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6章 金箍戴上之后,你再也不是个凡人
    其他人也点头认可戴编剧的说法。

    高扬笑问:“不可否认,前面的剧情一定要拍出他大闹天宫,不畏强权的性格。

    但是后来,那个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地大圣,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嘶……

    这是个问题!

    非常重要,如果拍不好性格转变,绝对会拉胯,人物形象就不丰满了。

    有几个一开始还认为高扬年轻,侃侃而谈,比较浮夸的人,也立刻高看了一眼高扬。

    此人不简单啊,绝非一般人!

    高扬继续说:“是在大闹天宫失败的时候吗?

    不是。<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是在五指山下风霜刀剑的500年吗?

    也不是。”

    高扬说到这里,喝了一口水。

    气氛到了,众人再次被他的话,引入深深的思考。

    “快说啊,急死我了。到底是在哪里转变的,这很关键!”

    戴编剧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很是直愣。

    “是在他戴上金箍,成为孙行者的那一刻。

    小说中,孙悟空刚刚被唐僧解救的时候,始终按捺不住内心那颗战天斗地的好胜之心。

    唐僧只是一个凡人,孙悟空一个跟斗就能抵达的西天,他连一个两丈宽的深沟都无法跨越。

    孙悟空虽然心怀感恩,但是也难免有些看不上他这个名义上的师父。

    从齐天大圣到普通沙弥,孙悟空显然无法用一颗平常心接受这种巨大的落差。

    那一章别有深意:“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当一个人无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当下的处境,就会心生杂念,甚至于人性中的阴暗面不断翻涌。

    六名突然出现的强盗,其实说的就是悟空未净的六根。

    当他击杀六名盗匪,被唐僧戴上金箍,经历了一番铭心刻骨的阵痛之后。

    这才真正接受了行者的身份,踏上了斗战胜佛的征程。

    金箍戴上之后,你再也不是个凡人,人世间的情欲再也不能沾半点,如果动心,这个金箍就会在你头上越收越紧,苦不堪言。”

    嘶……

    恐怖如斯!

    绝了!!

    太牛了!

    谁人不是孙悟空?

    每个人最初的时候,都像孙悟空一样,以为自己是天地的主角。

    后来懂得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也便真正走向了成人的大道。

    邹一清编剧赞叹道:“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

    杨婕导演鼓掌叫好:“经高扬这么一说,孙悟空的形象立刻就丰满立体了,很好啊。

    剧本刻画就按高扬说得来。”

    在座的老编剧们心服口服,应承下来。

    高扬哑然失笑:“要不我都说了吧。”

    “必须的啊,还有沙僧唐僧没说呢。”

    “师徒四人中,沙僧的存在感是最弱的。

    并非因为他出场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的软弱。”

    高扬继续发表高见。

    对于沙僧的软弱,众人没意见,耐心听高扬继续说下去。

    “十足的好好先生,不是沉默,就是充当和事老的角色。

    但是作为前天庭最高领导人玉皇大帝的贴身侍卫,沙僧真得是一个愚笨不堪的人吗?”

    一个提问,顿时吸引了众人,是啊,沙僧是这么的毫无存在感吗?

    不然吴承恩也不会把他写进去。

    挑行李,谁都可以挑担子的。

    高扬继续说:“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孙悟空第二次被驱逐之后,沙僧去花果山寻人,有一大段独白:

    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避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

    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

    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

    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

    诸位看看,沙僧一番话,言辞恳切,井井有条,说得悟空无言以对,这哪看得出是一个拙嘴笨腮之人?”

    杨婕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沙僧大智若愚?”

    “是的,沙僧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柔软的心。

    平时的沉默,只是一个厚道人的自我修养罢了。”

    高扬想了想,用身边人举个例子。

    一时又想不起来,也不好随便举例。

    大智若愚的人很多,只是没人能识别出来,反而被认为呆傻。

    智慧越高的人,越不露锋芒。

    戴编剧急迫地说:“具体说说,你说的,我觉得都可以写到剧本里,用剧情表情完美刻画出来。”

    高扬想了想,幸亏记忆力好,很多情节能记的。

    “譬如,大战红孩儿那一回,大圣一听说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便大喜过望,要去认亲。

    沙僧却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关碍: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他哪里与你认什么亲耶?

    正如他所言,孙悟空和猪八戒高高兴兴地上门去,却吃了红孩子一顿三昧真火,大败而归。

    诸位看看,虽然没有悟空的勇猛,八戒的开朗,但是沙僧却看透了人情世故。”

    戴英禄编剧拍案叫好。

    “太棒了,沙僧的柔软,不代表软弱。

    有柔软心的人,很少会受到伤害。

    因为他们就像水,该圆能圆,该方能方,世间万事,他们懂得以柔克刚。”

    高扬笑道:“说的是呢,就是这个理。”

    “那唐僧呢?他也是个软蛋,该怎么刻画?”

    此时会议室里,所有的人都把高扬当成了核心。

    他的观点太新颖了,很有启发性。

    “唐僧啊,唐僧反而不好拍。就看杨导胆子大不大了。”

    “咦?”

    众人不解。

    杨导笑道:“别卖关子了,领导交给我的任务,下刀子我也要拍好,另外交个底,拍坏了,我负全责。”

    “哈哈,我看杨导才是唐僧,意志坚定,不取回真经不回头。”

    戴英禄编剧打趣道。

    杨婕笑道:“别闹,继续听高大作家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