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咱也是有古董的人了
    房海燕最近扬眉吐气,打扮也好多了,手表也戴上了。

    她不仅拉团队收表,还顺带着卖表。

    小金库暴涨,姐妹们也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在一众小姐妹中人气飙升,隐隐有成为核心大姐的趋势。

    “扬哥,您说。”

    比高扬岁数大不假,但叫声哥是必须的。

    能赚钱还讲情谊,称呼一声哥,在方海燕来说,不丢人。

    “额,海燕姐,你有没有文工团的朋友,电影学院,舞蹈学院的都行。”

    “哎吆喂,你这是要找对象吗?也是,老大不小的了,人也高大帅气,是应该找个搞文艺的。”

    都是一个院长大的,开起玩笑来,都很随意。

    燕京大妞就是猛啊。

    “额,我有女朋友了。”

    高扬急忙推出朱菻做挡箭牌。

    “有对象了啊,还寻思给你介绍几个小姐妹呢。”

    房海燕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不过眼下高扬要问她事,以后再说吧。

    “那个,还真不认识那些搞文艺的。等我问问小姐妹们,她们或许认识。”

    房海燕很是遗憾。

    “行,你的小姐妹们里,有没有盘靓条顺的?”

    “你还说不是找对象?”

    “真不是。”

    好家伙,女人较起真来,高扬扛不住。

    这以后面对朱菻使小性子找事,该怎么办呢,在线等,挺急的。

    “有就好。”

    高扬擦擦汗珠,匆匆回屋。

    “到底要干嘛?”房海燕不算完,追着问。

    “以后再说。”

    回屋关门,静下心来抄书。

    李老爷子喝多了点,早就回他自己屋躺着。

    高扬安安静静抄书创作。

    这几日,过把瘾就死合集,《过把瘾就死》、《永失我爱》已经改编删减完成,《无人喝彩》是最后一本,还差一万多字。

    终于完稿,高扬甩甩酸痛的手腕子,无比怀念拥有笔记本电脑的2022年。

    差不多一个月了,《动物凶猛》还没有消息?

    或许真的是时代不允许这么超前的作品出现?大风小说

    目前应该是伤感文学流行,可惜《人生》还在许源冲教授那里翻译。

    不能催许教授,慢工出细活,翻译成精品,海外发型,再国内出版。

    本来想第一时间国内出版,阴差阳错,出现了麦克这么一个bug。

    只能走攘外安内的路线了。

    所谓的墙外开花墙内香吧。

    高扬想不到的是,许源冲教授夜以继日翻译,已经完成两万字。

    许源冲教授先通读了一遍小说。

    他彻底被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打动。

    因为他就是从那个年代血泪走过来的,深有体会。

    再加上视高扬为人生知己,又提前预支了一千翻译费。

    许教授也是拼了。

    估计有个三五天初稿就能完成。

    这些高扬不知道,正琢磨着,动物凶猛估计没戏,人生也早着呢。

    该不该投稿过把瘾就死?

    虽然修改了一些,符合七十年代末的一些欣赏潮流,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些超前。

    算了,不行就继续抄伤感文学吧,哪一本好呢?

    高扬思考中,却不知道,为了那本《动物凶猛》,燕京小说月刊编辑部里吵成一锅粥。

    赵编辑:我是第一个审阅这本动物凶猛的,我认为这部小说,充分真实反应了当代燕京年轻人的内心思想,有发表的意义。”

    钱编辑:我是第二审阅人,我认为这部小说绝对不能发表,满篇的粗俗语言,宣扬了一种,一种流氓文化,小小的马小军,竟然敢去侮辱米兰,再说了米兰也不是好东西。这要是发表了,会带来多坏的社会影响。

    赵编辑:内心肮脏的人,看什么都肮脏。

    钱编辑:你骂我。

    赵编辑:我没有,我只就是就事论事。

    钱编辑:我要找主编告状,你骂我。

    孙副主编:现在是说动物凶猛,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这本小说我不看好,满篇大白话,一点文学素养都没有,文字跟梦游一般,是作者的自言自语吗?

    李副主编:“小说反应了真实的社会,我就是大院子弟出身,我告诉你们,大院子弟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

    赵编辑钱编辑孙副主编一撇嘴:大院子弟了不起啊,知道你是,不用满世界嚷嚷。

    周大主编面无表情:这才是一个编辑部正常的表现嘛,有斗争才有我这个核心存在的意义。

    那个我说两句,先搁置争议,让我们研究研究再说。

    于是,《动物凶猛》搁置起来,逐渐被人遗忘,不知道放到哪里了。

    高扬琢磨了一会,没想好接下来抄哪本书。

    于是洗漱躺下,梦中会女王,美梦没有留痕。

    亿万子孙要留给女王。

    天天留痕,不说铁打的汉子,就是套马杆的汉子都受不了。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墙、卫生纸、手上,你的亿万子孙还死在了哪里?

    第二天,杏花胡同六号全员总动员,老头衫大业开启。

    又剩下高扬一个闲人。

    他想了想,还有件大事没搞定。

    这一天天的,不知道忙了啥。

    前几天在报摊上翻看报纸,他发现了一条新闻。

    1978年6月,邮电部发出《关于恢复国内集邮业务问题的通知》,将华夏国邮票出口公司改为华夏邮票公司。

    并在燕京、申城、天津卫、羊城成立分公司,其它省会所在地原则上均可成立分公司,较大市县局可设集邮门市部或专售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的窗口。

    通知还规定,邮票售价、调价由华夏邮票公司制定,各地不得自行变动。

    这条新闻对别人来说,或许一扫而过,对他来说相当重要。

    这说明什么?

    说明局势开始松动,变化就在眼前。

    所以他曾经跟麦克提过,一定要多看书看报。

    华夏特色,大事都在新闻里。

    邮票可不仅仅是邮票,更是一种理财工具。

    老百姓不懂,高层可不缺高人。

    治国首先要理财。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电话更是很少,写信才是最普遍的交流方式。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高铁很快,视频很近,一天只爱一个小姐姐。

    想想吧,几亿人写信交流,就算邮票一分钱的利润,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来源。

    缺钱呐!

    人人都缺钱,国家更缺钱。

    高层人士逐渐放开逐渐松动,邮票就是很好的试验。

    首先邮票发行掌控在国家手里,可控。

    其次利润小,就算有流通炒作,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市面上很多人不懂。

    把集邮当成一种兴趣爱好,互相交换,图个新鲜。

    就算有懂行的,知道可以赚点钱的,他们既没胆量更没有钱。

    可惜,高扬来到了这个时代。

    他怀揣巨款,骑车杀奔邮局。

    要去就去最大的营业点,燕京东安门大街二十七号,华夏集邮公司。

    门口零零散散一些人,提着包,或者拿着特制的大本子,眼神逡巡,似乎在找目标客户。

    这些是集邮人群,有一些是倒卖邮票的。

    还是有市场的嘛!

    有人气就好,不然还要培养市场。

    高扬信步踏进营业厅,营业厅里柜台前有三三两两的顾客。

    营业员爱搭不理,三三两两聚堆聊天。

    高扬慢慢悠悠转了一圈,心中有数了。

    营业部经营的邮品数量少,品种单调。

    文格邮票、编号邮票、外国邮票均不经营。

    只有小部分文格前的纪、特邮票,总数不足100套。

    高扬豪横掏钱,全部买下,只用不了200元钱。

    一个女营业员眼前一亮,凑上前来,面带笑容。

    “您好,我们刚进来一批新的邮票,您不看看吗?”

    嚯,这是有推销压力,看到大客户上门,态度立刻变好了。

    “都有什么?”

    女营业员搬来两套邮票,带着油墨香。

    全国科技大会小型张,一套三枚,每枚售价八分,一套下来两毛四。

    画面主题鲜明,构思巧妙,艺术手法创新,充分展现了人民呼唤科学的春天早日到来的愿望。

    这个很有时代特色,后世有炒作的可能。

    就是不知道发行了多少。

    高扬并不熟悉这个时代邮票的具体情况。

    作为穿越党,他只知道猴票炒的一塌糊涂,火爆的要命。

    可惜,猴票要等到1980年才发行。

    “还有呢?”

    “骏马图,您看看。”

    高扬眼前一亮。

    奔马一套票含十枚邮票和一枚小型张。

    邮票图案全部选自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名画。

    10枚邮票上的奔马,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神态各异,英姿飒爽。

    小型张“群奔马”上的五匹骏马奋蹄疾驰,使人仿佛能听到那疾风暴雨般的阵阵马蹄声,气势磅礴,催人奋进。

    整套面值具体为:四分、八分、八分、十分、二十分、三十分、四十分、五十分、六十分、七十分,小型张五元。

    十枚加小型张一套拿下来,足足要花八块钱。

    一般人吃不下。

    高扬赞叹:“不愧是大家徐悲鸿作品,就是不知道发行了多少套?”

    营业员摇头:“具体我不知道,我们营业厅只进了三十套。”

    “我知道。”

    身后一个声音幽幽传来,同时一股烟油子味扑面而来。

    高扬转身,面前站着一个尖嘴猴腮的家伙。

    大板牙外翻,黄黄的,个不高,面容蜡黄,一副大烟鬼模样。

    “我好像认识你,你是不是姓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