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5章 一眼就看穿了高扬的小把戏
    “高董,慎重!”

    高锟人老为精,暗示高扬,可千万别玩这个。

    国之重器岂能被私人赞助!

    任正飞面色沉重,他倒是有给国家赚钱的想法。

    毕竟刚刚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接受的教育不一样。

    高扬笑道:“哈哈,几位的提醒,我收到了。

    我准备这么操作,几位以为如何?”

    高扬大致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称之为订单式提升,让国内帮我们发射。

    诸位,咱们自己的卫星可以上天了。”

    几人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好啊。

    高扬准备让国内帮助发射三颗全球通信卫星。

    卫星采买美国的,发射用国内的火箭。

    买四颗卫星,高扬用三颗,第四个国内拿去,随便拆解研究。

    按照欧美发射一颗卫星的耗费,大约需要花费5000万美金。

    三颗就是一亿五千万美金。

    至于国内嘛,高扬估计只需要一亿五千万人民币就差不多了。

    另外四颗卫星加地面发射站,加起来需要1亿2000万美金。

    高锟默默计算一番,吓了一跳。

    高扬敢说这个方案,那就是有这个经济条件。【1】

    【6】

    【6】

    【小】

    【说】

    我老板竟然是亿万富翁?

    而任正飞和郑包勇似乎很淡定,二位已经习以为常了。

    他俩最知道,单单研发中心那些专利使用权,每年的收费就不止四千万美金,而且还是源源不断的那种。

    当然了研发经费和科研设备购买也花了不少钱。

    但是收入大于支出,就很能说明了问题,华威科技研发中心走在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高扬看高锟有些担心,淡淡笑道:“我的老哥,别担心,你信不信,我明天发布亚视要升级为卫视的消息,股价绝对暴涨,钱这不就来了。

    再说了,你们可以研发地面接收器啊,家用接收器啊,大锅盖这个没问题吧,这都是钱呐。

    还有不可描述的电视节目,加密收费频道,都能赚到回头钱啊,所以钱不是问题!”

    好吧,三位都承认,搞技术高扬不行,但是搞钱的本事,全世界没几个人比得过高扬。

    你看看他才23岁,单枪匹马就搞下了如此庞大的产业。

    至此,关于高科技技术发展的建议完稿。

    打印机缓缓打印,十二张纸,汇集了八大领域十九个主题项目。

    最后是时间,写的相当具体,1980年8月6日下午3点。

    也就是今天,此时此刻。

    至于高扬为什么要留这么个时间,任正飞高锟郑包勇,没想那么多。

    高扬也没说,这个青史有名的计划,希望他老人家能看出来,并且命名。

    “签字吧,几位,我想诸位都会青史留名的。”

    高扬第一个签字。

    高锟激动的签下名字,回港发展光纤事业,没想到竟然搞的这么大。

    任正飞相当严肃地签字。

    眼前仿佛出现了国家科技腾飞的壮丽画面。

    郑包勇当然更高兴了,身为科技研发人员,能做个国家决策,是一辈子的骄傲。

    之后,一个历史画面,高扬当然不会放过。

    叫进来无名小助理,几人共同举着提案书,冲镜头微笑。

    咔咔!照相机留下画面。

    多年以后,这张照片被国家科技博物馆收藏。

    列为馆藏之宝。

    至于提案书上交,渠道就在港岛。

    高扬亲自送到某报社,报社主编亲自迎接。

    当看到密封的严严实实的提案书。

    这位领导相当惊讶。

    他知道高扬的身份,但是高扬这还是第一次,向上面提交文件。

    这位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护送提案,去了燕京。

    小家伙竟然写了个建议书。

    有点意思。

    那位老人意味深长笑了笑。

    当他看完提案以后,眉头紧皱,好长时间没有说话。

    最后深深叹了口气。

    国家太穷了!

    难为了这些一线的科学技术人员了。

    他立刻召集在京的有关部门大佬,还有中科院的领导,甚至北大清华有关领域的专家教授。

    布置了作业,根据提案《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研究制定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

    至于为什么叫做863计划,很多人不明白。

    上面怎么说,下面就怎么搞呗。

    前世1986年3月开始的863计划,生生被高扬提前了六年。

    只是为了满足高扬自己的趣味,他才把日期写的那么准确。

    1980年8月6日下午三点。

    好在那位老人一眼就看穿了高扬的小把戏。

    并且亲自命名为863计划,高扬简直就是简在帝心。

    经过了半年的研究,最终在1981年2月份,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

    涉及领域如下:

    生物技术

    ?优质、高产、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主题

    ?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主题

    ?蛋白质工程主题

    ?糖生物工程主题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研究发展性能先进的大型运载火箭

    信息技术

    ?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

    ?光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微电子系统集成技术主题

    ?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

    ?通信技术主题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

    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题

    ?智能机器人主题

    能源技术

    ?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主题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主题

    新材料

    ?高技术新材料和现代科学技术主题

    海洋技术

    ?海洋探测与监视技术主题

    ?海洋生物技术主题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

    ?海洋高技术主题

    专项

    ?水稻基因图谱

    ?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

    ?HJd-04E型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关键技术

    ?超导技术

    ?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

    ?增强中国综合国力

    至于经费问题,很多人提出了疑议。

    国家哪里有那么多钱开干这么多项目?

    能拨款2亿就很满足了。

    没想到中央最后竟批了100亿的专款,相当于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二十分之一。

    这一下子震撼了所有参与863计划的科研工作者们。

    他们干劲冲天,1981年5月份就组织团队攻坚克难。

    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领域,协同合作,各自攻关,很快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83年,那位老人又挥笔为“863计划”工作会议写下了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再次给为实现“863计划”而攻关的科学家以鼓励,也为中国高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这又是高扬的手笔。

    必须产业化,科研项目赚钱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