个工厂就办了。

    十五个人的演出小分队,分成三组,赶场,一天下来能搞七八场演出。

    累并快乐着,就连李成儒都上场主持和表演。

    演出队最火的除了刘晓庆,还有李德林了。

    高仿迈克尔杰克逊风格,还有港抬国外歌曲,一下子就让他火了。

    转天到机车厂,李德林就改压轴了。

    观众里面很多人认识他,很多人都是串场子来听他的歌,齐声高喊“一二李德林”。

    下来后陈佩斯羡慕道:“这是唱歌吗,简直是足球赛。”

    他没想到,三个月后,他就火爆全国了。

    匆忙,累并快乐着的一个月时间过去了。

    李成儒这帮人都跑遍了燕京河北,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厂矿企业。

    赚的盆满钵满。

    这帮人每天要赶五个场子,有时候甚至要赶六个、七个乃至八个场子。

    有时候同行还没有来得及到场地,就会在台上接着表演,直到同行到来后才鞠躬下台。

    这样的经历虽然疲惫不堪,虽然十分辛苦,但收入却非常可观。

    与此同时,他们的舞台经验也丰富起来。<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这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也在不断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技巧。

    很多人以后能在艺术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成就,得益于这种走穴磨练。

    至于以后人们怎么评说,他们都没想那么多。

    反正这次以后,群星演艺公司的走穴出名了,更多的演员艺人找到李成儒,参加群星组织的演出。

    群星也在国内打出了名气,更多的厂矿企业,都来找李成儒组织演出。

    辛辛苦苦的一个月演出结束,回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相声演员常宝华回京。

    侯宝林就上了门。

    当时常宝华邀请侯宝林走穴演出,侯宝林是拒绝的。

    侯宝林问常宝华,“这一个月赚多少钱。”

    常宝华说:“七百五。”

    常宝华接着说:“要是说一场给您三十,您说吗?”

    侯宝林大师听了十分惊讶,后来也是开始了走穴演出。

    所以说,当时这种演出当时虽然不允许,但是也是一种常态,因为确实太赚钱了。

    就如上述所说一场演出,能够赚一个月的钱,这怎么能够不动心呢?

    李成儒拖着临时买的一个大皮箱去了高扬家。

    特别汇报一个月的收获。

    赚麻了!

    一个月下来平均每天演出5场,一个月下来一共演了150场次。

    一个场次扣去包车费演员出场费,平均纯赚230块。

    纯利润34500块!

    简直是太特么的粗暴了。

    高扬也目瞪口呆,走穴来钱真快!

    “他们演员能赚多少?”

    “刘晓庆最多,拿了1600多块,高兴坏了。

    其他人不到800,还收了一堆礼物。”

    高扬不禁点赞,“双赢啊,下一步估计你就更忙了。”

    李成儒笑道:“整个燕京附近,我都摆平了,平趟。”

    高扬笑道:“你好好看看这个名单。”

    他随手甩出来一张纸。

    李成儒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的是:首届春晚演出节目单。

    开场舞和歌曲,小品,杂技,相声,歌曲,压轴歌曲舞蹈……

    有名有姓都是大腕!

    “高老板,我们这是要发啊。”

    “这是最初的名单,黄一鹤导演初拟草稿。

    我准备在里面再添几个人,陈佩斯朱时茂演个小品,港抬来个唱歌的。”

    李成儒顿时惊呆了,港抬还要来演员,高扬也太牛了吧。

    黄一鹤导演已经开了春晚筹备会,上下高度重视。

    高扬作为知名音乐家作曲家作家,受邀参加筹备组。

    同时加上隐形身份,上面很重视他的意见。

    筹备会开了两次,意见逐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