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章 但去莫复问,纷乱无尽时上
    赵云毫不犹豫:“主公但请放心,云自当为我大军断后!”

    袁绍以袍袖抹净眼泪,心如明镜道:“子龙,此必非阿瞒安排,应为徐州叛乱!阿瞒三屠徐州,终自尝恶果也!

    由是推之,许都而今已不可去!子龙,你速速整备军马,且战且退,务必保重此身,我先走一步!

    你自向白马撤离,依白马城而固守,待我渡河后,必率援军赶来支援!”

    赵云抱拳道:“主公且放心,云必可自保。”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袁绍攀下高台,先令亲兵将小老弟曹操的尸首归还于曹氏、夏侯氏兄弟四人,随即其人翻身上马,唤来张郃。

    “隽乂,我等速返黎阳,有劳你带我突围!”

    张郃躬身抱拳:“主公尽管放心!某誓死护卫主公周全!”

    袁绍将一众谋士唤来,点齐本部骑兵、大戟士,以及张郃部曲,迅速向一马平川的白马渡疾驰。<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截止目前,除了曹操之死,一切均在按照某苟哥的剧本上演。

    而这一切,正是苟哥赵旻一方,精心策划并上演的一出好戏。

    这出戏的戏名,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官渡之战中大放异彩的赵云,独力率领仅余的三万袁军兵卒。

    其人为方便指挥兵卒,也如袁绍一般,唤来十余名军司马立于台下。

    赵云则立于高台上,以旗号配合高喝,下令兵卒们就地结阵,将粮草辎重、被俘敌将围在中心,准备抵御即将到来的猛烈攻势。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amp;——免&lt;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lt;起互动^。

    然则…

    那些高呼“为援助曹公而来”口号的大军,却向曹操占据的袁军后寨集中、并迅速缩小了包围圈。

    赵云有些发懵。

    久闻臧霸、陈登皆为宿将,为何如此?

    焉有不去围攻敌军,而先围住友军之理?

    刚刚将曹操、许褚、郭嘉三具尸首整理完毕的曹军诸猛将、谋士,比赵云更为大惑不解。

    他们并未疑惑太久。

    骤然自军阵之中现身的一人,解答了所有人的疑惑。

    “我乃大汉卫将军、常山赵从文也!今奉天子秘诏讨伐大汉国贼曹孟德!今首恶之曹孟德既已伏诛,余者概不论罪!

    尔等若愿归顺大汉朝廷,便弃械投降,随我返还许都向天子请降;若尔等负隅顽抗,当休怪我无情!”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赵旻话音甫落,便有一人提着长枪策马疾冲而来。

    “孟德兄实乃大汉忠臣!岂容你这黄口小儿如此轻侮!你且吃我一枪!”

    那人头戴兜鍪,身披双层铁甲,身高八尺,五官硬朗,脸上一只独目此刻目眦欲裂,显得其人愈发勇烈。

    那人正是以刚烈著于世的夏侯惇。

    赵旻冷笑不已。

    “夏侯元让,你区区败军之将,焉敢言勇?”

    立于高台上的赵云远远看到这一幕,紧了紧手中长枪,叮嘱身旁军司马几句后,便翻身上马赶去救援被自己视为亲子的侄子。

    在赵云认知之中,赵旻显然还不是夏侯惇的对手。

    夏侯惇打仗虽然屡战屡败一胜难求,但武艺丝毫不逊于徐晃,犹在其从弟夏侯渊之上。

    虽然夏侯惇如今已身负轻伤,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塔读小~。&gt;说—*.—免费*无广&gt;告无*&gt;弹窗,还&gt;-.*能跟书~友们一起互&gt;@动。

    赵旻面对夏侯惇,却丝毫不惧。

    他自家知自家事,如今的他,已可与张飞交手数十回合而不落下风。

    夏侯惇尚且不如张辽,又怎能与张飞相比?

    赵旻并未等夏侯惇疾冲至此,因为他如今已深知,借马速以长枪一刺有多恐怖…

    他初来这时空时,虎口曾多次迸裂,其根本原因便在于此。

    于是其人果断催动马速,于电光火石之间,手中长枪与夏侯惇的长枪狠狠撞到一起。

    随着赵旻每日打熬筋骨、对冷兵器交战愈发熟稔,其人的武艺变得更为得心应手。

    这一撞之下,本已负伤的夏侯惇便心中大惊。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夏侯惇心知要糟,自己不是赵旻对手!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amp;——免&lt;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lt;起互动^。

    赵旻不给夏侯惇胡思乱想的机会。

    其人以孙策传授的借敌力加速出招的心法,施展出这具身体从小被赵云苦逼而练成的枪法,不过寥寥七八招,便使夏侯惇左支右绌,狼狈不堪。

    陈登惊呆了。

    夏侯渊、曹仁和曹纯瞠目结舌。

    赵云更是惊诧万分。

    惟有臧霸对此毫不意外。

    其人心中冷笑:夏侯元让老匹夫!你一向目中无人,今日居然还敢与神人为敌?

    其实,臧霸错怪了惇哥,其人并非目中无人,只是因独目而不好聚焦罢了。

    而且话说回来,做为这时代屈指可数的高手之一,惇哥也的确有目中无人的资本。

    反正臧霸只敢腹诽惇哥。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小老弟夏侯渊见族兄危在旦夕,当即大喝道:“卫将军请停手!我等愿向天子请降!”

    其人心中嘀咕:

    卫将军?赵从文何时成了卫将军?其人武艺如此了得,难怪孟德兄对其人如此念念不忘。

    唉!孟德兄又是何苦!

    赵旻手上不停,口中冷冷一笑:“你等当真愿归顺大汉朝廷?”

    不用夏侯渊开口,贾诩便急声道:“卫将军,误会!此乃误会也!我等皆为汉臣,份属同僚,何必自相残杀?卫将军若不信,我等甘愿就缚!”

    赵旻冷冷瞪了一眼夏侯惇。

    夏侯惇独目一瞪,正欲怒骂,便听小老弟连声道:“元让兄长,请速速停手!孟德兄眷属皆在许都!”

    夏侯惇打了个激灵,当即收枪抱拳,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

    “卫将军,我等皆汉臣也,卫将军何必苦苦相逼?”

    本小。说首--发^站&gt;点&amp;~为@:塔读小说APP

    其人枪法未给赵旻带来太大压力,这一笑…却让苟哥不寒而栗。

    苟哥打了个激灵,当即罢手停战。

    “元让将军,有话好说,勿要嬉皮笑脸。”

    暴脾气的夏侯惇闻言又想瞪眼…

    不得不说,独眼龙瞪眼,其威慑力反而倍增。

    其人咬牙拼命忍了下来,滚鞍下马,扶着受伤的右肩,向曹操的尸首缓步而行。

    腹黑男咬牙拼命忍住捅夏侯惇一枪的冲动,也随之下马,遥遥向曹军诸将、诸文臣抱拳。

    “如此,暂且委屈诸位,请诸位就缚!曹公、仲康将军、奉孝先生之尸首,赵某必妥善保管。一切待我等至许都天子驾前,再由天子圣裁。”

    人死为大,何况赵旻根本未料到,这三人竟会如此赴节就义。

    所以,赵旻果断将锅甩给刘协。

    塔读小说,无广&gt;告^在线免。费阅&amp;读!

    毕竟天塌下来,有傻…我呸!个儿高的顶着。

    这时,娄圭、魏种二人,押着披头散发、狼狈不堪的李典走上前来。

    赵旻登时乐了。

    其人抱拳道:“曼成,别来无恙否?”

    腹黑男也有皮的一面。

    果然是男儿至死仍少年。

    李典彻底无语,只好垂首抱拳:“曼成见过卫将军!”

    其人感到深深懊悔。

    若早知这厮如此可恨,我李曼成于半年前便应乱军砍杀其人!

    所幸赵旻适可而止,向孙观下令道:“仲台,有劳你看押诸公,待此间事了,我等便返还许都。”

    原文&amp;来~自于塔读小~说APP,&am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孙观躬身抱拳后,便指挥兵卒绑缚这一众于历史上煜煜生辉的群英。

    赵云这时方才赶到侄子身畔。

    臧霸、陈登皆知二人关系,是以无人阻拦。

    臧霸陈登二人向赵云躬身抱拳。

    “子龙将军,我等一别经年,将军别来无恙?”

    赵云勉强笑了笑,躬身抱拳还礼。

    “宣高,元龙,二位何故至此?”

    不待二人回答,赵旻便向自家老叔深深一揖。

    “旻参见叔父大人!”

    赵云挥挥手:“卫将军快快请起!云败军之将,岂敢当卫将军如此大礼?”

    原文来自于塔&amp;读小说~&amp;

    赵旻顿时头大如斗。

    老叔生气了,而且是很生气!

    其人无奈之下,只好自怀中珍而重之地取出因果律法宝…当然了,也就是天子秘诏。

    自己老叔就吃这一套。

    “大人勿怪,孩儿实是受天子密令行事。秘诏在此,还请大人过目!”

    正好就着前一章,咱们详聊一下所谓“关东盟军”。

    好吧,主要是因整理史料,云某花费了太多时间…

    不不不,这锅要甩给合作方,谁让他们非要我请喝酒,以至于耽误我不少码字时间!

    闲话不提,直奔主题。

    昔汉室失统,九州分裂,遂郡郡作帝,县县自王。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初平元年(190)的酸枣联盟,即演义小说所谓的“讨董十八镇”,三国爱好者皆耳熟能详、无须赘述。

    酸枣联盟是个“各怀鬼胎、自作家门”的松散组织,各镇诸侯以“兴复汉室”之名,行“图谋割据”之实,亦人所共知。

    董卓为避关东联军、而西迁长安的说法,乖谬至极。

    董卓上洛在中平六年(189)八月,翌年(190)二月便西迁长安。

    《三国志》言之凿凿,称卓西迁是因“关东军势大”。后世史家也因袭此说,无一例外将“除残去秽”的桂冠授予关东军、尤其是联军先锋孙坚。

    卓以山东豪杰并起,恐惧不宁。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魏书六董卓传》

    实际董卓西迁与关东联军基本无关。

    西迁大致有两个理由:

    其一是凉州军多胡人。羌胡恋家,不肯远离故土、东进洛邑。故董卓需要返回关中,壮大羽翼。

    灵帝临崩,董卓拜表,明确提及“羌胡不愿随卓东进”。

    塔读@^&gt;

    关中情况的败坏,也恰自卓死而始。正是李傕、郭汜等人横行无道,酿成兴平年间(194-195)的大饥荒,凉州霸府才就此瓦解。

    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魏书六董卓传》

    董卓统治关中时期(190-192),关东联军从未有过哪怕一次“西进尝试”。

    可见,彼时的关东军远非凉州军敌手,甚至兴平年间(194-195)都是如此。

    联军的孱弱松散,令人发笑。看酸枣会盟的主持臧洪,便一目了然。

    职场中,有时推你上去不一定是奖励,而是让你背锅。

    酸枣是地名,在东汉末年是县级单位,隶属兖州陈留郡。

    注:史书之所以用“酸枣”代称联军,大约是因魏武起兵于陈留己吾县(酸枣亦在陈留)。故为尊者讳,便因袭所称。

    不同于文学影视作品,现实中的关东联军几乎从未会合,且分散各地。

    袁绍部: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amp;——免&lt;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lt;起互动^。

    渤海太守袁绍、西园军假司马张杨,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三人会师在河内。

    袁绍至河内,杨与绍合,复与匈奴单于於夫罗屯漳水。--《魏书八张杨传》

    这大约是河内太守王匡被董卓“修理”之后,不得已援引袁绍而来。绍本为渤海太守,引郡兵赴河内。

    袁术部:

    南阳太守袁术、长沙太守孙坚,二人会师荆州,坚驻军鲁阳。

    (坚)前到鲁阳,与袁术相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吏。遂治兵於鲁阳城。--《吴书一孙坚传》

    冀州系:

    冀州刺史韩馥屯兵魏郡邺县。

    豫州系:

    豫州刺史孔伷屯兵颍川。

    原文&amp;来~自于塔读小~说APP,&am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兖州系:

    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以及广陵郡功曹臧洪,五人会师在兖州陈留酸枣。

    洪乃升坛、操槃歃血而盟曰:“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魏书七臧洪传》

    曹操此时便与张邈合兵。

    魏武自逃离洛阳,从未返回老家沛国谯县,而是直接赴陈留投奔张邈。以麾下兵马来源看,其此时并非独立军阀,军队仰仗张邈,而头衔“行奋武将军”则仰仗袁绍。

    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魏书一武帝纪》

    更可笑者,是酸枣联军的“升坛倡议人”,竟然是郡吏臧洪。

    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魏书七臧洪传》

    彼时臧洪不过是广陵郡功曹,郡级人事部高级佐吏,属于太守私自署置的“编外人员”,他甚至都不是体制内的。

    凭借如此尴尬的身份,居然能成为“升坛盟主”;而太守、刺史们听之任之,简直笑掉大牙。

    原文&amp;来~自于塔读小~说APP,&am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臧洪之所以被“赶鸭子上架”,实际是酸枣诸侯们谁也不想做“出头鸟”,都担心万一战败、董卓事后清算,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看“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便知其情由。

    因此,满座郡守刺史、将军都督,竟放任甚至怂恿“编外人员”臧洪来做这个“首倡人”。

    广陵臧子源就是个背锅的。

    关东军阀之所以形成如此难看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毫无根基,缺乏实力”。

    他们的窘境,与赵旻即将面临的情况相似,皆为未得当地豪族全力支持。

    包括袁绍、曹操、韩馥、刘岱等所有军阀在内的“讨董义士”,都是临时任免、甚至自相署置的,最长也就不过出镇地方三个月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

    关东军的刺史、牧守头衔是通过谁授意表奏的?

    答案是:董卓老贼。

    董卓在中平六年(189)八月上洛。最初摆出一副“虚怀若谷、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嘴脸,大肆擢拔朝臣,征召贤良。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lt;费阅&lt;读!&gt;^&gt;

    冀州刺史韩馥,原本在尚书台供职。是董卓擢拔他做了冀州刺史。

    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传》

    兖州刺史刘岱,原本是侍中,一个位尊而无实权的天子近臣。是董卓抬举他出镇兖州。

    (卓)以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传》

    渤海太守袁绍,本是司隶校尉,与卓不睦。但卓按捺怒火,授其出镇冀州渤海,为一郡之守。

    卓以为然,乃拜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魏书六董卓传》

    至于陈留孔伷、东平张邈、颍川张咨等人,亦皆董卓擢拔,外放显职。

    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传》

    董卓秉政,拜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蜀书八许靖传》

    这些去年八月还在洛阳做“京官儿”的侍中、尚书们,靠董相青眼、才出镇地方。今年年初就调转枪口、讨伐董卓。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amp;——免&lt;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lt;起互动^。

    且不说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能否得到地方支持,单说这些牧守刺史的“年资履历”,就不值一提。

    他们出镇外藩才几个月啊?仨月都是往多了说的,哪里指挥得动地方强宗、州郡豪族呢?

    没了强宗、豪族的支持,这些挂名的“太守”、“刺史”,又算得了什么呢?是去是留,是存是亡,那就是地方门阀一句话的事儿。

    《三国演义》将本与酸枣诸军无瓜葛的刘关张强行植入,甚至编排出“三英战吕布”的可笑戏码,实在是…云某既然吃罗先生赏下的这碗稀汤,便也为尊者讳吧。

    《魏武本纪》对曹氏虽然多有褒扬回护,实际关东联军的主角,绝非曹操。

    曹操彼时无兵、无地、无头衔,所谓的“奋武将军”还是“权且代理”,且为袁绍擅署伪职。其军队则来自张邈、卫兹和鲍信的资助,以致消耗殆尽后,竟需远走千里,赴扬州募兵——这还是看的曹洪面子。

    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馀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魏书九曹洪传》

    似曹操般落魄的孱弱军阀,被强行塑造成酸枣联盟的主角,无外乎“胜利者的舆论红利”;与罗贯中吹捧刘关张葛,给蜀汉“疯狂加戏”如出一辙。

    因此,想看清历史真相,便不得不剥离官修史料的预设立场。不把“为尊者讳”的帷幕掀开,便很难看清彼时的真实状况。

    酸枣联军的构成主体,皆董卓表奏的汉廷中央官,久在洛阳,且赴任未久,在地方毫无根基。名为牧伯,无异匹夫。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amp;——免&lt;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lt;起互动^。

    韩馥、刘岱为代表的“速成型”地方藩镇,连治下的地方豪霸都无法驾驭,又何来胆气去对抗“久在边地、兵皆精悍”的董卓?

    酸枣诸侯云集,却各怀鬼胎,自相推诿;最终居然推举了一个“郡吏”臧洪作升坛盟主。蝇营狗苟,心术败坏,可见一斑。

    所以,诸位大大在了解真相后,便知《蒿里行》之作者…

    作为这蝇营狗苟者中的一员,其人确实是特大号笔袋!

    这一章作者的话略显仓促,所幸明日周末,云某抓紧时间早一些码字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