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一章 去邺城(九)
    计议已定,各自回营休息。因为我的伤,所以接下来走的比较慢,足足走了两天才把最后的几十里路走完,邺城赫然在望。

    一眼望去,一座城池耸立在眼前,给人一种很震撼的感觉。邺城是位于现在的安阳市,属于河北省,它是安阳跟邯郸中间的一个地方,距离安阳18公里,距离邯郸40公里。

    叶城还是古代的著名的一个都城,是春秋齐桓公时所建,后来被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是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由于邺城在军事上有攻守兼备而控制全局的作用,在水路也是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发展经济也很有优越性,袁绍将它作为遥控河北四周的四周的中心。

    后来,曹操攻下之后,也把它作为武装割据政权的都城来经营,不仅使其成为政治中心,而且他的宗庙和陵墓也在这里。

    而在这个时候,东汉末年,他是魏郡的治所,这座城市人口昌盛,经济繁荣,是河北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北邻漳河,南有淇水,中有洹水,除此之外,在西边和北边的位置,还有太行山,作为它的天然屏障。所以邺城是著名的易守难攻。袁绍得冀州是因为韩馥内部有人出卖,直接把邺城给卖了。

    曹操攻邺城就更惨了,曹操进攻邺城还是在袁绍去世以后。袁绍的势力分裂,青州被长子袁潭占领,然后其他的冀州并州幽州被三子袁尚继承。

    然后袁尚跟袁潭两个兄弟就打起内战来了,曹操在此时率军进攻邺城,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

    当时邺城就是审荣的叔叔,审配来防守。为了攻破邺城,曹操可是煞费苦心,先是筑土山,挖地道,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又做围爎,挖开漳水灌城,花了两个多月,还是没能攻下,最后还是这次我们的主角审荣同志开城投降,曹操才攻破了邺城。

    如果当时不是审荣同志开城门了,曹操,我估计打邺城可能得打半年。

    好在这次我们不需要攻进去,现在袁绍和曹操的战争处于中间阶段,曹操虽然在官渡战场上占据了一定优势,利用许攸的计策烧了袁绍的粮草,收下了不少的降兵降将,但这实际上又给曹操增加甜蜜的负担。兵将是多了,但是曹操本来就粮草欠缺,现在又多了这么多人,粮草就更缺了。虽然在战场上也收获了一些粮草,但大部分都被烧了啊!所以现在曹操也很难,有心想扩大战果,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吃的怎么打仗。<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而袁绍因为正面战场失利,现在只能在后面舔舐伤口,兵力也在收缩,毕竟还没有彻底的失败。

    实际上,曹操除了在战场上得的优势优势之外,袁绍的地盘曹操实际上并没有占抢占多少地方。河北这边大部分还都是袁绍的地盘。

    只不过现在入城和出城盘查的比较严格一些,一般人如果带武器进出会被特别对待。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我就安排范疆张达带领20人把我们所有人的武器全部带走,另外他们还得带走小虎和小火箭,这两个家伙要是进城了就不得了了,全部从城外走不进城,把这些东西沿外城绕一周到城北。再沿太行山方向,找一个小山先驻扎起来,并且随时派人隐藏在城门附近,做好我们随时过去,随时撤走的准备。

    而我和赵云和简雍,我们则伪装成李源和他的那些随从们,再加上有审荣给的一些手续,所以我们进城是不难的,只要没被他们搜到兵器,就不会有问题。

    进入邺城之后,我们并没有直接去四方楼,而是沿着邺城的主干道在走,正对城门是一条非常宽敞的主干道,往里每一条路和主干道都是横平竖直,排列非常整齐。越走就越能感觉到邺城布局的严谨,基本上全程强调中轴安排,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和后世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格局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市面上虽然受战争的影响,但是依然可以感到城市的繁华,街面上还是人来人往,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衣着华丽的人进出酒楼青楼,向别人彰显着自己的高贵,富有。在一些巷子里的路两旁也有很多小商小贩在吆喝着,各自忙着自己的营生。

    我们在城里大致转了一阵之后,就已经快到中午了。

    我们在一条背街的巷子里找了一间不显眼的饭馆,就在里面把午饭给解决了。

    吃完午饭之后,我们就开始往东城方向走,去寻找四方楼的位置。

    有简雍这个熟悉路的的人带着,等到下午大概三点多钟的时候,我们终于找到了四方楼的位置。

    这是一个三层的小楼,每一层的面积大概在100平方左右,看样子应该没有住宿区,全部用于都是用于客人吃饭的地方。一楼应该是大堂,二楼和三楼都是雅间,我们在四周转了一圈,熟悉大致的地形之后,就离开了。

    我们不打算在这附近住,而是打算在离这里不太远的位置,找一个小院子,全部包下来。毕竟我们人太多,一下子住在一个地方,每天进进出出的太扎眼。

    还好,简雍以前在这个地方待过,他带我们找到了牙侩。牙侩就是牙行,牙行就是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有时也指牙商的同业组织。汉代市场上的中间商人称侩,汉至隋唐,中间商人获得政府给予的垄断权,由此得“牙侩”之名。宋以后称为牙行,后来也叫“牙人”,“牙纪”,“牙子”,“牙商”,“牙郎”,“互郎”,“侩”,经营牙行需经政府批准,并缴纳税课。牙行在交易中起着“评物价”,“通商贾”,代政府统制市场,管理商业的作用,故也称官牙。

    这就是古代的中介市场,只是这个中介是官方的,不仅制定规则,参与交易,还进行管理,权力不是一般的大,比现在的那个什么管的还厉害。

    但是官方的毕竟厉害,到了牙行之后,只用了一会的时间,我们就找到了一个院子,据牙人说这是一个官员的宅子,因为战乱,管员把宅子卖掉之后就离开了。而现在因为袁绍战场失利,在这个时候还敢买宅子的人也不多了,所以他们只好往外租。院子不小,我们这几十人应该是够了,虽然房间不够,但是几个人挤一个房间也可以了,毕竟在外面也讲究不了那么多。房子满意,同牙行签好契约,交了钱,拿好钥匙就住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