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7章 《西游记》里的拍摄花絮,意外反而成了经典
    拍这场戏,剧组还租借了两条大船。

    一条船是专供演员表演的道具船,另一条船上则是工作船。

    摄录像设备及导演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在这条船上,拍摄时两条船同步行进。

    一切准备停当,副导演荀浩用电喇叭喊道:“准备……开始!”

    河道上,一艘载有“唐僧师徒四人”的大木船从远处缓缓驶来。

    师徒四人见到眼前奇怪女儿国景象,正左盼右顾。

    “船老大”由一位四十出头的女船民装扮,一时间,河道两旁的“女儿国集市”顿时喧闹起来!

    船市上女儿国众妇女正熙熙攘攘有买有卖,突然有人发现河道船上载来四个男人。

    都感到非常新奇,纷纷簇拥到船头争相观看,品头论足,有胆大些的更是将糕点,水果向船上扔去……

    站在船头的“猪八戒”见此情景不由心花怒放,忘形的手舞足蹈。

    忙不迭地拾起纷纷落在船上的水果糕点大吃大嚼,还不忘记频频向四周的女人献媚眼调情……

    船已行到水门边“八戒”还在兴奋不已,不断地向四周招手。

    不想转身太快,一脚踏空,说时迟,那时快,“扑通”一声,“猪八戒”掉进水中顿时变成了“落汤猪”!

    站在他旁边的沙和尚忙去拉他,不想船身一歪,他也随之落入水中。

    这下“卷帘大将”离开了流沙河,也只好在小河沟里翻了船,掉在水里乱扑腾!

    一时间引起两岸观众哄然大笑!

    幸亏船已到河边,水也只及腰深,大家赶忙七手八脚地把他们两人拉上船。

    后来才知道,这个情节并不是事先安排好的。

    原来这是一曲意料之外的“戏外戏”!

    这出意外反而成了经典。

    结束了在苏州十多天的紧张拍摄,剧组人员又乘上汽车转道杭州,进行下一阶段的拍摄。

    杭州灵隐古寺天下闻名。

    这座规模宏大的千年古刹,不仅至今保存完好,而且一年四季游人不断,香火鼎盛。

    在灵隐寺后院的理公塔旁,有一处叫“通天洞”的地方,这是一个利用自然景观开发修建起来的一处景点。

    这里也是洞中有洞、洞洞相连,主要洞庭却是一处露天无屋顶,像一座小型体育场似的,四周豁然开朗的一片空间。

    这种特别的格局,恰好被剧组利用当作《西游记》中妖怪的洞府。

    一来自然光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可节省许多灯光设备。

    还可不受烟火熏染的限制,自由布置场景。

    说起来,当初剧组拍摄《计收猪八戒》时,猪悟能的“云栈洞”正是利用这个洞穴改造的。

    当时拍摄孙悟空吹火进洞烧八戒的一场戏时,因洞内枯草及易燃物过多,马德华躲闪不及,还险些被大火烧伤。

    这次剧组旧地重游,又将这里变成“蝎子洞“了。

    在这个“蝎子洞“里,剧组计划拍摄蝎子精威逼唐僧不成,动了杀心。

    正在此时,悟空赶来,与蝎子精展开了一场恶斗,最终救出师父的一场武打戏。

    为了渲染气氛,编导在这一集中设计了许多小炸点。

    其中的一个镜头,孙悟空挥棒打向蝎子精,蝎子精突然消失。

    铁棒打在石柱上,火光四溅,“轰”的一声,石柱炸裂,惊心动魄……

    这镜头在拍摄前,烟雾师要预先在道具,布景里埋下电雷管。

    为让烟火效果更为奇特,还在药包里加入特殊等成分,引爆后就会产生五颜六色的闪光效果。

    拍摄这些镜头准备工作通常都很费时费力。

    尤其要求演员,和烟雾师配合默契。

    拍摄时稍有不慎,一遍不成重新再来的事也是常有的。

    因此,在拍摄前只要条件允许,大家宁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演练,也不愿重来。

    因为这样太费事费力了。

    因为要结束拍摄了,所以这类危险镜头,大都放到整个拍摄计划的最后一段时间来完成。大风小说

    由于用来制作道具布景的材料,大都是采用发泡塑料等易燃物,爆炸现场的防火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记得前期,有一次在军艺剧场,改造的摄影棚里拍摄龙宫一场戏时。

    有一个悟空挥棒打向龙椅,火光四溅的镜头。

    烟雾师引爆炸点后的余火将龙椅,烘!的一下点燃了。

    在场的人一看着了火,都冲上去手忙脚乱的胡乱扑救。

    哪知这火苗竟是越扑越旺,迅速蔓延!

    这下更让没救火经验的人慌了手脚。

    幸亏,有明白人跑去抱来一个灭火器,才立马将火头浇灭。

    不然,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呢,

    打那以后,剧组每在拍摄这类镜头时,都安排有专人负责现场灭火抢险,准备好灭火器械,随时待命。

    从此这类事件便再也没有发生了。

    《趣经女儿国》一集中,有一段“唐僧师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肚痛”的戏。

    杨婕导演想到绍兴东湖的环境,很适合这段戏的外景。

    乘美工人员准备下一段布景的间隙,剧组组织了一个小分队。

    从杭州驱车直奔绍兴东湖。

    大家分乘几辆车,上午出发,一路顺利,接近中午时分到达绍兴市区。

    师徒四人的车,拐进了一条街巷,在一个院落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后面车上的的摄像副导演,正在纳闷没到地方司机为啥停车。

    只见六小龄童先下了车,转身又过来招呼。

    原来这里正是六小龄童的家。

    在路上,高扬,马德华,闫怀礼三位就商量着要顺路,到“猴子”家拜访。

    主要是拜访一下六小龄童的父亲,“南猴王”六龄童,于是便中途改道来到了他家。

    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风格的四合院,大门门厅过道的走廊环接着通向天井院的客厅。

    庭院里宁静整洁,井然有序。

    几棵造型别致的盆景,摆放在庭院中央的花池上,更显得春意盎然。

    六小龄童的父亲,绍剧表演艺术家,蜚声江南的“南猴王”六龄童,十分热情的在客厅外迎接高扬等人。

    老艺术家神清气爽,双目似电,炯炯有神。

    六十开外的年岁,精力充沛。

    举手投足,棱角分明,浑身洋溢着一股豁达开朗的阳刚之气。

    高扬不禁赞叹,老一辈艺术家,真的是有精气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