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七章 连锁书院
    孙景澄闻言立刻反驳:“安之,既然是家境贫寒,有些人可能连来东山书院一趟的学费都拿不出来,如何来参加考核?”

    安之回道:“孙叔,俗话说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书院如果有钱,大可去各县选拔。

    咱们定好时间和地点,提前将消息散出去,到时候他们去指定的地点考试就成。

    如果这还嫌麻烦……

    孙叔,要我说这样的学子哪怕有读书的天分也不能招,毕竟读书可是比这要麻烦和辛苦千万倍的事情。”

    这话倒是说进众人的心坎里去了。

    读书艰难,穷人读书更难,只有超强的**和坚定的意志力才能驱使他们成功,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那也不是他们要找的人。

    周志明又问:“安之,这样还是会有局限性。

    咱们能去到附近的州县,哪怕能走遍整个原安府,可是原安府之外呢?”

    这问题让安之意识到一些不对劲:“周叔,那人到底给书院多少钱?

    我怎么听着他好像要帮助全天下的贫穷学子一样。”

    “他给的钱确实很多,能帮到很多人。

    你就把范围放大,就假设他是要帮助全天下的贫穷学子,你有什么办法?”

    安之不由诧异:“周叔,您这么看得起我吗?

    那可是全天下的贫困学子,我能有什么办法?”

    孙景澄刚刚在安之这里得到了一个靠谱的想法,便想鼓励她继续说下去:“没事儿,安之,你就当闲聊随便说说呗,说说又不要钱。”

    “那我可说了啊,说错了你们可别笑我。”

    安之清清嗓门正准备画大饼,突然又问了一句:“周叔,我还是得问问,那人到底多有钱?”

    她得看看这人资本有多雄厚,别自己估得少了影响做梦的效果。

    周志明神秘一笑,扔下个惊天大雷:“说是天下首富应该不为过。”

    “首、首、首富?”安之险些被自己的口水给呛着。

    她的眼里满是疑惑,仿佛想从周志明眼里看到一些开玩笑的影子。

    结果人家神情坦荡得很:“就算不是首富,那也是前三名。

    只要你的想法好,人家说不定真的肯掏钱。”

    安之心说,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她就可着劲儿的画饼呗。

    “周叔,只要有钱,那就把东山书院开出去啊,以府为单位,每个府怎么着都得开一家吧。

    我听人说天下学子江南占四分,那江南地界怎么说也得多开两三家分院。

    只要每个府都有书院,不就可以覆盖到下面的州县了?

    如果有钱的话,咱们不仅可以给贫困学子免学费,还可以包吃住,甚至可以给发钱嘛,只要成绩好,书院给奖励,这样一来估计全天下的贫困学子都对咱们书院趋之若鹜。

    如果这还不够直接,似咱们东山村学那样的小学堂也可以开起来嘛。

    村学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孩子,夫子如果看到有天分的学生,直接往书院里送,这不比咱们各处捞人来得更直接有效?

    而且这样不仅能选拔学子,也能让更多的孩子有读书的机会,岂不是功德一件?

    反正有钱,每个县开他百八十家村学!

    而且这成本也不高,盖个村学撑死了二十两,就按照每个学生收费五百文,一个村学能收二十人来计算,村学的收入就有十两银子,首富再给补贴十两,保证多的是人愿意去当父子。

    一个县就算一百所村学,前期投入就是两千两,之后每年的运营成本一千两。

    周叔,咱们大晟有多少个县来着?”

    “一千三百余个。”

    安之又掐着指头开始算:“一千三百个县,每个县两千两,前期投入就是……二百六十万两?!”

    得出这个数字之后,安之险些将嗓子叫破:“算了算了,这件事当我什么也没说。”

    孙景澄捏着下巴想这件事的可能性:“去每个地方开个新书院吗?

    虽然麻烦,但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安之觉得自己刚刚的表达可能有误,于是她重新说了一遍:“孙叔,不是开新书院,是去每个地方开东山书院,就好像那奇趣阁似的。

    我听他们店里小二说,人都开了一百多家店,都叫奇趣阁。

    这说出去多响亮,一听就是有钱老板。

    东山书院也可以这样啊,不管去了哪个地方都有东山书院,一听就是实力强盛。”

    她这个说法让屋里三人都惊了。

    难不成开书院还能跟开铺子一样?

    结果安之告诉他们,不仅开书院能跟开铺子一样,就连管理方法都能一样。

    “我听奇趣阁的小二说,他们在上岗之前都是有培训过的,不管是哪个店,服务标准都是一样的。

    其实书院也可以这样啊。

    一样的建筑标准,一样的收费标准,一样的讲课流程,咱们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了,再开第二家不是就很简单了吗?”

    安之停下之后,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俞夫子、周志明、孙景澄三人都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们之前完全没想过这种可能性,但若真的放开固有思维去想,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先抛开村学不提,如果真的能在大晟十五府内各办一家书院,并且作为农家子弟晋升的主要通道,那他们基本就将天下寒门学子全部聚在手里。

    除了学子之外,还有民心……

    这个念头只是在脑海闪过,都能让他们兴奋到战栗。

    “那个,是我想太多了吗?”安之忐忑发问。

    周志明闻言回过神来,他极力压抑着激动道:“没有,你说的…挺好,只是这之前并没有哪一家书院是这样开的,所以我有些惊奇,一时没有回过神来。

    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来。”

    “还说啊?”这都花了多少钱,还不够吗?

    周志明鼓励道:“你说说,我听听,行不行的咱不管,只当聊闲篇了。”

    安之摇头:“不了不了,我没什么想法了。”

    她告辞回家前又问了一嘴:“周叔,那人真是首富啊?”

    “真是,怎么着,要介绍给你认识一下吗?”

    “不用不用,我就小小一农民,哪儿配认识那么有钱的人。

    万一哪天歹人误以为我俩关系挺好,把我给抓走威胁他可怎么办。”

    安之本来只是随意口嗨一下,谁能想到她这随口一说竟在未来的某一天一语成谶。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安之对于认识首富这件事还挺排斥。

    等安之带阿佑走了以后,一直沉默的俞夫子交代给周志明两件事。

    “志明,回京以后拜访一下奇趣阁,把安之的想法告诉他,然后让他们找人出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让他们派个人来帮忙管理东山书院。

    我能找来的人可以当夫子,但却管理不了这样庞大的书院。

    第二,回来时去京郊玉溪别院把徐、崔二位嬷嬷请过来。”

    周志明听得这话心里一跳:“夫子,不再考虑考虑吗,难道就按安之说的来?”

    俞夫子面色平静道:“这不是我所擅长的事情,交给奇趣阁考虑去吧。

    横竖钱是他们出的,只要他们同意就行。

    只是安之这孩子,比我想象的要更聪慧啊……”

    【作者题外话】:今天字数比往常多一千!!!

    理直气壮求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