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8章 排座座分果果,世界上哪有什么公平?
    “香港电影金像奖董事局秘书处副秘书长,这个位置留给你了。”

    啊?

    副秘书长?

    连秘书长都不是?

    更不要提董事长主席了……

    文隽一脸的失望。

    高扬哑然失笑,还是太嫩啊。

    “秘书长空缺……”

    啊?空缺什么意思?

    文隽忽然明白了,大喜。

    “感谢高董栽培,以后我就是您门下走狗。”

    噗~

    好家伙,真不要脸,这种话都能说出来。

    既然框架都定了,就该掺沙子了。

    文隽从小在电影圈混迹,此时化身师爷,出了不少鬼主意。

    金像奖董事局由十三个本港专业电影协会组成。

    包括香港影业协会、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戏院商会、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香港演艺人协会、香港电影美术学会、香港电影剪辑协会、香港电影制作行政人员协会、香港电影灯光协会、香港电影商协会、香港电影后期专业人员协会。

    这十三个协会,目前只有个导演协会,还是沙龙性质,不是固定团体,也没注册。

    那可操作的就太多了。

    高扬招来徐克,王天林,王晶,黄霑等人,汇聚到会议室。

    说了初步想法之后,这帮人大喜,这是分蛋糕啊。

    从此之后,在座几个人在香港演艺圈就有了一席之地。

    一番密谋之后,几人各自提了诸多圈内好友名单,十三个协会成立,会长副会长啥的内定了。

    黄霑又提议增加电影音乐协会,奖项增加一个最佳原创配乐奖。

    十四个协会!

    全部悄然成立,章程立刻开始撰写。

    当然了,几乎是照抄国外电影协会的,根据香港特色,简单修正一番。

    十四个协会,高扬的斗音影业里各路人马,全部占据了主要位置。

    这帮人又联络各大电影公司,以及和电影相关的行业拔尖人物,参加各个协会。

    香港太小,打着骨头连着筋,和斗音影业这帮人关系不错的人,也都加入了协会。

    也就是说,以斗音影业为核心的金像奖评选团成立了。

    徐克感觉不太好:“是不是会被说一言堂,影响公平公正?”

    高扬不以为然:“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公平的,人心都没长到中间,何谈公平?”

    诸位深以为然。

    换了任何一家电影公司,都会插手评奖。

    各行各业,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没有公平!只有相对公平。

    看不懂的人大有人在,吃亏生闷气的也是这帮人。

    斗音影业家大业大的,当然需要自己的自留地。

    要不然那么多从业人员,如何安慰。

    难道奖项都给嘉禾?或者是新艺城?

    最后还是高扬一锤定音:“保证斗音影业吃最大一块蛋糕前提下,一律公平公正公开。”

    十四个协会成立,选出会长,再立刻成立香港电影金像奖董事局,并注册公司。166小说

    最终推选楚原为董事长。

    楚原,1934年10月出生,其父是粤语片演员张活游。

    1956年,楚原在父亲影响下,对电影制作产生兴趣。

    自1976年起,他将古龙武侠小说改编为一系列武侠片。

    如《三少爷的剑》《天涯·明月·刀》《楚留香》等,被影迷誉为“最懂古龙的人”。

    他也因此与知名导演李翰祥、胡金铨、张彻合称邵氏“四大帅”,是香港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

    明面上楚原是邵氏电影的导演,私底下又和亚视有香火情,担任过《射雕英雄传》的顾问。

    随着邵氏电影逐渐衰退,斗音影业的崛起,楚原也算是高扬这一派系的人。

    金像奖董事局一成立,立刻对外发布公告。

    定于1980年3月27日召开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

    这一消息并没有引起轰动。

    人们更关心的是今儿出了什么新电影,哪部电影好看,至于评奖?

    那是演艺圈的自嗨,自娱自乐吧?

    但也有专业人士质疑,指出问题:

    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入围标准上,设置了区域性障碍的奖项。

    使得一些口碑和票房很好的华语片都没有资格报名竞选。

    金像奖是否是过于本土化了?

    对此质疑,很多人表示肯定。

    在他们眼里,香港是国际大都市,要面向全亚洲,面向所有的华语电影,不能搞成香港电影的小圈子。

    报纸电视台发表专栏探讨,依然一致认为:

    金像奖这些条件,是为了保护香港本土电影发展设立的门槛。

    金像奖如果一味地区域保护化,会失去华语片竞选的公允和影响力。

    金像奖主席楚原也立刻发布通告,表示,评选所有的华语片并不是金像奖负责的范围。

    他坦言:“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合拍片的选项。

    合拍片还有个好处,是提供了很多港人的工作岗位,希望大家能看到这一点。

    但香港电影工作者看港片这个定位,暂时不会改变。”

    不管外界怎么议论,第一届金像奖各项准备工作,在稳步推进。

    而发起人文隽,已然成为秘书处副秘书长。

    起草文件,排定各种会议议程啥的,忙的跟孙子似的,依然甘之如饴。

    他的江湖地位陡然飙升,一路狂飙。

    有不少人请客吃饭送礼,开始巴结他了。

    虽然对外宣称,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为非盈利团体。

    只靠每年的电视台、电台广播版权费及海外发行收入来维持日常基本开支。

    其实,高扬立马就成立了一家公司,《电影双周刊》杂志。

    每年《电影双周刊》向金像奖捐款100万港币。

    这番操作等于把金像奖搞成了自家自留地。

    毕竟《电影双周刊》才是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金主爸爸。

    同时十四个协会,也立刻对外招募会员。

    其中演艺人协会面向全体艺人招募会员,入会费每年100港币。

    还要收费?

    100港币?

    谁会参加?

    谁参加谁是傻子。

    艺人们有参加的,毕竟有了组织。

    没参加的,嗤之以鼻。

    谁也没想到,几天之后,演艺圈一件大事发生,立刻改变了这个尴尬局面。

    无数艺人纷纷加入香港演艺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