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章 冬去春复至,斗转引星移终
    “主公万勿疑心老夫等人,老夫等人自跟随故主破虏将军(孙坚孙破虏)至今,凡(总共)二十有三年矣,江东孙氏与老夫等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张昭、张竑二人也不甘落后、立即表态。

    “主公勿忧,某等淮泗士人必为主公肝脑涂地!”

    凌操、邓当、蒋钦、周泰、陈武、贺齐、董袭等人也先后表态,愿奉孙权为主公。

    这几人与故庐江太守、叛乱被杀的李术一样,都是由孙策一手提拔。

    是以,这些人的表态,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

    首发&:塔>-读小说

    紧随其后,顾、陆、朱、张这四家江东吴郡士族代表人物,也毫不犹豫地向孙权表态,表示愿奉孙权为主公。

    至此,孙权初步上位,可谓颇为顺利。

    于是乎,孙权见火候已足,便抛出下一个问题。

    “今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有鉴于此,我欲继续推行授兵制,诸君以为如何?”

    深险之地指代“山越”,即逃避徭役而亡入山中的扬州百姓。

    天下英豪则指代“扬州士族”及“宗帅”,他们控制着土地和人口,与“深险之地”的山越互为犄角。

    诸君若问,这二者联合起来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江东四郡一齐反叛江东孙氏,这个后果可不可怕?

    这绝非危言耸听。m..cc

    黄祖发动的江南之乱,便是实际发生的例子。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主公,徐元直与卧龙凤雏二人,皆师出同门,且徐元直曾对此二人赞不绝口。”

    这便已足够。

    刘备再也不敢怠慢,唤上关张二人,便三顾茅庐去也。

    刘备不能不心急,他唯恐自己再慢上一步,就连诸葛亮也被赵旻挖走。

    此处的三顾茅庐,的确是字面意思。

    第一顾,刘备径直赶赴水镜庄,并结识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向刘备说明,凤雏庞士元已为赵旻所用…

    这还了得!

    刘备心中,对卧龙诸葛亮的渴望更甚。

    于是有了第二顾。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沿途,庞德公、庞山民、黄承彦等人,为诸葛亮造足声势,而刘备一无所获。

    接下来便是第三顾。

    以诸葛亮之智,其人自然是使刘关张三人颇费一番周折后,方才终与诸葛亮见面。

    而此时,襄阳城外大雪飘飞。

    关张二人对故作姿态、装模作样的诸葛亮咬牙切齿,刘备则依然云淡风轻、不怒不喜。

    屏退诸葛家的仆客之后,刘备向诸葛亮深深一揖。

    “今汉室倾颓、天子蒙尘,备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诸葛亮从容还礼,淡淡一笑。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赵旻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旻可迫使绍投鼠忌器、驻跸不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旻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交趾险塞,沃野千里,昔年赵佗因之而成帝业。士燮暗弱,民殷国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交,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交趾之众渡江以向合肥、广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平心而论,即便赵旻未占荆州,刘备可趁机鸠占鹊巢…

    诸葛亮此策,实际上也是搅乱天下大局、兴兵作乱之策。

    与贾诩之毒计相比,诸葛亮此策手段或许会温和许多,但本质上并无不同。

    由是故,刘备尚未开口,关羽便冷冷道。

    “诸葛孔明谬矣!今从文已雄踞荆州四郡,某等何以北进?况且,当今天下人心思定,某等又焉可乱武、再次荼毒天下苍生乎?”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关羽深受刘备之仁德影响,事事以天下苍生为念。

    刘备长叹一声,复又向诸葛亮深深一揖。

    “先生之策妙则妙矣,然请恕备不敢苟同。当今天下方定、且荆州四郡已入卫府之手,备又如何取荆州乎?请先生教备。”

    诸葛亮微微一笑。

    “将军果为仁者也。既如此,将军何妨效仿昔年赵佗,先于交趾立足,而后徐图江东乎?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乃亮之虚言也。”

    这一次,刘关张三人均感眼前一亮。

    关张二人沉吟不语,刘备虚心求教。

    “敢问先生,计将安出?”

    诸葛亮取来地图,为刘关张三人详细解说一番…

    三人连连颔首。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于是乎…

    刘备的最后一块短板,由此被诸葛亮补全。

    当然,与此同时,士燮也要倒大霉了。

    如是般,在建安六年的最后一个月,整个江南,又一次酝酿起一场巨型风暴。

    一场由诸葛亮策划、刘关张三人负责主导、势必将席卷交趾、荆南乃至扬州南部的巨型风暴。

    我们再来看许都。

    随着腊祭(先秦及秦汉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将至,正旦的味道便愈发浓郁。

    因河北袁绍与中原赵旻的关系紧张,今年赵大娘不准备再回乡过腊祭,而是在许都遥祭亡夫,也就是赵旻的亡父。

    腊祭之前,卫府镇守各地之臣属,纷纷返还许都,参拜朝贺天子之余,顺便参加卫府的年终总结会、暨来年的工作部署会议。

    不止镇守各州郡的州牧、太守返回许都,就连实际割据一方的臧霸、陈登、赵韪等人也都陆续返回。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随之而来的,还有刘表、刘备、孙权这三个大诸侯派来的使臣。

    这一日,卫府众人、及三大诸侯的使臣齐聚一堂。

    刘表派来的仍是刘先,刘备派来陈到和刘琰,孙权则派来周瑜和太史慈二人…

    去年出使许都的,便是这二人。

    赵旻依照去年的惯例,仍是在卫府接待这些人。

    众人正在叙旧、谈笑之时…

    门外突然…

    【作者题外话】:程普、韩当、黄盖等人何时追随孙坚,后文咱们再说。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诸葛氏与荆州士族的联姻,大抵出自诸葛玄的安排。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诸葛玄在兴平二年(195)入荆州,死于建安二年(197)。

    是岁,(刘)繇屯彭泽,又使(笮)融助(朱)晧讨刘表所用太守诸葛玄。--《献帝春秋》

    诸葛亮生于光和四年(181),随叔父至南阳时,应是十五岁。

    因此,诸葛亮的两位家姊,按女子“十五及笄”的传统,在诸葛玄迁徙南阳之初,便已成年。

    彼时诸葛瑾客居江东,诸葛亮与诸葛均是幼弟,在(亮父)诸葛珪已死,诸葛玄尚在的情况下,诸葛亮两位家姊的婚姻,必然是由叔父玄所主导。

    换言之,诸葛亮大姊与蒯祺的婚姻,诸葛亮二姊与庞山民的婚姻,均出自诸葛玄的安排。

    蒯钦从祖(蒯)祺妇,即诸葛孔明之大姊也。--《襄阳记》

    (庞山民)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小姊。--《襄阳记》

    襄阳蒯氏、庞氏均是荆襄地区的豪强家族。诸葛玄此举,无外乎打算长久居于此地,乃至日后“落籍荆襄”。

    从这个角度推测,诸葛亮与沔阳黄氏的婚姻,也很可能出自诸葛玄的安排。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襄阳记》

    按当时的早婚传统来看,诸葛亮的年龄(十五)完全可以成婚。

    诸葛亮的婚姻虽然颇多典故(阿承丑女),但他与黄氏的感情,却并非《襄阳记》记载般和睦。

    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是其四十七岁所生,可知生母必是妾室。

    换言之,其原配黄氏未能诞下一儿半女,乃至诸葛亮中年时,不得不过继诸葛瑾的儿子为嗣子,险些绝嗣。

    这代表什么呢?

    不用云某再多做解释了吧?

    难道是诸葛亮不行?

    呵呵。

    (诸葛)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初,(诸葛)亮未有子,求乔为嗣。--《蜀书诸葛亮传》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襄阳地区的门阀家族,有蔡氏、蒯氏、黄氏、庞氏、向氏、马氏等等。

    蔡瑁是刘表麾下头号大将(镇南将军军师),其小姊是刘表后妻,大姊嫁黄承彦,即诸葛亮岳父。

    蒯良、蒯越是刘表心腹,门第显赫。

    诸葛亮大姊嫁给蒯祺,无疑是攀上高枝。

    考虑到蒯祺在房陵太守任上被蜀将孟达所杀,诸葛亮后来出卖孟达(暗通款曲又见死不救),很可能有“私人恩怨”的因素。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命(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蜀书刘封传》

    庞山民娶诸葛亮小姊。山民是庞德公之子,庞统是庞德公之侄,即山民的堂兄弟。换言之,卧龙与凤雏,还沾染姻亲关系。

    (庞)统,德公从子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襄阳记》

    诸葛亮凭此背景,也得到了同荆州门阀交往的机会。

    马良拜诸葛亮为兄,马谡拜诸葛亮为父,兄弟并显。向朗与诸葛亮亲善,官至丞相长史(二号人物)。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追根溯源,无疑出自昔日在荆州的交情。

    注意:马氏兄弟事见《蜀书九》,向朗事见《蜀书十一》,文多不载。

    可知,诸葛玄对子侄辈的婚姻安排,本质是“攀缘权门、联姻贵戚”。

    其最初想法,大约是完成诸葛家族的荆襄化,融入当地士族圈子。

    然而随着诸葛玄死去,诸葛亮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