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惊心,至东郡终
    上午时,关羽、张辽二人满脸羞愧地垂首走入曹操中军大帐,长跪不起。

    曹操笑呵呵地扶起二人,亲自为二人掸去灰尘,温言安慰道。

    “云长,文远,此非你二人之过,勿要自责。定是那赵子龙借夜色押运辎重粮草时,不经意间发现我军搭建营寨,故而力劝袁本初夜袭也。”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关羽抱拳道:“司空,某愿戴罪立功,攻下袁本初后寨!”

    贾诩捋须片刻后,向曹操作揖道。

    “明公,云长将军所言甚是!愚以为,袁本初而今必将固守不出,故而我军本寨只需留万余疑兵,每日强攻袁本初本寨即可。

    其余兵力,则可集中至延津大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骤然强攻袁本初后寨。”

    荀攸连忙作揖补充道。

    “明公,文和先生所言甚是,愚以为,此计可徐徐图之,而不可操之过急。明公当于一旬之内,昼伏夜出,缓缓调兵至延津大寨为上。”

    贾诩作揖道:“公达之言,某深以为然。”

    于是曹操欣然颔首:“便依二位先生之计!自今日起,我等便调兵至袁本初后寨!”

    其人笑眯眯地看向关羽和张辽。

    “云长,文远,攻袁本初后寨之重任,我便交给你二人如何?”

    首发&:塔>-读小说

    关羽和张辽深深一揖:“请主公放心,我等必克之!”

    曹操复又看向曹仁、曹纯、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亲信,以及李典和朱灵这两名异姓将领。

    “诸位,我军本寨便交给你们坐镇!”

    众将躬身抱拳,轰然应诺。

    见许褚跃跃欲试,曹操便捋须笑道:“仲康,你随我至延津!此番,我实是遣你送死,你亦无悔乎?”

    许褚哈哈大笑后,躬身抱拳。

    “褚愿为司空赴死!”

    曹操大笑着摆摆手:“情势并非不可收拾!我与诸公并肩而战,我等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必可扭转乾坤!”

    曹操的气概,让帐内众人大为心折。

    于是乎,众人或抱拳,或作揖,异口同声道:“我等必可扭转乾坤!”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曹操大笑着一一扶起众人。

    是日,申时末。

    头戴进贤冠、着深衣的董昭出城十里,迎接自南而来的赵旻、臧霸、陈登大军。

    双方行礼之后,两个苟哥把臂言欢。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主公发令!”

    董昭笑得格外开心。

    “公仁公,此番我等必可达成所谋!”

    赵旻会心一笑,这对苟哥一切尽在不言中。

    臧霸麾下诸将、步骘分别率泰山军、广陵军进城扎营安歇,赵旻、臧霸和陈登三名主将,则随董昭进了东郡府衙。

    众人进入赵旻先前与董昭舌战的那间静室,安坐之后,董昭作揖正色道。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主公,仲德公已遣心腹送来秘信,称济北国已归附,并称青州刺史袁谭已下令青州诸郡国,以坚守为主。”

    赵旻颔首:“其人此举甚为稳重。无论官渡成败,皆益于大局。既如此,我等便无需担忧兖州,尽全力与袁、曹二人决战即可!”

    董昭颔首后道:“主公,子敬已至白马。”

    赵旻急声问道:“公仁公,子敬已攻下白马?”

    董昭先是摇头,复又颔首。

    赵旻顿时松了口气。

    陈登忍不住问道:“公仁公,这是何意?”

    董昭失笑作揖:“元龙,子敬未攻白马城,而是假颜良将军之名诈城,进城后接管白马城。

    因子敬行事隐秘,且原守将已为子敬所制,故而袁本初至今仍不知,白马城已易主矣。”

    赵旻心花怒放,他只想说一句:干得漂亮!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在被赵旻耳濡目染,不,应是近墨者黑之下,鲁肃这个浓眉大眼的好汉子也成了苟哥。

    白马城战略意义非同寻常。

    如果说延津渡是河东、河内二郡经黄河连通官渡的要冲,那么白马渡便是经黄河连通黎阳、魏郡乃至冀州的战略要塞。

    臧霸所献妙计的前提,便是赵旻必须掌控白马城和其北侧的白马渡,将官渡战场与蒋义渠镇守的黎阳、乃至整个冀州隔绝开来。

    因为官渡战场变数委实太多,便连赵旻也看不透,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便是先将白马渡控制住,再徐徐图之,以期赵旻一方可以尽可能地扩大胜果。

    一言以蔽之,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管袁、曹谁赢谁输,赵旻都要将最终的胜利握于手中。

    因为赵旻输不起!

    关中发展规划刚刚开始第一步;徐州、泰山一带的水利建设、农业规划也刚将方案敲定;洛阳复兴计划如今尚未开展…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赵旻此战若败,那么他先前所规划的一切都将中断,这乱世将被迫洗牌。

    甚至,臧霸、陈登这些深谙乱世生存之道的一方小诸侯,也极有可能弃赵旻而去。

    赵旻只能灰溜溜逃回南阳投奔张绣,做刘表的看门狗。

    赵旻如今看似繁花似锦的局面…将如流沙一般分崩离析。

    可想而知,鲁肃如此“苟”的表现,对苟哥赵旻而言,是何等振奋人心。

    因为无论如何,牢牢掌控着白马渡的赵旻,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赵旻如今可以从容布局。

    因袁谭采取收缩战略,加之文武兼备的程昱坐镇,所以兖州暂时无忧;关中有稳如老狗的段煨、已被震慑的马腾两大军阀坐镇,且耕牛已陆续到位,也暂时无忧。

    徐州自不必说,赵旻的大舅哥除了从不带亲兵之外,没其他毛病;至于南阳…刘表恐怕巴不得张绣为其人坐镇门户吧?

    所以,如今一切的关键,都在官渡。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历史上,能在曹阿瞒、孝子丕这两朝混成寿终正寝、且险些熬死曹叡的董昭,当然同样深明此理。

    于是他笑着作揖:“主公但请放心,某已先后向河内魏种、曹孟德麾下娄子伯修书。

    魏种暂且不提,娄子伯这几日或许已至白马城。其人熟知曹孟德而今详情,且其人谙熟兵事,必可成主公臂助。”

    娄子伯是娄圭,其人本不愿投效曹操,奈何造化弄人哉!

    历史上,其人虽因屡献奇计而立大功,更是不惜在暮年自污,却也最终难逃为曹操猜忌所杀之厄运。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罗先生在演义中引用的这句话,确实是曹操一生的真实写照。

    其人虽无愧“英雄”二字,却的确负了天下人。

    娄圭焉能不知故友曹操之性情?

    所以,董昭既称娄圭或已至白马,后者便必已进城。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娄圭和魏种,都是赵旻破局之计中的一环。

    虽然同为兖州人、同时追随张邈兄弟参与当年兖州之乱的董昭,便足以说服其人昔日同党魏种,但仅凭董昭,尚不足以使魏种倒戈。

    赵旻当然另有安排。

    有反叛前科的魏种不同于清白的娄圭。

    连娄圭都有危机感,魏种的危机感更是强烈到爆棚!

    曹操清除异己手段之凶残,恐怕早已使魏种心有戚戚焉。

    更何况,曹操而今已处于绝对下风。

    赵旻在临行前,遣心腹亲兵发给董昭的军令,正是设法联系魏种和娄圭,增加己方胜算。

    可想而知,当被某人策反的魏种,率其人部曲自延津渡抵达战场之时…

    赵旻胜算必将大增。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总而言之,虽然官渡战场变数重重,但大体上,仍在赵旻掌握之中。

    听罢董昭这非正式的汇报后,赵旻看向臧霸。

    臧霸会意。

    其人抱拳道:“公仁公,为使胜果最大化,臧某偶有所得,主公以为可行,请公仁公为臧某参详一二。”

    董昭作揖还礼:“宣高请讲!”

    臧霸将三人于船上商定之计缓缓说出,董昭拍案叫绝。

    赵旻霍然起身:“便如此!公仁公,我等暂歇一宿,明日卯时开拔!”

    翌日卯时,大军浩浩荡荡行向正西的白马城。

    曹操虽然毛病贼多,性格又多疑曹操,但不得不说,其个人魅力的确极高!

    所以,咱们继续聊袁绍。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因为袁绍的魅力不在曹操之下。

    上一章咱们提到了袁绍的励志,这一章便好话赖话一起讲了。

    袁绍的毛病不亚于曹操。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综合体。云某以为,有优点也有缺点,且优点缺点都极为明显,这才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非史书上那些冷冰冰、与我们极为疏离的文字。

    咱们从荀谌的一番话说起,当然,引自范晔先生的《后汉书》,而非《三国志》。

    因为范先生为袁绍所立的传记,篇幅达万余字,记载相对客观。浑不似三千字、满纸丑化之言的魏书。

    如下:

    (荀)谌曰:“君(韩馥)自料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孰与袁氏?”“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又孰与袁氏?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又孰与袁氏?”--《后汉书袁绍传》

    荀谌将袁绍的优点归纳为三,一为“宽仁容众”,二为“临危奋起”,三为“世布恩德”。

    从历史的发展中,不难看出此言属实。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当然,严格说来,“世布恩德”并非袁绍的个人特质,而指汝南袁氏“累世公卿、势倾天下”的家族共性。此不为袁绍独有,袁术、袁遗、袁叙等叔伯兄弟亦具备。

    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又孰与袁氏?--《后汉书袁绍传》

    即汝南袁氏累世公卿,门生子弟遍布天下。

    由于东汉的奠基者(刘秀)崛起于南阳,因此南阳、汝南等地便取代关中,成为新的门阀大本营。乃至刘秀未死,储君刘阳(汉明帝)便有“田宅逾制,可问与不可问”的感慨。

    (光武)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刘阳)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汝南袁氏自袁安起,四代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人物,至于为卿、为将者更是多不胜数。被时人称作“诸袁事汉,四世五公”。

    注:五公即司徒袁安、司空袁敞、太尉袁汤、司空袁逢、太傅袁隗。

    (臧)洪据地瞋目曰:“诸袁事汉,四世五公,可谓受恩。”--《魏书臧洪传》<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蜀书先主传》

    此事形成的原因,便是云某先前介绍过的“二重君主观”。

    塔读@^&gt;

    田余庆在《袁曹之争与世家大族》一文中,认为袁绍是东汉政治的延续,即代表豪强门阀的利益诉求。

    这个见解极为精洽。

    这也是袁绍让云某深恶痛绝的一点!

    最后,说“临危奋起”。

    这话就是说,袁绍在绝境时,会产生超人的力量。这一点实际是袁绍最大的优势,也是常被读者忽略的地方。

    袁绍有一个特殊属性。即外部压力小时,其行为会显得平庸甚至荒唐;随着压力增大,其思路便逐渐清晰明朗;在生死关头,则会神明附体,雄壮豪迈。

    一言蔽之,外部压力越弱,袁绍的能力便越弱;外部压力越强,袁绍的能力便越强。到了生死关头,袁绍则会产生超人的意志与才华,因此经常能够逆境翻盘。

    先谈谈袁绍在顺境的谜之行为。

    初平元年(190)关东军阀讨董时,诸将日夜置酒高会。彼时的袁绍,不过一介渤海太守,且已经引军进屯河内(司隶校尉部),丧失了根据。

    袁绍身为盟主,不思进取,在董卓西逃时也不派军追击,反而跟着诸将一起饮酒作乐,最后“食尽众散”(见《臧洪传》),贻笑大方。

    原文&amp;来~自于塔读小~说APP,&am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建安四年(199)刘备叛曹,杀车胄而据下邳。袁绍面对刘备的求援,遣骑兵队助战,协助刘备大破曹军先锋(王忠、刘岱)。

    在大好形势之下,田丰劝袁绍出偏师袭击颍川许县(曹操老巢),袁绍却在小胜之后,滋生了怠惰情绪,居然以“儿子生病”为由,拒而不纳。最后刘备被曹操击破,袁绍错失良机。

    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太祖至(小沛),击破(刘)备;备奔绍。--《魏书袁绍传》

    其他蜜汁行为不再列举,可见袁绍在顺风局,经常滋生出懒惰骄傲的思想,所以干出蜜汁举动。

    再谈谈袁绍在逆境的超人才华。

    袁绍谋夺冀州(191)的过程,其实相当坎坷。韩馥最初并未让位,两家已经开战。袁军半途断粮,被韩馥长史耿武讥笑为“婴儿在股掌之间,立可饿毙”。

    袁绍孤客穷车,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魏书袁绍传》

    但在困境之下,袁绍采用逄纪计策,勾结公孙瓒,共同胁迫韩馥让位。命悬一发,成功翻盘。

    界桥之战:战前,外界一致看好不可一世、雄据一州之地的…………公孙瓒!

    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公孙瓒以重骑兵为主力,“提燕、代之卒,锐不可当”。袁绍则是清一色的步兵,强弱立判。

    (公孙)瓒步兵二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英雄记》

    但袁绍利用“久在西凉、晓习羌斗”的鞠义,以车阵为掩体,阻击公孙瓒的骑兵冲锋,又硬弩攒射,万箭齐发,竟成功翻盘,创造了“步兵大破重骑兵”的军事奇迹。

    战斗的高光时刻,就是袁绍与八百大戟士在后方压阵,却被公孙瓒的骑兵部队包围,被迫躲在土墙之下,战场出现了局部劣势。

    此时敌众我寡,左右皆惧。千钧一发时,袁绍掷盔于地,激励士气,示以必死,遂反败为胜。

    (公孙)瓒部迸骑二千余匹卒至,便围(袁)绍数重,弓矢雨下。别驾从事田丰扶绍欲却入空垣,绍以兜鍪(即头盔)扑地曰:“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英雄记》

    袁绍临危不惧,慷慨赴死,气概豪迈,足见一斑。

    黑山之战,嘿嘿,陈寿先生不敢写袁绍平黑山贼乱、定乌桓等事迹,但孝子丕的挚友王粲敢写。

    初平四年(193)袁绍与诸将大会薄洛津,不料老巢邺县被黑山军突袭,家属悉数沦陷。

    此时袁绍左右“尽皆失色”,乃至痛哭不已。唯有袁绍镇定依旧,有条不紊地组织了反击,并在陶升(投诚叛军)的协助下,成功夺回邺县。

    塔读@&lt;APP,^免费小说网站

    坐上诸客有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以啼泣。(袁)绍容貌不变,自若也。--《英雄记》

    之后袁绍“兵讨西山”,破斩于毒、李大目、左髭丈八等黑山将领,又杀关中(即李傕、郭汜)所署冀州牧壶寿,彻底扫清后方。

    诸位大大看到了吧?真实的袁绍,魅力不逊于曹操吧?

    历史从来都是上位者的“权力合法性书写”,因此《魏书》中的袁绍,功绩多被掩盖;

    直到南朝范晔修《后汉书》,杂糅先世诸书,才还原了袁绍的本来面貌。将“决战磐河、兵讨黑山、平定公孙”等政治功业,完整地加以记录。

    《魏书袁绍传》三千余字,《后汉书袁绍传》一万余字。修史立场显而易见。

    在袁绍喊出“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的时刻,霸王本色显露无疑。可谓雄壮其表,峥嵘其心。

    陈寿称袁绍有威容器观,知名当时;终鹰扬河朔,领一时风骚,不为虚言。

    当然,他的缺点,也非常鲜明。

    这,才是真实的袁绍,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