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2章 阿巴亥22
    努尔哈赤:“怎么没有看到两个小家伙?”

    南浔:“正在睡午觉呢。”

    努尔哈赤:“我带来了一些东西,给你的还有两个小家伙的。”

    努尔哈赤有些炫耀的说着。

    身后的侍从一字排开,站在南浔的面前。

    努尔哈赤在自己身侧拿着一对平安锁。

    “不是我特意命人给两个小家伙做的。”

    “也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两个平平安安,平安顺遂。”

    南浔难得的露出笑意:“这也是妾身所希望的。”

    努尔哈赤心里面其实也是有私心。

    南浔如今是大福晋。

    这两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嫡子。

    之后有可能会有夺嫡之心。

    现在也是间接的在告诉南浔,两个孩子平平安安的,就不要有其他的心思了。

    南浔当然听得懂。

    夺嫡什么的,就让其他人去做吧。

    更何况还有孩子的阿玛挡在前面,怎么样也轮不到自己的孩子。

    努尔哈赤见此笑着说道:“福晋然是识大体的。”

    南浔暗自的翻了一个白眼。

    努尔哈赤接着又开始炫耀起自己赏赐的东西。

    以为南浔会十分欢喜。

    她却表现的淡淡的

    努尔哈赤:难道这些都不喜欢?

    努尔哈赤:“怎么?你不喜欢吗?喜欢什么告诉我,我让人给你送来。”

    南浔:“没有,妾身很喜欢。”

    努尔哈赤:又说谎。

    “告诉我,你喜欢什么?”

    “妾身是女子,自然喜欢女子的东西,可是您送的这些......”

    南浔欲言又止。

    努尔哈赤赏赐的都是一些男子才喜欢的东西。

    努尔哈赤:“......”

    “是我考虑不周了。”

    当天晚上努尔哈赤自然也是留在了南浔的房中。

    毕竟现在他还有自己的作用。

    一个月之后,南浔被诊出怀有身孕。

    努尔哈赤又是赏赐了很多东西,这一次却没有赏错。

    珠宝首饰,绫罗绸缎。

    代善却沉浸在自己又要当阿玛的喜悦之中。

    努尔哈赤征战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

    身穿铠甲,凯旋之时。

    南浔成功的诞下一个小阿哥。

    努尔哈赤大喜。

    这个小阿哥身上带着祥瑞之兆。

    为其取名为多尔衮。

    次年,南浔再一次生下一子取名为多铎。

    皇太极如历史上一般,取了哲哲。

    他就算是心中心悦南浔,也断然没有代善的勇气。

    为饱受世俗的眼光。

    心甘情愿的只守着一人。

    ..........

    如今,迎来了关键的一战。

    努尔哈赤准备向辽东攻打。

    第一站便是抚顺。

    褚英和代善两个人作为先锋,率先和敌人的主力交手。

    皇太极以及莽古尔泰两人从后方包抄。

    努尔哈赤的目标是盛京,而这一次也必须要拿下。

    经过三天三夜的进攻,努尔哈赤终于将八旗的旗帜插在了墙头上。

    从此以后,定都盛京。

    并且盛京之内修建了皇宫。

    花了三月时间建成。

    努尔哈赤命代善和皇太极两个人将南浔等一众福晋妾室护送到盛京。

    一路颠簸并不好走。

    大多都是山路。

    而且这时候交通不便,行进的速度并没有带兵打仗的速度快。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到达盛京。

    南浔倒没有什么本身就有内力,更何况还有空间在。

    而其他人,这一趟折磨的小脸蜡黄。

    努尔哈赤和南浔的住所在清宁宫。

    之前两人的住所手是分开的,而到了盛京之后两人的住所便在一起。

    其中没有努尔哈赤的授意,南浔是不相信的。

    与此同时,成年的阿哥们也都搬出了皇宫。

    南浔和代善两个人如果想要幽会也变得格外困难。

    不过,这却难不倒南浔。

    ..........

    时光飞逝。

    十年后...

    努尔哈赤已经成为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

    几经征战,让他的脸上布满了沧桑。

    整个人也格外的苍老。

    而如今草原已经彻底平定。

    叶赫娜拉也被剿灭。

    接下来的威胁便是更远的蒙古一族。

    褚英在朝堂之上太子的呼声更高。

    只是,褚英如今行事更加狂妄。

    朝堂之上,很多人都怨声哀悼。

    努尔哈赤对这些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对于褚英的将才还是十分欣赏的。

    这天,褚英下了朝,从书房出来。

    穿过前厅,正好遇见了出来的南浔。

    “大妃,真是许久未见了。”

    褚英眼神没有半分闪躲,极具有攻略性。

    全然不避嫌。

    似乎将南浔当成了自己的所有物。

    南浔心中一阵烦,面色一沉:“贝勒爷,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