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1章 哈哈,高老板真会开解人
    冯晓刚相当自觉,主动坐在靠门传菜位置,并跑来跑去端茶倒水。

    高扬笑道:“晓刚也坐下,今儿咱腐败到底,有服务员的。”

    两个华人面孔的男侍者,端着咖啡进来。

    “再来一壶龙井。”

    高扬笑道。

    “额,先生,我们没有龙井茶。”

    “可以有!不差钱。告诉当班经理,龙井必须有!”

    男侍者出了门,撇撇嘴,告诉当班经理。

    当班经理顿时大惊失色,“必须有啊!快去买二两上好龙井。”

    男侍者莫名其糊涂,还是出门左拐,找茶叶店买龙井茶去了。

    当班经理可不会告诉他们,主宾是马克西姆二老板。

    能订下两间包厢其中一间,除了老板还能是谁?

    当然了,不管马克西姆装潢如何漂亮,文化底蕴有多深厚,对于北京人来说,到底还是图个吃。

    而法餐里的代表作无疑是鹅肝,鱼子酱,松露,它们仨号称是欧洲的三大美味。

    王硕摆弄刀叉:“是谁说的外国人不吃下水,这鹅肝不是下水吗?”

    高扬笑道:“听那帮人瞎逼逼,咱老祖宗用筷子的时候,红毛鬼还茹毛饮血呢。”

    马未都拍案叫绝:“这话说的对,说起饮食文化,还就是咱中华美食,老外这花里胡哨的,驴屎蛋子外面光。”

    众人大乐,包厢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中国人在一起吃喝,可不仅仅是吃喝,它是一种交流。

    高扬指着张光北,“还忘了一件喜事,光北兄这次又是男主角,兄弟们举杯祝贺。”

    张光北大喜:“别介,先别喝啊,先说说哪部电影?”

    陈佩斯笑道:“就在我家,高老板指定你男主角,神秘的大佛,北影厂投资二十五万。”

    嚯嚯嚯,必须大喜事,当浮一大红。

    咕咚,诸位把杯中红酒,法国空运来的,直接干了。

    两位男侍者心里一阵哆嗦。

    这一口喝掉三十块外汇券,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工资。

    就在今年也就是1980年,国务院于4月1日授权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兑换券。

    与人民币等值,替代外币在中国境内流通、这就是大家说的外汇券。

    在计划经济时代,外汇券可是宝贝。

    它能在特定的地点买到许多人民币买不到的商品,比如电冰箱,电视机,巧克力,香烟……

    大家不由地认为外汇券似乎是一种“特权”。

    当时马克西姆餐厅作为为数不多的涉外餐厅,主要接待的就是用外汇券结账的客人。

    不少想品尝马克西姆餐厅的北京市民都因为外汇券望而却步。

    赵宝刚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陈佩斯。

    “据说你们拍《法庭内外》出了状况?”

    唔?还有这事?

    众人顿时来了精神。

    陈佩斯刚想说,看了看侍者,又没有继续说下去。

    高扬哑然失笑,“有事会召唤你们。”

    两位男侍者,微微鞠躬后退。

    这一幕,让所有人若有所思。

    陈佩斯这才无奈解释。

    “拍了一半,来了文件,停了。”

    李成儒显然喜欢打听小道消息。

    “什么文件?”

    “没什么新鲜的,还是原来那些要求。

    不要刻意丑化高干子弟,时间要往前几年提,上纲上线的,真是无语了。”

    李成儒显然知道更多的内幕。

    “我还听说《今夜星光灿烂》还给观众退票了。好像是有位领导不喜欢里面的内容。”

    握草,还有这操作?

    在座的都是搞文艺的,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不免神色有些黯然。

    高扬想了想,还是要打打气。

    “也不要这么悲观失望嘛。你们看这么奢华的餐厅,都开在燕京脚下。

    电影界会越来越好的。在坐诸位都可能出大明星,影帝,大导演,票房过亿!”

    没人信!

    “哈哈,高老板真会开解人。”

    马未都只能用开玩笑逗闷子,来替高扬解除尴尬。

    高扬无所谓,让子弹飞一会,飞他个十年二十年,就都验证了。

    “大家可以去试探边界,直到摸出来底线在哪里。”

    高扬出主意。

    想想也挺可悲的。

    在座的还好,就电影学院那个田壮壮,一部电影试探,封杀十年。

    葛优不无羡慕道:“你们看,一海之隔,香港那里什么都能拍。”

    说到这个,气氛就活跃了。

    “香港的拍摄技术不错,想不出来,是怎么作用的?”

    “片酬老高了,出了名还能接广告,广告费赚到手抽筋。”

    “……”

    还没说完,两位侍者敲门进来。

    一人一位继续上菜。

    奶油蘑菇汤,斯特拉斯堡牛排,爱尔贝比目鱼,树莓慕斯。

    摆盘卖相味道都特别像样儿。

    “其实和老莫差不多,都是一个味。”

    王硕砸吧嘴道。

    “不够吃啊,这么大一盘子,就这么一点。”

    李成儒块头大,嘴里嚼着牛排,叽里咕噜边吃边说。

    冯晓刚点点头,又低下头闷头大吃。

    “从头再来一份。”高扬召来侍者。

    男侍者点头称是,出门去了。

    话题继续。

    还是要给在座的诸位打打气。

    高扬举杯,众人闷了一口。

    又酸又涩,红酒真难喝,还要装逼,感觉不错的样子。

    “大家也不要妄自菲薄,港岛的繁华是暂时的。

    一旦内陆放开市场,经济上来了,那帮港岛演员也会北上求着拍电影的。”

    “至于电影技术,港人不教,可以去美国欧洲学啊。”

    “再就是,诸位不要唯技术论,只要有好本子,好创意,一样会拍出经典。

    我们要学的是港岛影视界的创意。

    另外还有他们的大环境,算了,不说了,话又绕回来了。大风小说

    总之,未来可期,让子弹飞一会。

    现在各位要做的是练好内功!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王硕啪啪啪带头鼓掌,“我谁也不服,就服扬哥!”

    葛优一脸的向往,“何时我们国家电影事业,能和国外一样繁荣呢?”

    这话又引起一番感叹。

    “不用羡慕别人,他们还羡慕咱们呢!”

    啊?

    此话怎讲?

    高扬笑道:“人口啊,九万万人口啊,多大的市场!这就是优势!”

    人口众多,也是优势?

    众人陷入沉思,这是他们从来没想到过的。

    冯晓刚终于停止了吃喝,问了一个问题。

    高扬不禁拍案叫绝。

    这家伙本以为是个吃货,现在看来脑子绝对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