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1978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她……
    面对林琳的埋怨,高扬反而笑了。

    “钱是用来花的,不然在地下室该长毛了。”

    “那也不能乱花,乐队哪能赚到钱?”

    林琳说完,愣了一下下,捂嘴,表情有些小小尴尬。

    乐队怎么就赚不到钱?

    高扬那些磁带赚大发了。

    林琳每晚睡不着睡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万一万往家里搬的大团结。

    很大一部分就是磁带赚到的!

    高扬一把搂住林琳低声说:“放心吧,不会亏钱,你有机会也学着点,那个文学创作室,这里的音乐工作室,以后交给你经营。”

    林琳一听,两眼放光。

    顿时换了思维,打量四周,俨然是把自己当做了主人。

    高扬好笑,真可爱的小女子。

    妮妮在偌大的车间里跑来跑去,上窜下跳,小脸红扑扑的,都热出汗来。

    潘军走过来笑道:“你真放心啊,也不怕把孩子摔着。”

    “小孩子嘛,不要让他听话,要让他摔打,自己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痛。”

    潘军竖大拇指点赞。

    不过面色有点尴尬,拉过高扬,避开林琳。

    “今天人有点多,有点乱,这场合你老婆孩子过来,不太合适。”

    “待会就走,你们玩好哦。”

    高扬挤挤眼睛促狭道。

    潘军老脸一红。

    今天带了很多文艺女青年……

    二层小楼里布置了几个房间……

    说是休息室,搞不好就炮火连天……

    “那好那好,小孩子嘛,最好长大点再接触文艺界……

    话说你对妮妮很重视培养嘛,据说见霍老板都带着她。”【1】

    【6】

    【6】

    【小】

    【说】

    高扬笑笑:“主要是去港岛没人看护妮妮。

    另外主要是让小孩子从小见见世面,我们可不像你和耿小军,从小见到的都是大人物。”

    潘军不好意思笑笑:“您可说的过了啊。”

    “肯定不一样。你们的眼界思维,肯定和我们胡同串子不一样。”

    说到这,高扬意犹未尽……

    “什么叫见过大世面?

    就是见天地,见众生。

    能理解落魄者囊中羞涩的窘迫;

    能宽容穷人一夜乍富的傲慢;

    能接受井底之蛙的短浅;

    能笑对不可一世者的狂妄;

    能看透吹嘘者的外强中干。”

    潘军沉思,不由得竖大拇指。

    “佩服佩服!”

    说话间,壁炉那里的休闲区,传来一阵狂躁的乐声。

    七合板乐队正式亮相。

    崔健穿喇叭牛仔裤、格子衬衣穿马甲大墨镜……

    按现在的话说,酷毙了帅呆了!

    崔健背着吉他,手指飞舞,一顿狂热solo,顿时掀起高潮,人们纷纷围聚过来。

    solo过后,气氛热烈。

    崔健高声喊:“欢迎来到798音乐工作室,我们是七合板乐队!接下来一首《站台》送给大家!”

    “798工作室?”

    “七合板乐队?”

    “牛逼了,这身打扮太新潮了,改天哥们也整一套。”

    议论纷纷,却被超强的鼓点节奏打断。

    人们忍不住跟着鼓点摇摆。

    “新曲子?”

    “节奏感好强!”

    “哇,感觉华夏音乐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是啊,最近很火的十首的士高就出自华夏年轻的上帝之手。”

    “真想见见那个gao!”

    好多老外不知道,他们心目中的神,就站在外围,搂着老婆,抱着女儿,也在看崔健的表演。

    长长的站台,漫长的等待

    长长的列车,载着我短暂的爱

    喧嚣的站台,寂寞的等待

    只有出的爱,没有我归来的爱

    哦……孤独的站台

    哦……寂寞的等待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节奏激昂而兴奋,但歌词却孤单落寞。

    《站台》火了!随之而来的是崔健那一身打扮,也火了!

    随着丑国大使馆建立,关系恢复正常,丑国电视剧《从大西洋底来的人》引进国内,播放之后,蛤蟆镜,牛仔裤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崔健为代表的年轻人,无不以穿喇叭裤戴宽大墨镜为傲。

    代表着新潮,代表着叛逆,代表着一种情绪发泄。

    高扬番禹的工厂缝纫机总算踩出来火星子了。

    大批量国外样式的喇叭裤,花衬衫生产出来。

    先是走关口到港岛,再从港岛转个弯回到关内。

    再分销到十三个城市,王宝兵那帮人再次发挥作用。

    老套路,分销!持续分销!

    一个月30万件喇叭裤,40万件花衬衫,捎带着从国外批发价买来的50万个蛤蟆镜,如涓涓细流,分发到全国各地。

    此时有懂行的人会发觉,高扬的布局太厉害了!

    十几个城市的可口可乐办事处,简直就是最早期的物流转发中心。

    而西京的曲延计,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内陆城市就那么一个点!

    辐射面却覆盖周边几个大省。

    他结婚了,做了京城爷们应该做的事。

    没有愧对他的小芳。

    小芳跟着他在西京办事处,一起打理业务。

    同时娘家哥,娘家亲戚十几号人,跟着来西京打下手。

    曲延计手下精兵强将众多,批发零售搞的红红火火。

    会不会出事?

    不会,小芳家也不是吃素的。

    村姑不假,她爹是村支书,她哥是县里的书记,五服之内还有个叔是西京一方官员。

    县域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任何年代都是牢固不可破的。

    再说了,曲延计官面上就没有任何错误,手下渠道是在暗处使劲。

    悄悄的发财,打枪的不要!

    高扬各处的办事处都是照此办理。

    可以说规避了无数明面规定,却又符合无数华夏潜规则。

    非常适合八十年代野蛮生长的大环境!

    牛仔服,喇叭裤,蛤蟆镜,磁带销售火爆。

    最新出来的磁带---崔健新时代摇滚之星专辑,正版与自家盗版自己,更是火热销售中。

    十二月到来,天更冷了,华夏却热火朝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2月10日调整政策,在城市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行业,为更多的城镇中学毕业生创造就业和升学条件。

    12月26日领导会见即将登机赴丑国的52名中青年学者,新中国向丑国派出了第一批52名留学生,翻开了华夏留学史新的一页。

    也掀起了出国热潮!!!

    12月28日通知决定,在全国恢复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其中最最最重要的会议决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放开的历史性决策!

    借着放开的东风!

    798工作室第一次走出地下,在全国亮相!

    并且获得了燕京市第三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主体人是李逸德老爷子,老工具人了。

    燕京第一份,是勤杂工刘桂仙在燕京开办的,全京城第一家个体餐馆。

    国内第一份是来自温州的,21岁的章华妹,领取了华夏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成为华夏放开后第一个合法的个体户。

    而时间也来到了12月31日,高扬在家中书房,写下一行字。

    1978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