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八十四章 勇先登,连下城下
    不提狼狈逃亡的刘备主臣二人,也不提心中充满期待的曹老板,我们来看看徐晃和张辽。

    他们二人笃定,关羽已顺利拿下文丑。

    关羽的武艺如何,除了刘备、张飞和赵云之外,就属他们二人最清楚。

    所以,二人一边并辔疾驰赶路,一边商量强攻延津大寨之计。

    口口五六37四三陆七伍

    五官硬朗、英气勃勃的徐晃紧蹙着眉头,明显有些忧心忡忡。

    “文远,司空此番如此急迫,依你看来,当是何故?”

    张辽环顾左右,见兵卒已远远拖在他们身后,且四周马蹄隆隆,二人谈话绝无被第三人听到的可能。m.166xs.cc

    于是其人压低声音道:“公明,据说今年兖、徐、豫三州歉收,司空当是乏粮也。”

    由于关中问题,以及官渡正在打仗,所以司隶已经被众人忽略。

    不待徐晃再问,张辽又道:“公明,此番我二人必须攻下延津。如此一来,我军不但可与河内郡连为一体,且延津寨内存粮必足。”

    徐晃闻言苦笑起来。

    “文远,守延津者,乃高览也。高览之勇,恐不在你我之下,遑论延津驻军至少八千,其众若倚寨据守,我等又当如何?”

    张辽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夜袭!”

    徐晃愕然:“夜袭?”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张辽用力颔首:“我率一曲猛士夜袭,公明令兵卒手举两支火把,围困延津大寨高声呼喝,造出大军合围之假象。

    如此一来,高览必出面安抚其兵卒,我再趁乱斩高览,则敌军将不战而降,公明以为如何?”

    这就是张辽版“我突击在前,你们为我高喊六六六”之斩首战术。

    徐晃清楚张辽的武艺,其人也更清楚张辽急于立功表现。

    所以徐晃并未劝阻,而是沉思此计,帮张辽进行完善。

    “文远,不如我等命兵卒多扎些草人置之于途,趁夜燃之,造出援兵源源不绝之假象如何?”

    徐晃不愧为名将。

    他的思路是,张辽在前面夜袭你高览,我们在后面一边高喊六六六,一边吓唬你高览的兵卒!

    他想出之计,是陈登历史上吓退孙权的妙计。

    当然了,因为赵旻支援陈登及时,并设计火烧中渎水歼灭了孙权船队,所以陈登一直未能用出此计。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高览带兵打仗,虽然肯定远比孙十万了得,然而…

    张辽张八百之勇,高览焉能与之相提并论?

    二人一边疾驰,一边完善此计,至暮色初临之时,恰好赶至那已被赵旻焚为焦土的镇外。

    吩咐兵卒们就地扎营安歇后,徐晃与张辽二人在暮色掩护之下,悄悄策马驰至驻于黄河南岸的延津大寨外。

    这处大寨,为淳于琼、赵云所建造,后又经多次加固,已成为卡在河内与官渡之间的一根硬刺。

    只要拔掉这根刺,河东、河内二郡,便可通过黄河,与官渡战场连为一体…

    历史上,于禁、乐进活跃于官渡战场西路,也确实给袁绍带来了极大困扰。

    要知道河内太守魏种,可是有前科的罪臣,他焉能不竭心尽力、努力表现?

    徐晃、张辽借着暮色,实地勘察打探延津大寨后,便匆匆返回临时营地,反复推演、完善夜袭之计。

    由于延津距原武八十余里,所以曹操尽管心急如焚,今晚也是不可能赶到此地的。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在这个时代,夜间行军风险太大,在官渡战场,袁绍又始终占据绝对上风,所以曹操决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刘备却不同。

    他可以和魏延率骑兵们肆无忌惮地行军赶路,他若是夜间扎营,那才叫脑子有坑!

    因此,到亥时初,就着夜空中已接近满月的皎洁月色,刘备和魏延便赶到了乌巢泽北畔、延津之间的后寨。

    有赵云在,此处守备极为严密。

    二人率残兵败卒甫一接近,后寨内的刁斗,也就是金柝(相当于后世的警铃)声便大作。

    刘备当即大喝:“仲简!子龙!二位勿惊!我乃涿郡刘玄德也!”

    这就是汉末版的“别开枪,自己人”。

    金柝声骤然止息,随即寨门大开,一身铁甲、头戴兜鍪的赵云持枪策马而出。

    后寨临敌时反应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讨论群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孙策笃定袁绍必胜,而赵旻最担忧的,都是这一点。

    赵旻由于惯性思维,漏算了刘备,或者更准确来说,是漏算了刘备和赵云的这对组合。

    淳于琼或许会大意,但刘备和赵云这对组合绝无可能大意!

    遑论如今,后寨中还多了一员猛将魏延。

    历史上,由于袁绍未能占据延津、原武一线,所以其人将囤积粮草辎重的后寨,设于中军本寨之后的乌巢泽南畔,乌巢是袁军运粮必经之路。

    而此刻,由于延津、白马这两大黄河渡口皆被袁绍重兵驻守,而且原武城又握于袁绍之手,所以,虽然曹操粮道屡被袁绍抄截,袁绍的粮道却稳如老狗。

    诚如荀彧所言,赵旻在官渡未全面开战之前,便已为袁绍谋划出不可胜之大好形势。

    孙子曾说过:古之善战者,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袁绍如果当时一切都听赵旻的…本书大概早已完结。

    大胜曹操后,天下还有谁能阻挡袁绍?

    首发:塔.读~小<说

    曹操此番与袁绍决战,不也是通过抢占西路,对袁绍实施抄截、围剿之策嘛!

    但如今袁绍的后寨多出刘备和赵云,便让赵旻大为头疼。

    言归正传。

    赵云接刘备和魏延入寨后,复又下令守夜兵卒做好戒备。

    赵云带二人进入淳于琼的中军帐后,淳于琼、赵云、刘备和魏延便开始了秘议。

    不出意外…淳于琼又坐不住了。

    刘备和魏延长嘘短叹。

    惟有赵云冷静如昔。

    “玄德公,如此看来,延津危矣!此乃于禁、乐进之故计!若云所料不差,夜袭延津者,必徐公明、张文远也!”

    虽已时隔多月,但淳于琼忍不住再次踱起步子。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子龙,我等当速将此事禀报明公!”

    赵云、刘备同时出声:“万万不可!”

    淳于琼大惊:“为何?”

    刘备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了三个字:“田元皓!”

    淳于琼顿时惊到失足跌倒。

    除魏延一头雾水之外,三人不约而同地嗟叹一声。

    嗟叹之后,赵云苦笑:“仲简兄,我等惟有死守后寨而已!今夜便须准备就绪!”

    淳于琼苦笑颔首:“玄德,子龙,文长,既如此,便有劳三位!”

    三人同时起身,躬身抱拳后,匆匆出帐。

    淳于琼紧紧蹙起眉头,仰头望天,眼中闪过泪花。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是夜,官渡战场内将注定无人安眠。

    寅时正,黎明之前最黑暗之时,也是人睡得最熟之时。

    徐晃、张辽的临时营地内,五千兵卒却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张辽点齐一曲五百余精兵,高声道:“诸位猛士,我等此番夜袭,或将不复归矣!何人生惧,可即刻离队随徐将军作战,辽绝不为难!”

    兵卒们齐声道:“仆等愿随张将军死战!无怨无悔!”

    面对这五百余名视死如归的壮士,张辽胸中豪气陡生。

    “诸位尽管放心,但教我张文远一息尚存,必保诸位安然凯旋!”

    五百余壮士齐声高呼:“仆等绝不负将军厚望!”

    就着火把微光,张辽深深凝视着这五百余壮士坚定的目光,咬紧牙关,用力以枪纂顿地,霍然转身,翻身上马,高呼一声。

    “誓破延津寨!”

    扣扣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其人身后,五百余壮士整齐的呼喝声,回荡于这片被暗夜笼罩的寂静旷野。

    “誓破延津寨!”

    张辽大喝:“壮士们,随我冲!”

    在这一刻,张辽突然想起自己已故的昔日袍泽高顺,以及其人的陷阵营。

    他含住树枝,牙关紧咬,心中生出几分决绝:

    此战,便让天下人知道,我张文远绝非反覆小人!

    他率五百余壮士,衔枚摘铃一马当先而去。

    同样衔枚摘铃的徐晃,则率军紧随其后。

    张辽一彪军马行至寂静无声、惟余几点火光的延津寨前。

    张辽“呸”地一声吐出口中树枝,口中大喝道:“抛钩索,拽寨门!”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上一章给了乐进特写,详细介绍了于禁的情况,这一章咱们来聊聊张辽。

    张辽在此时,确实有“反覆小人”之评。

    咱们简短截说一下张辽自董卓老贼年代至今的经历。

    张辽出身并州豪族。其先世是西汉武帝时的聂壹。

    虽然张辽本传,称其先祖因“避怨”而改姓;但实际就族望来看,聂氏(张氏)的籍贯并未更改,始终在并州雁门郡马邑县。

    (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魏书张辽传》

    换言之,在“马邑之围”失败后,雁门聂氏并未遭到严重打击,宗族依然可以安居本地。“改姓氏”恐怕仅仅是为了撇干净与聂壹的联系而已。

    注:聂壹是马邑之围(伏击匈奴)的发起人,随着军事行动的失败,聂壹也不知所终。

    作为聂壹后代的张辽,又“少为郡吏”。按东汉郡县吏员被地方豪强把持的传统,张辽无疑是雁门马邑的大族。

    (辽)少为郡吏。--《魏书张辽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丁原刺并州时,张辽被召为从事。由“郡吏”迁为“州从事”,可知其家世显赫。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魏书张辽传》

    须知,州从事是刺史身边的高级佐吏,可以参与州一级的核心决策。

    注:冀州牧韩馥、徐州牧陶谦均有征召“州从事”商讨机要的记载。见《后汉书袁绍传》、《魏书八陶谦传》、《蜀书八糜竺传》。文多不载。

    因此,虽然张辽以武勇闻名,却与吕布、张杨等纯粹凭“骁勇给事”的寒门武人不同。

    张辽是豪族出身的武人,从地位考量,与赵云相似。这便可解释清,为何开篇之时张辽会对赵旻放水。

    因为二者出身情况太像了。

    其后,张辽便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之间的势力变换。

    这里不再赘述,因为连张辽本人都做不了主。

    而当时情势混乱,张辽最后惟有投靠同为并州人的吕布。

    密码伍陸彡74彡陸7伍

    张辽参与了诛董卓,他当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建安四年(199)曹刘联军讨伐吕布时,张辽未曾参与抵抗。

    因为张辽本传记载,吕布败死下邳之后,张辽“将其众降”。实际就是“以兵属”的另一种写法。

    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魏书张辽传》

    在汉末三国,没有所谓的“官兵”,都是各将自己征兵招募部曲,也就是私兵。

    屯田的两大主要目的,就是养兵和安置流民。后者为前者服务。

    曹老板调拨给诸将的兵,都是他本人的本军。

    吕布被杀前,曹操的“披荆棘吏”(创业功臣)王必进言,称“吕布尚有偏将在外,因此不能赦免吕布”。

    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强虏)。其众近在外,不可宽也。”--《献帝春秋》

    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如果杀掉吕布,那游离在外的将领们,自然会归降”。

    扣扣563743675

    王必口中的将领,恐怕主要就是指张辽。

    所以,难怪张辽会落下“反覆小人”之恶名。

    在投靠曹操之后,至逍遥津之战,十余年时间中张辽历经十余场恶战。

    其中无论是“黎阳之战”、“柳城之战”还是“天柱山之战”,基本都是有死无生、有去无回的恶仗。

    最终,张辽在一次次恶战中经历洗礼后,蜕变为智勇双全、舍生忘死的名将,名列武成王庙,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