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四章 揭贾诩毒计,定凉州大局2
    约莫不到一刻钟,赵旻便率军赶到姑臧城下。

    香妹子一边取出弓箭,一边戏谑道:“请主公效仿令明将军,单骑破姑臧城!”

    苟哥见小老婆如此无法无天,恨得牙痒痒。

    你等着,老子今晚一定要让你乖乖求饶!

    塔读@^>

    众人,包括卫府兵卒在内,在这一瞬间,仿佛集体石化、变为一座座石雕一般。

    姑臧城门处,赵旻在马上抱拳,对早已等在城门门洞中的一人道。

    “有劳先生带路!”

    休屠王帐内,徐庶那句话甫一出口,脸色虽黝黑、但表情极丰富的休屠王,脸色便一变再变。

    徐庶好整以暇地作揖道。

    “大王休怪我冒犯,盖因实情如此!此事,需自近月半前说起…”

    在赵旻、马腾率军自大散关分兵出征的当晚。

    也就是赵旻在故道县偶遇白马氐王雷定的同一时间。

    西行的马腾下令全军扎营、造饭后,贾诩便向马腾作揖道。

    “征西将军,老夫有一计,需与诸君商议。”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马腾颔首,唤来亲卫。

    “请诸君至此召开军议!”

    少顷,乐进、徐晃和张辽三将,荀攸、徐庶和孟建三士,以及马腾侄儿马岱便齐聚于此。

    贾诩作揖道:“诸君皆已知,此战首要之务,乃肃清凉州道路、扫荡凉州诸杂胡,以便主公收复玉门关也。然否?”

    见众人纷纷颔首赞同,贾诩这个一肚子坏水的半百老头儿便取出军图,将其展开。

    “既如此,老夫以为,分而击之,不如聚而歼之,如此方可一战而声威大震、一劳而永逸也。”

    半百老头儿在军图上比比划划。

    “若我军欲聚而歼之,则此城为上上之选也!”

    贾诩指着军图上一座城池,看向众人。

    众人围拢在军图四周,就着火把光芒,定睛一看,只见…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那座城池,赫然正是陇西郡内的襄武城。

    贾诩看向乐进。

    “骁骑将军,据老夫所知,襄武城城墙低矮,无险可据,你若死守,可否稳守三日?”

    贾诩识人极准,这种任务,由乐进来完成最为合适。

    贾诩继续侃侃而谈。

    “老夫之计大体分为两步:其一,以襄武城为饵,诱使武都、安定、北地、陇西、金城五郡之亲韩文约杂胡竞相来攻。

    然则,休屠王素来狡诈,其人必不会中计,故其二便为:孤立休屠各诸部,分而化之,最终一举屠尽休屠王本部!”

    荀攸抚须而笑。

    “文和兄,第一步某已明之,某等效仿我军远征匈奴左贤王之故计即可。然则…

    文和兄既已言明休屠王素狡诈,第二步兄欲使何计方可一举歼敌?”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贾诩闻言眯起眼,抚须微笑不语。

    众人见到贾诩之笑,尽皆不寒而栗。

    徐庶讲至此处,那被贾诩称为“狡诈”的休屠王忍不住开口打断了徐庶。

    “元直将军,毒士贾文和诱敌之策,俺已知之。其人通过氐人之口,称襄武城屯有近百万斛粮草、大量辎重。

    襄武城乃破城,如此一来,诸郡羌、氐诸部皆闻风而至。然则,俺实不知,马征西如何全歼其众?”

    徐庶抚须淡淡一笑。

    “大王当知,我卫府人才济济,诸猛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且我卫府精骑,几乎人人能以一当十。

    是以,文和先生使乐骁骑死守襄武城不出,待诸郡杂胡闻风而至、猛攻襄武城三日后,马征西与其余三猛将,分兵四路合围,一战而定!”

    庶哥口中作是言,心中却道:我徐元直才不会告诉你实情!

    实情当然不会如此惨烈…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以贾诩那既苟且毒的性格,加上荀攸那高到逆天的智力,怎么可能设下如此蠢计?

    休屠王闻言,虽有些将信将疑,但其人已知徐庶有勇有谋,由是推之,卫府众人想必皆非凡俗之流。

    所以…

    休屠王缓缓颔首,他信了。

    “然则,元直将军何以言,俺将死无葬身之地?请将军教俺!”

    徐庶并未开口,然其人看向休屠王的眼神中,却饱含怜悯。

    同一时间,姑臧城中,武威段家大院书房内。

    在姑臧城门口等待赵旻者,当然不是老干部段煨的族人,而是…

    毒士贾诩贾文和。

    赵旻若此时还猜不透贾诩的全盘毒计,那么赵旻本人早已死在了官渡战场。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此时此地,赵旻、贾诩相对而坐,武威段家当代家主、段颎段纪明嫡子、年逾四旬的段垒则陪侍于旁。

    段颎被迫饮鸩自尽后,段垒随其母返回姑臧故里,颇受其人族叔段煨照顾。

    此后,段垒便在武威任郡吏,再未离开过武威郡。

    是以,天下虽大乱,但因有段煨照顾、且段垒未出武威之故,段垒并未受到波及。

    贾诩既然现身于此,且带赵旻来到段家祖宅…

    这已充分证明…

    姑臧城,已经为贾诩所得。

    所以赵旻只字不提姑臧、休屠二城之事。

    其人抱拳道。

    “文和先生,今益州已定,羌、氐几近于肃清,且休屠王应已愿降,故请先生罢手如何?”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贾诩脸上钦佩之色更盛。

    其人叹道。

    “主公,马孟起桀骜不驯、野心勃勃,此人若在,老夫恐马征西将来为其人胁迫,而不得不反也。”

    赵旻虽然能理解贾诩的想法,却完全不能认同此毒计。

    赵旻终究不是董卓、曹操那种人。

    所以,正直的徐庶才会奋不顾身,深入虎穴与休屠王虚与委蛇。

    因为庶哥清楚,赵旻一定会支持其人如此做。

    赵旻长叹一声。

    “马征西此刻围允吾城,文谦当在鸾鸟县,马叔泰保障粮道畅通,然则,文和先生,公明、文远今何在?”大风小说

    贾诩此时已对赵旻佩服到五体投地。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主公,公明在显美县断休屠诸部间联系,而文远今已埋伏于揟次县。羌、氐诸部青壮兵卒,已被打散分置各军之中。”

    显美县在后世甘肃金昌市东南,距鸾鸟县,也就是后世永昌县东百里;

    揟次县则在休屠王帐南百里,揟次、苍松二县,均属于后世古浪县。

    换言之,贾诩已经初步完成对休屠王的合围。

    下一步…

    恐怕便是夜袭、放火加屠杀!

    饶是赵旻结合《孙子兵法》、《唐李问对》,系统学习过各种古代冷兵器战例,但其人闻得此计,仍不寒而栗。

    【作者题外话】:香妹子果然超勇…

    苟哥也果然装得一袋好笔。

    以卫府那如德云社的气氛…吃瓜看戏、调侃说相声才是日常。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当然,放在汉末这个时代,这也是妥妥的寒门特征。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评判,无论如何看,苟哥也都属于妥妥的寒门。

    但苟哥的优势在于…

    他能毫不脸红地搬运过来各种儒学华章。

    苟哥一代文宗之名,就是这么来的。

    何谓名门望族?

    只有财富远远不够,纵使曹嵩富可敌国又如何?

    曹家不也还是妥妥的寒门?

    有一定财富基础,且有自己的家传经学、或华章传世,并可公开收徒授课,这才叫名门望族。

    简言之,要做到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双全,且乡里风评上佳、颇有名望,这才称得上名门望族。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弘农杨家如此,汝南袁家如此,甚至次一级的颖川钟家、荀家、郭家等等,皆概莫能外。

    从庶哥与休屠王的谈话中,诸君应该能看出来,庶哥绝非迂腐、不知变通之徒。

    贾诩…那是真的毒!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这一章咱们争取收尾。

    先来看一看,关中诸贼将与曹老板的蜜月期。

    关中诸将叛乱之前(211),与曹氏霸府有过一段相当长的蜜月期。

    前文曾提及,所谓霸府,实则是后来或登基,或儿子登基的掌控实权的幕府。

    所以,卫府本质上也是霸府(伏寿的儿子,也是苟哥的儿子。)

    建安七年(202)的高干、郭援之乱,以及建安十年的河东卫固之乱(205),皆钟繇都督关中诸将讨平。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1)高干、郭援之乱

    郭援之乱时,关中先锋庞德长驱直入,亲斩援首。

    其人勇似关羽。

    德随腾子超拒援、干於平阳。

    德为军锋,进攻援、干,大破之,亲斩援首。--《魏书十八庞德传》

    注意:郭援系钟繇外甥。

    颇疑钟繇长子、次子不见书载,大约有牵涉进“郭援之乱”而遭夷灭的可能。

    此役马超为司隶校尉(即钟繇)督军从事,随征,流矢中足;

    超哥裹其足而复战,大破郭援。

    高干投降。

    首发&:塔>-读小说

    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典略》

    马超、庞德由是显名。

    超迁徐州刺史,德迁中郎将。

    超因父委质,故未入朝而代父领军。

    德随超叛,亡入汉中。

    后随张鲁降(215),曹操知其勇,擢立义将军,食邑三百户,同于李典。

    云某不得不提一嘴:

    曹老板真特喵的抠门!

    打发叫花子呢!

    抠门如苟哥,还五百户起步呢!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正旦,种上寿于超,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典略》

    一言蔽之。

    建安十六年(211)之前,关中诸将完全可以视作曹操的附庸。

    关中诸将的相关记载,在三国史中颇为详尽。

    但历来视角,皆侧重于马超、韩遂之乱(211);

    史学家们甚至将目光转向了“贾诩篡书”、“许褚护驾”等细枝末节,却忽略了关中诸将叛乱前夕的始末因由。

    结合《三国志》相关记载,可以明确看到:

    关中诸将委质称臣于曹操(196),本就是“形势所迫”。

    因彼时他们刚刚经历了大败(194)、且正在遭受饥荒(195-196)。

    故久在长安的黄门侍郎钟繇、作为关中都督,借刘协之名、诱之以官位,对关中诸将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随着建安五年(200)“关中始开”,十余万侨居荆州的关中士民返乡,极大充实了关中人口,也充实了关中诸将的部曲。

    为此,钟繇截留、招纳亡叛,并迁徙关中人户至洛阳;

    卫觊则利用“盐铁之利”与关中诸将交易耕牛与耕具,吸引人户到己方辖区耕作,以此与关中诸将争利。

    虽然关中酋帅在曹操“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出过大力。

    其众供奉军马并先后协助镇压高干郭援之乱、卫固张晟之乱。

    但随着刘表覆灭,侨居人口返乡,其实力无疑进一步得到补充,也为叛乱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准备。

    至于所谓的“曹公讨张鲁、是假道伐虢”,纯粹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须知,张鲁在汉中割据时(188),叛军首领马超还是个孩童。

    彼时(211)的叛乱,无外乎“衡量实力”之后做出的计算。

    一言蔽之,关中诸将委质曹操,是形势所迫;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关中诸将背叛曹操,亦是形势使然。

    所以,一言以蔽之:

    嘴里都是主义,实则心里都是生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