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章 捞了大佬70万港币赞助费,开拍《跛豪》
    高扬忍俊不禁。

    不禁想,或许接下来开拍金庸武侠小说,是个好选择!!!

    作词人卢国沾认真想了想,又写又画。

    最后说:“老板,我觉得电视剧是拍家国恩仇,那么歌曲也要有唤醒国人爱国、抵拒外侮的感情。

    我想了两句作为开头,下面就不知道如何下笔了。”

    高扬眼前一亮,此人很有想法啊。

    “都是探讨,没有什么对错,你说说歌词开头吧,咱们是臭皮匠开大会,总会出个诸葛亮!”

    老板这么平易近人,这帮作词作曲人也都慢慢放松下来,沉浸在创作之中。

    卢国沾歌词开头用: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这两句歌词,顿时让高扬激动不已。

    原来还是小觑了这帮人啊。

    “不错,不错!继续!”

    老板都认为不错,那就继续往下顺词呗。

    于是以卢国沾为主创,不一会就完成了《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词创作。

    高扬根据原版,修改了几个词,最后拍板,歌词定了!就它了!

    卢国沾兴奋不已,得到老板肯定,以后路就宽了呐。

    接下来是作曲。

    一帮作曲人写写画画,嘴里哼唱歌词。

    到了最后,这帮人停下,一起盯着高扬。

    高扬心道:都是高傲的音乐人,这是要考考我啊。

    行吧,那就让你们见识一下穿越重生者的威力吧!

    高扬做随意状,拿起歌词嘴里哼唱……

    “昏睡百年

    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哪个愿臣虏自认……”

    众人顿时目瞪口呆!

    不愧是国外传说的god!

    果然是神!

    太贴切了!

    太传神了!<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简直就是贴身打造的,完美配曲哇!

    高扬心道,都是穿越者的基操……

    到了“万里长城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部分,忽然曲风悠远,众人眼前展开一幅万里山河的秀美画卷!

    绝了!

    绝了!

    绝了!

    无法形容的曲子!

    不愧是大神!

    高扬唱完,早有人把曲子记下来。

    掌声四起。

    麦当雄王晶互相看看,也就是高老板没动拍电影电视剧的心思,不然他俩也无路可走!

    词曲都有了,编曲的话,高扬提议加入民族乐器。

    然后就走了,相信这帮人会搞出来,不亚于前世的编曲。

    八十年代的港岛文娱界,能人辈出,不可小觑!

    高扬离开后,那帮编曲的来了精神。

    老板曲子都搞好了,编曲再搞不好,那岂不是说明他们是一帮废物!

    整整一天,王晶陪着这帮作词作曲人,终于拿出来完美的编曲。

    该曲的编曲可以说是刚柔相济,将管弦乐、电声乐队与民族乐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包含定音鼓、人声合唱、电声键盘、圆号等乐器的前奏非常有气势。

    至“万里长城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一句,忽然曲风一转。

    加入了竹笛、古筝等乐器,很好地表达出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爱慕之情。

    过后高扬听了小样,赞不绝口!

    和前世一样!

    完美到爆!

    麦当雄带领编剧采访义群大佬,捞了大佬70万港币赞助费,开拍《跛豪》。

    王晶那里《霍元甲》也一边赶剧本一边开拍。

    斗音影业演员们又开始忙的不可开交。

    只要开工就好,开工就意味着有钱赚。

    最好是拍夜间大戏,有夜宵,斗音剧组的夜宵相当好。

    很多剧组都羡慕的要死要活。

    特别是夜宵里的湾仔码头水饺,个头大,味道鲜美。

    说起湾仔码头水饺,也算高扬的产业,有他的股份。

    那天路过湾仔码头,高扬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大姐,带着俩孩子,在码头入口处卖水饺。

    纸壳招牌上写:山东水饺。

    来港岛几个月了,高扬还真的想吃饺子了。

    山东水饺,立刻勾起肚子里的馋虫。

    不禁好奇,上前一聊。

    结果那大姐一嘴的青岛话,高扬顿升亲切。

    仔细回想,原来是她啊。

    大姐叫臧建和。

    1977年,臧建和辞掉了护士工作,带着一双不到十岁的小女儿,满怀希望,辞别青岛的老母亲,到泰国投奔已分离3年的丈夫。

    谁知重男轻女的婆婆已另为丈夫娶妻生子。

    从小受的教育和自己的尊严,让她无法接受这种一夫多妻的现实。

    为了自己为了孩子的前途,她只能离开。

    母女三人辗转到了港岛,租住在一间仅4平方米、没有窗户的小屋里。

    初到港岛,臧建和听不懂也不会讲粤语,生存都成了问题。

    母女三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了她的肩上,为了养家糊口,刚开始一天要干刷碗、打针、洗电车三份工作。

    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钟头。后来,她干刷碗工时被撞伤了腰。

    因为腰部受伤同时又被医生查出患有糖尿病,臧建和无法再找工作,社会福利部门派人上门要她享受“公援金”。

    当时迫切需要帮助的臧建和竟然婉言谢绝了。

    在很多人眼里,她真是傻透了,明明缺钱花,却不要应该要的钱。

    臧建和却说,母亲从小教育: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白领钱,她自己会失去斗志,孩子也会受影响。

    为了生存,在朋友的提议下,她自制了一辆小木车,到湾仔码头卖起了家传的山东大水饺。

    那时候港岛地铁没开通,不少人在码头候船用餐,从没做过生意的臧建和当了一名小贩。

    开始的一段日子,给臧建和留下最深最多记忆都是与苦难有关。

    不管刮风下雨,两个女儿每天都来摊上帮妈妈干活,十岁的大女儿和面,四岁的小女儿洗碗。

    小女儿还没有洗碗的木桶高,洗碗时她整个身子都探进桶里了。

    冬天海风一吹,孩子的两只小胳膊冻得通红,手上裂着口,但懂事的孩子从不抱怨。

    经过一番努力,臧建和母女们忙碌的小摊成为湾仔码头上一道动人的风景。

    既然遇到了,那就顺手帮一下老乡!

    一听说高扬老家也是青岛的,臧大姐高兴的要哭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说的是真的。

    一开始高扬只是隔三差五让臧大姐给剧组提供午餐夜宵。

    结果臧大姐的山东水饺,分量足味道美极其卫生,剧组反应很好。

    臧大姐也忙不过来了,那就扩大再生产呗!

    这个简单。

    高扬直接拿下一块地皮,盖厂房,进设备,臧大姐当厂长总经理。

    二人合伙开了厂。

    湾仔码头速冻食品有限公司。

    这么好的结果,臧大姐自然是尽心尽力。

    她想象不到,多年以后,湾仔码头会成长为怎样的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