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八章 归途生变故,数日返许都6
    香妹子见自己一向心高气傲、谁都不服的大兄垂首默然,芳心登时大悦。

    同时,妹子再次打定主意,借此番回娘家省亲之机,一定要努力达成自己的目的。

    片刻后,孙策颓然一叹。

    他本人心知肚明,无论后勤还是用兵,他都绝非赵旻敌手。

    然而,江东小霸王终归是江东小霸王,其人很快便恢复到一贯的英勇豪迈之中。

    首发&:塔>-读小说

    其人昂然抬首,目光炯炯,看向自己亲妹子。

    “阿香,无论如何,我绝不轻易认输!我先助阿旻胜袁本初,再言其他!”

    孙策既承诺愿助自己夫君共同抗袁,香妹子此行的目的,便已达成大半。

    香妹子在暗暗松了口气之余,心中仍难免担忧。

    然而…妹子见自己大兄远眺夕阳、雄心万丈,也不好再出丧气之言,妹子只好将隐忧暂且压到心底。

    有渊哥带路带节奏,而且目的地还是渊哥老家沛国谯县…

    赵旻大军的行军速度可想而知。

    虽然江夏郡、汝南郡南部河道纵横、水网密布,但渊哥仍率军奔出平均二百九十里的日行速度。

    万幸,渊哥率领的,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凉州骑兵。

    即便凉州骑兵没有马蹬,速度也丝毫不慢,且他们早已习惯连日疾驰之苦。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以是故,在下船后的第三日,这支由常山人、汉阳三郡人夹杂组成的骑兵,便如疾风一般赶到了豫州牧治所谯城外。【1】

    【6】

    【6】

    【小】

    【说】

    此时已近八月底,秋高气爽、艳阳高照。

    田垄之中,金黄色的高粱谦卑地低着头,沉甸甸的高粱穗在风中欢舞,俨然一幅丰收景象。

    农夫们虽在田垄间忙碌不休,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憧憬丰收的喜悦笑容。

    苟哥端坐马上,望着眼前这幅农夫们忙碌的画面,心情变得极为舒畅。

    显而易见,沛国如今不但丰收在望,而且黎庶百姓安居乐业。

    苟哥对此很欣慰。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曹魏三公之一(《魏书》三公传,是钟繇、华歆和王朗的合传)、今豫州牧华歆,与历史上唯一凭真本事名列《三国志》曹魏太守传的仓慈,这对组合在沛国相得益彰。

    苟哥心情一好,便下令全军让开道路、于路旁就地暂歇,其人则率一众臣属、益州降臣进了谯城…亦即谯县县城。

    在秦汉,县又名邑,其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郡在秦汉,实际相当于后世的省。

    至于两汉的州,那实则是各州刺史的监察大区。

    当然了,在官制混乱的汉末,州牧相当于省部级,郡守降级为地厅级,原本地位不低的县令,便自然而然成了县处级。

    言归正传。

    苟哥的一众臣属、益州一众降臣进谯城后,忍不住啧啧赞叹。

    原因无他…

    谯城委实繁华。

    如今年逾四旬的华歆,是历史上的曹魏三公之司徒;

    至于沛国相仓慈…

    敦煌郡黎庶把仓慈的相貌画成图像,以作追思之用。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西域人士知道仓慈已死,都聚集起来对其哀悼,甚至有人会以刀子割伤自己的脸庞,以表示其血诚。

    他们同时又替仓慈立祠,以作遥祀。

    及西域诸胡闻(仓)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

    摘自《魏书之仓慈传》

    仓慈之能,由此可见一斑。

    赵旻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分别与华歆、仓慈促膝长谈。

    至于长谈内容…

    不外乎画大饼、谋愿景、谈人生…

    仓慈此时还年轻,被赵旻一通忽悠之后,其人大生相见恨晚、终遇知音之感。

    至酉时中,也就是傍晚六点钟左右,赵旻执着曹彰曹植二名爱徒的小手,来到了曹家大院门口。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不言而喻,苟哥是要堂而皇之、光明正大地在曹家借宿。

    苟哥偏偏还不算失礼…

    因为其人如今是曹老板嫡子曹彰、曹植二人的恩师。

    在曹老板从容赴义之前,其人原本的小妾卞夫人已经被扶正,所以曹彰曹植二人,确实是曹老板嫡子。

    苟哥此次前来,并未率任何臣属,而是仅带来一屯亲卫…

    其人的臣属、将士,皆留在了谯城。

    综上所述,苟哥实则是想要向世人表明:老子与曹家关系匪浅…

    或者通俗来讲:曹家,老子罩定了!

    尽管苟哥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收下曹仁、曹纯、夏侯惇等人…

    捎带脚收下史涣和任峻。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在苍茫暮色之中,当苟哥在曹仁陪同之下叩响曹家大门门环之时…

    其人竟陡然生出一种远游丈夫回家的错乱感。

    苟哥不由哑然失笑,用力摇摇头,试图甩出自己这荒诞且毫无来由的情感,然后…

    大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灯笼那淡黄而又温暖的光芒,自门缝中,润物无声地照进如游子一般的苟哥心窝。

    门后一名风姿绰约、如菊般淡雅的素衣女子向苟哥盈盈一礼、嫣然一笑。

    “妾盼君久矣!君速请进!”

    这一刻,一贯冷静理性的苟哥,骤然破防。

    佳人芳龄虽近四旬,然其人一张不施粉黛的素净俏脸上,带着仿佛能温暖赵旻心灵的恬淡笑容。

    佳人那犹如成熟水蜜桃般的完美身材、若贤良淑德妻子一般的居家气质,无一不使实际年龄接近四旬的苟哥怦然心动。

    苟哥拼命放缓自己愈跳愈快的心脏、努力压制使自己口干舌燥的欲望,表面始终极为淡定地躬身行礼。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弟见过嫂夫人!嫂夫人别来无恙?”

    此刻宛若盼到阔别多年丈夫归家的妻子一般、使苟哥心动不已的成熟佳人,不是曹老板遗孀卞夫人是谁?

    卞夫人柔柔一笑后盈盈一礼,顺便风情万种地抚了抚鬓角青丝。

    她接近四旬的年龄,反而为其人原本清纯的气质,增添了几分岁月沉淀后的妩媚动人。

    “妾一切安好,劳阿旻挂怀。阿旻前番匆匆而别,妾不胜遗憾!此番妾盼阿旻可于寒舍多住数日。”

    卞夫人对苟哥的称呼,显然极为用心。

    不明真相者,或许当真会以为,他俩的关系就是嫂嫂和小叔子那么简单。

    至少与苟哥一同前来的曹仁,便未察觉出其中异样。

    说这番话时,卞夫人眼波如水,将那仿佛春潮一般的浓情,径直送入苟哥内心。

    苟哥心中一荡。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至此他已完全清楚,卞夫人的真实想法。

    然后…

    苟哥居然鬼使神差道:“蒙嫂夫人不弃,弟便留宿两晚如何?”

    卞夫人笑靥如花,轻点螓首。

    “妾唯恐阿旻匆匆而别,阿旻请进。”

    苟哥行礼后一个侧身,将侍立于自己身旁的曹彰、曹植二人让了出来。

    卞夫人一见自己的两个儿子,原本含羞带笑的她,脸色登时一垮,眼泪瞬间奔涌而出。

    不知何故,卞夫人这副梨花带雨的哀容,竟使苟哥心中如针扎般一痛。

    在这一年之中,由于赵旻…

    准确来说是赵旻的几个老婆对二徒照顾有加,外加赵旻毫无保留地教授曹彰曹植武艺,曹彰身高已经接近八尺,且其人体型昂藏,显得格外英武。

    首发&:塔>-读小说

    曹植虽不似其人兄长那般威武雄壮,却也并非文弱书生。

    这一路行来,性格同样豪放任侠的曹植,向侠客徐庶学习了不少东西,包括剑术、兵法、经学…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理。

    二子不管不顾地上泥土,当场下跪,向自己用心良苦的老娘行了个顿首礼。

    “不孝孩儿,参见大人!”

    卞夫人泪如雨下,扶起这两个与自己分别半年的儿子。

    “阿彰、阿植,快起来!让阿母好生看一看。”

    曹彰、曹植站起身后,卞夫人同样浑然不顾自己失礼,紧紧抱住自己的两个儿子,母子三人相拥而泣。

    苟哥无声一叹,打了个手势,与曹仁默默退到一旁。

    经年未见,本便健壮的曹仁,变得更加结实,也更沉默。

    【作者题外话】:香妹子的计谋,后文一定会提及,因为这是个深坑。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徐琨与孙策虽为表兄弟,但部曲众多,威震一方,逐渐引来孙策的猜忌。

    徐琨遂被罢官,改由吴景担任丹阳太守。

    (徐)琨手下兵多,(孙)策嫌其太重,且方攻伐,宜得琨众,乃复用(吴)景,召(徐)琨还矣。--《江表传》

    吴景是孙策亲舅父,之前在袁术麾下时,就曾出任过一任丹阳太守(见前文)。

    相比徐琨,吴景的血统离孙策更近一些。

    自此,吴景便长期担任丹阳太守,直到建安八年(203)“卒于官”。

    汉(室)遣议郎王誧,衔命南行,表(吴)景为扬武将军,领(丹阳)郡如故。(建安)八年,(吴)景卒官。--《吴书妃嫔传》

    至于徐琨,自此以“中郎将”的身份跟随孙氏兄弟征战,最终死于讨伐黄祖的战争。彼时孙策已死,在位者是孙权。

    (徐琨)从讨黄祖,中流矢,卒。--《吴书妃嫔传》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从这个角度看,孙氏兄弟无疑是刻意削弱徐琨的部曲,以强干弱枝。

    再来看孙策与袁术、刘繇的微妙关系。

    孙策对庐江太守陆康的军事行动,是刘繇与袁术反目的导火索。

    刘繇是东汉疏宗,避难淮浦(属徐州下邳),兴平元年(194)被关中朝廷(李傕、郭汜)遥署为扬州刺史。

    理由很简单,因为去年(193)扬州刺史陈温被袁术所杀。

    (袁)术以馀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魏书袁术传》

    扬州刺史治淮南郡(即九江郡)寿春县被袁术霸占,刘繇当然不敢赴任。遂渡江至丹阳曲阿。

    前文已经提过,迎接刘繇至曲阿者,是吴景与孙贲。

    吴景、孙贲迎(刘繇),置曲阿。--《吴书刘繇传》

    吴景和孙贲的政治隶属与血统隶属,非常值得注意。

    塔读@^>

    (袁)术自用故吏琅邪惠衢为扬州刺史。--《吴书孙讨逆传》

    (刘繇逐吴景、孙贲)于是(袁)术乃自置扬州刺史。--《吴书刘繇传》

    袁术使孙贲、吴景复讨刘繇,结果“连年不克”。可知此次战争,从兴平元年延续到兴平二年(194-195)。

    (吴景)与(孙)贲,共将兵击(张)英等,连年不克。--《吴书孙讨逆传》

    兴平二年(195)孙策东渡,助战吴景与孙贲,大破刘繇诸将,遂定丹阳。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即庐江之战的持续时间。

    按《后汉书陆康传》记载,庐江“受敌二年,城陷”。可见庐江之战的始末时间,颇值探讨。

    (袁)术大怒,遣其将孙策攻(陆)康,围(庐江)城数重……受敌二年,城陷。--《后汉书陆康传》

    按《吴书孙讨逆传》,孙策正式依附袁术,在兴平元年(194)。按《魏书武帝纪》,袁术东走淮南,在初平四年(193)。

    兴平元年,(孙策)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孙)坚部曲还策。--《吴书孙讨逆传》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综上可知,庐江之战,应该始自兴平元年,延续到兴平二年。

    庐江之战爆发时(194),刘繇与袁术反目;

    庐江之战结束时(195),孙策腾出手来,渡江攻伐刘繇。

    换言之,兴平年间(194-195)袁术处在“双线作战”的局面下。

    其人在南线遣孙策攻打庐江(陆康),在东线遣吴景、孙贲攻打丹阳(刘繇)。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孙策攻伐庐江时的“军队构成”。

    从《程普传》记载可知,孙策在替袁术攻打庐江时,率领的是孙坚旧部。

    这支淮泗兵,在庐江之战结束后,即跟随孙策东渡。

    (孙)坚薨,(程普)复随孙策在淮南,从攻庐江,拔之。还,俱东渡。--《吴书程普传》

    最后,我们来看看孙策的进兵路线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孙策渡江之初,沿长江南岸扫荡,与其舅父吴景的辖区有关。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