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章 冬去春复至,斗转引星移4
    赵旻忍不住摸了摸孙绍的小脑袋,笑道:“阿绍,待你年满十岁、筋骨结实些,我一定送你一匹上等大宛马。阿绍能否吃得苦?”

    孙绍今年七岁,兴平二年(西历195年),孙策渡江之前孙绍方才出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可以习武锻炼筋骨。

    赵旻希望孙绍将来能成为徐庶那种侠肝义胆、允文允武的人才。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在不知不觉间,赵旻已经将孙绍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

    孙绍肉嘟嘟的小脸上神色坚毅。

    “大人放心,孩儿能吃苦!孩儿要成为阿父那等猛将!”

    苟哥腹诽:然后轻而无备、死于宵小之手?真没出息!你这孩子知不知道什么才是英雄?

    苟哥突然警惕起来。

    不行!老子应该尽早扭转这孩子的三观和认知。

    于是乎,苟哥笑眯眯问道:“阿绍认为,何为英雄?”

    孙绍奶声奶气道:“大人,英雄应当顶天立地、胸怀天下、济世救民!”

    苟哥听得暗暗心惊。

    果然!这小子根本不懂什么叫英雄!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苟哥大摇其头:“阿绍大错特错!此非英雄,而是伪君子也!真英雄,应有自知之明、审时度势、量力而为、卧薪尝胆以待良机!”

    孙策将孙绍托付给赵旻这个猥琐腹黑皮厚的苟哥,对孙绍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祸。

    赵旻继续他那套“歪理邪说”。

    “阿绍须谨记,凡言辞冠冕堂皇、看似正气凛然者,必包藏祸心!

    凡言之凿凿一心为公、行事看似公平公正者,必私欲极重!

    凡言行果敢勇毅、看似勇猛无惧者,必为大懦夫!

    真英雄绝非此三种人,真英雄在未得势之前,从不发豪言壮语、从不在人前张扬、从不因形势不利而畏惧退缩!

    真英雄默默蓄势、对抗困境、积累教训、百折不挠、伺机而动。

    阿绍切记,惟有不忘初心、隐忍蓄势、百折不挠,方有机会成就大业、名垂青史而不朽。

    自古至今,凡为英雄者,皆如此也!”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孙绍仰望着目光深邃的赵旻,惊愕万分。

    因为赵旻说的这番话,与大乔教给他的道理简直是背道而驰。

    赵旻这套言论虽可谓“歪理邪说”,但其人的归纳法确实一针见血。

    孙绍的三观便如此被赵旻颠覆。

    不过话说回来…

    不懂人心险恶、不知阴谋诡计,认识不到历史的尔虞我诈、政治的黑暗冷酷,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成长为真正的大英雄。

    前后历史不谈,只说汉末三国,曹孙刘这三位大英雄,甚至三人麾下五子良将、五虎上将、众多青史留名的谋臣,不都是这样吗?166小说

    就连一千多年后的帝王朱元璋、朱棣和玄烨,名臣胡宗宪、张居正、陈廷敬、曾国藩等人,也概莫能外。

    而赵旻对孙绍讲述的这番话,却是将历史的遮羞布掀开一角,将所谓“伟光正”历史的背后隐藏的那血腥阴暗的一面,暴露给孙绍看了一眼。

    赵旻教育子女晚辈的思路,由此可见一斑。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由是推之,将来刘嗣也必将深受苟哥影响…

    尽管刘嗣如今尚在襁褓。

    整整一个下午,赵旻不管这些孩子累不累,也不顾孙尚香的反对,最终坚持带这些孩子,走遍了许都北郊的几家工坊。

    赵旻要让这几个孩子清楚人间疾苦,了解社会的本质。惟其如此,他们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赵旻如此做还有一层用意:

    转移他最心爱的小老婆香妹子的注意力,以免香妹子伤心过度。

    如是般,一众老妇少妇陪同孙家女眷、孙权为孙策守孝三日,赵旻则带着小老婆、六个孩子在许都内外历练。

    三日后,赵旻派出五百精锐亲卫,护送丈母娘吴老夫人、丁老夫人和二舅哥孙权一行人返还江东。

    孙尚香的异母庶妹孙蕊原本不想走,但孙权说出一番话后,便令其人乖乖返回江东…

    “阿妹休要胡闹!为兄苦守丹徒城之时,已将你许与陆伯言!将来我孙氏若欲保江东,必须倚仗江东士族支持!”

    首发&:塔>-读小说

    旋即,孙权复又向赵旻行礼。

    “从文,亡兄之嫡长女亦需随某返还江东,某已将其人许与顾元叹之子顾邵。”

    赵旻有些懵。

    “这…”

    天可怜见,孙策的嫡长女如今才十岁,而且相处几日后,超级奶爸赵旻对这几个孩子都已生出感情。

    孙权苦笑。

    “从文见谅,此乃某苦守丹徒城之时不得不许诺之事。”

    赵旻叹了口气后,语气变得森然无比。

    “也罢,仲谋告知顾元叹,孙氏如同我亲女儿,若顾家敢欺侮孙氏,我必举兵伐之!”

    孙权被赵旻露出的杀气吓了一跳,正欲开口,却又听赵旻道。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反之,若顾家善待孙氏,我势必视顾家为亲家。何去何从,顾家好自为之!”

    孙权松了口气。

    有赵旻这两句话,顾家哪里还敢欺负孙氏亲爹已亡?

    赵旻果然极其重视孙策的托付。

    吴老夫人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如此看来,孙绍肯定不会受气。

    赵旻亲自送孙家人走到许都东城门外,至城门时,赵旻骤然执起一身孝服的大乔柔荑,向江东众人作别。

    “二位大人、二兄,诸位此去多多珍重!来年我出征西域凯旋,必至丹徒城拜见二位大人,请!”

    兰心蕙质的大乔瞬间懂了,于是佳人任由赵旻执着自己的手,一颗芳心却忍不住“砰砰”直跳。

    围观的吃瓜群众,对此议论纷纷。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此绝美女子乃何人也?”

    “应是吴侯生前之妾,如此看来,卫将军应已纳之。”

    “啧啧…这…”

    “咳咳!你休要胡言!此定是吴侯托付之故也!”

    “诚然!卫将军乃谦谦君子,又岂能趁人之危?”

    “若如此,此亦不失为一段佳话也。”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总之,赵旻的目的顺利达成:

    大乔从此便成了赵家媳妇、孙绍则成了赵旻继子。

    如此一来,当今天下,谁还敢欺负这对孤儿寡母?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赵旻就这般,一路执着芳心已成一团乱麻的大乔柔荑返回卫府…

    绝对不能排除,赵旻是在借机大占便宜。

    后世之人,谁不知道大乔小乔?

    待进入卫府大门后,赵旻便猛地收回自己的手,向大乔深深一揖。

    “弟失礼之处,还望嫂嫂勿怪。”

    不知为何,大乔芳心竟有些莫名的失落。

    大乔俏脸微红,轻摇螓首柔声道。

    “从文一片好意,妾感激唯恐不及,又岂会怪罪?”

    这尚是赵旻首次与大乔面对面交谈,但饶是如此,赵旻也体会到了江南女子所独具的温柔风情。

    论颜值,大乔与赵旻妻妾相比或许并不出众,但大乔这独有的气质和风情,却是无与伦比的。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现代人根本演绎不出大乔这无与伦比的美丽。

    更何况…

    这可是大乔耶!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二乔之一大乔耶!

    是以,赵旻看向大乔的目光,便不由得痴了。

    大乔俏脸酡红,但仍是柔声细语道。

    “从文,若无旁事,妾便先与阿绍回府如何?”

    苟哥有心来一句:妹子,今儿晚上你就别走了,留下来陪我吧…

    当然了,这番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

    但这并不妨碍赵旻说出另一番话。

    塔读@-读小说

    没错,这个皇帝,正是崇祯皇帝朱由检。

    朱由检哪怕什么都不做,每天就是混混日子,大明朝也不可能那么快完犊子。

    朱由检的敬业,反而加速了大明朝灭亡的脚步,为什么呢?

    答案正是教育!

    君主堕落的现象,历来被史家所留意。

    大抵被解释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识五谷、不辨六畜”。

    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陈书后主纪》

    此话诚然。

    如果一个人从生到死都不曾接触过民间,那其统治手段自然谈不上高明。

    比如崇祯皇帝,励精图治,最后整肃吏治的善意,却沦为加派三饷的恶政,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灾难。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按记载,孙亮幼年极为聪慧,简直有如神明。

    其人最终却因为谋诛权臣,而泄露被废。

    注意:孙亮断案如神,事见《吴历》与《江表传》,文多不载。

    实际泄露孙亮计划的,正是他的岳父和老婆。

    (孙亮曰)卿宣诏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孙)綝同堂姐,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全)纪承诏,以告(全)尚,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綝。綝夜发严兵废(孙)亮。--《江表传》

    唉!

    孙亮太单纯了!

    皇帝隐居深宫,身边除了太监,侍讲,就只有女眷。

    太监多是文盲;

    侍讲碌碌无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女眷由于受不到教育,更是百无一用。

    即使资质如孙亮般上乘,也不免沦为庸主。

    至于孙亮之后的孙休,虽然也勤学不倦,最终却被张布等权臣蒙蔽,捉弄得一塌糊涂。

    孙休做皇帝时,不仅平日里见不到外臣,连遗诏都被篡改,自己的亲儿子也被废掉。

    (孙休)欲延(韦)曜侍讲,而左将军张布近习宠幸,事行多玷,惮(韦)曜侍讲儒士,又性精确,惧以古今警戒休意,固争不可。--《吴书韦曜传》

    韦曜便是《吴书》的作者,以茶代酒的那位。

    孙亮、孙休在“苦读圣贤书”方面,不可谓不勤奋,最终却均以悲剧收场。

    这正是因为所谓的圣贤书,不肯教授君主以人情世故,反而天马行空地扯些废话,比如“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之类的浮夸虚言。

    好似只要君主修身砥砺,诚心祭祀,就能天下太平一样。

    在这种荒唐的教育下,嗣君们不仅不了解民间的疾苦,甚至连宫廷斗争的残酷都一无所知;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所以,他们沦为庸才甚至昏君,简直是势所必至。

    因此赵旻才会痛恨用“圣贤书”教育子孙的那种愚蠢方式。

    因为,书本与现实的差距,比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更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