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3章 小品?陈佩斯眼前一亮,不禁对高扬更是钦佩
    但是听说过,刘晓庆私底下也跟团走穴过几次。

    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

    总要试试呗。

    “我错了,其实我叫您姐,是尊称,您在全国女演员里必须是一姐啊,谁能有您火?”

    李成儒这么一说,刘晓庆脸色顿时缓和了。

    “唐山太远了,马上十一月份了,天太冷了……”

    李成儒顿时心里乐开了花。

    这是提条件了,有戏。

    “我给您的条件,您觉得还行,就帮哥哥这一次。”

    也不等刘晓庆表态,李成儒立刻抛出他的条件。

    “您住单间,您只报幕,愿意表演个节目,您随意,我给您这个数。”

    李成儒伸出巴掌,来回转了一下。

    “十块。您看呢?”

    刘晓庆愣了一下,前几次跟团出去走穴,她才拿两块钱。

    李成儒这条件那叫一个相当好了。

    “行吧,就帮你这一次了。”

    “好嘞,谢谢您了。”

    李成儒松了口气,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

    谁愿意和钱过不去呢?

    还有两个人没有上名单,却找了过来,找了李成儒,李成儒让他俩找的高扬。

    谁呀?

    说起来以后大名鼎鼎的陈佩斯朱时茂啊。

    “哥哥哎,我俩也想参加这次演出。”

    高扬是在后海南沿文创室见到的哥俩。

    陈佩斯来过这里,又不知道高扬的家在哪里,只能来这里。

    恰好高扬在。

    “李成儒告诉你们我在这里?”

    “哥哥哎,猜都能猜出来。

    你们俩在西游剧组这么长时间,一回燕京,李成儒就搞了个群星演艺公司。

    要说没您的指点,我是不信的。”

    陈佩斯人精神着呢。

    “行吧,你哥俩这是缺钱了还是?”

    “也不是缺钱,我俩是想赚点舞台表演经验。”

    好家伙,把这赚钱说的这么高大上,也是没谁了。

    高扬看看朱时茂,哥们,你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

    朱时茂脸红脖子粗:“高作家,您知道,我们演员也就那么回事。

    虽说《牧马人》让我有了点名气,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所以,我和佩斯想了个办法,借助演出打出名气去,提高知名度。”

    “唔?什么办法?”高扬不由得好奇。

    “这不我俩想说相声,可李成儒说,相声演员有了。

    唱歌吧,咱又不是专业的。

    所以我俩就琢磨了半天,你看我们演员平时排练的,无实物表演作业片段,都能把文工团的,八一电影厂的老师们逗乐了。

    我就想吧,那观众看了肯定也乐。

    观众一乐,效果就出来了,名气也就慢慢打响了,您说是吧。”

    陈佩斯抢话说道。

    高扬哑然失笑,这不就是小品嘛!

    小品之王就要诞生了。

    “要不你们哥俩现场来一段?”

    “那就献丑了。我俩还真排练了一段。”

    陈佩斯也不含糊,直接和朱时茂嘀咕了几句,当场开演。

    初次吃面,陈佩斯一卷二咻三抬头,恨不得把脸都埋进碗里,一个饿汉形象油然而生。

    一碗没吃饱盛第二碗,陈佩斯挑了两筷子,每一卷都比人要高。

    因为面太多撒的到处都是,陈佩斯用筷子清理碗边,完了还不忘嗦下手指头。

    第三碗陈佩斯有点饱,挑面速度显然慢了下来,朱时茂演的导演让他蹲下,陈佩斯面露难色。

    第四碗陈佩斯趁导演不注意,把挑进碗里的面又丢回桶里。

    到了最后一碗,陈佩斯每一筷都成了折磨,脸上戴着一张痛苦面具。

    说台词儿时一个不受控制的饱嗝,让一旁围观的高扬当场笑喷。

    “好了好了,再演下去,我肚皮都要笑疼了。”

    高扬捂着肚子摆摆手。

    陈佩斯和朱时茂总算松了口气。

    高扬能大笑不止,说明他俩排练的无实物表扬很成功。

    “这个小品,最好保留。不要轻易拿出来表演。”

    高扬有了点想法,如此经典小品,还是留到春晚上吧。

    那才叫一鸣惊人。m.166xs.cc

    走穴演出有些浪费了。

    “小品?

    嘿,你别说,这个词用的太地道了。

    以后就叫小品了。”

    陈佩斯眼前一亮,不禁对高扬更是钦佩。

    朱时茂疑问道:“您的意思,这个小品太好了?”

    高扬笑道:“不是一般的好啊。

    正好今年要办第一次春晚,留着上春晚吧。

    你们再找个别的小品,先应付一下。”

    陈佩斯朱时茂大喜,上春晚!

    今年央视要办春晚!

    太棒了!

    这个消息估计还是内部消息,他俩都不知道。

    如果能上春晚,那绝对是一下子出名了。

    其实这次春晚并不是国内第一次。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春晚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其实,1956年的《春节大联欢》才是新中国最早的春节联欢会。

    当时,电视在中国大陆还没广泛普及,家家户户都用被称为“话匣子”的收音机收听晚会。

    最后搞成了纪录片,全国放映。

    出场全是名人。

    不得不说那时候,人的名字真好。

    出场的名人中,钱学森,郭沫若,华罗庚,范文澜,赵忠尧,戴芳澜,不是文雅就是大气。

    相对而言现在人的名字大多都很俗气。

    陈佩斯朱时茂俩人高高兴兴参加了演出团。

    周四的时候,演出团或者叫演出小分队,就乘坐一辆客车去了唐山。

    李成儒人脉可以,又有了资金保障。

    直接找哥们包了一辆长途客车,虽然天冷嗖嗖的,车上气氛挺和谐的。

    因为这次演出保底不低啊,大家都心知肚明,也没互相问,谁的演出的费用是多少。

    李成儒给的价码很好了。

    一场五块钱包吃包住。

    李成儒不得不说,为人处事有一套!

    内联外联搞的风生水起。

    到了唐山煤矿,一道横幅悬挂,“热烈欢迎首都艺术家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队”,路旁彩旗飞舞,锣鼓喧天。

    好家伙,高扬直接搬出来后世央视心连心那一套,进工厂,进矿区,走进农村。

    搞的车上的这帮玩艺术的,都当真了。

    刘晓庆止不住的热血沸腾,本来还有些不好意思。

    这下子好了,首都艺术家慰问演出,直接名正言顺。

    车上还有个相声演员,也算大腕,常宝华,侯宝林的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