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1章 各方
    君臣几十年,江尚书还是非常了解皇帝的。

    听到对方这样一说,就知道定然是江巧那边行动了。

    江尚书不动声色,接过信纸一看,果然和他想得差不多。

    信是晏清会送来的,但信上说的事情,却是和江巧相关的。

    在江尚书看信的时候,阎渊心中急得不行,想说什么又不好说,只能不动声色往江尚书身边靠。

    皇帝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只是现在情况紧急,他并没有心情八卦,不过多看阎渊两眼。

    倒是江尚书,看完信纸一抬头,就见阎渊直勾勾盯着自己。

    江尚书一愣,顺着阎渊视线,落在自己手上的信纸上,看了皇帝一眼,顺势将信纸递过去。

    “五娘同河南王安排的暗卫,已经见到太长公主,同晏清会那边也联系上了。”

    “说是那边不用管,只用想办法,盯住河西王兵权那边就行。”

    江尚书把信纸给了阎渊,口中向河南王开口,大概说了下信中内容。

    河南王听到这话,面上就松了口气,带了些轻松之色看向上首皇帝道:

    “若是有晏清会协助,咱们可就轻松多了。”

    皇帝也自然点头,随即若有所思笑看向江尚书道:

    “果然还得是朕的江爱卿,家风甚得朕心。”

    皇帝夸完这句话,不等江尚书细品其中深意,便难得肃了神色,看向河南王道:

    “阿弟辛苦,按咱们先说好的来吧。”

    刚刚得知,自己一离开,江巧就被掳的消息时,河南王恨不得一头碰死。

    对叛徒的恨意,比不上对江巧的担忧。

    但此时的情形,他又根本无法离开,只能坐立难安的同皇帝商量对策。

    如今对策商量差不多,江巧那边也迎来反转,不由心下轻松。

    得了皇帝命令之后,放下心中大石的河南王,当即带上对河西王的愤怒,转身快步离开。

    当然,那个叛徒他自然也不会放过。

    “行了,就那么两行字,有什么好看的?”

    皇帝转头想和阎渊说话,却见他还拿着那信纸不放,当即开口揶揄。

    顺带给王公公使眼色,让将阎渊手上的信纸拿走烧掉。

    “你就哪儿也不用去,继续跟在袁家小将身边就是。”

    说着意有所指看了阎渊一眼,然后让王公公将袁守谦二人叫来。

    “臣领旨。”

    阎渊明白皇帝的意思,这是让自己保护袁守谦安危。

    听到皇帝叫袁守谦二人,阎渊就猜测,皇帝估摸着要借着这次河西王谋反,再给袁守谦立功的机会。

    河西王被摁下去那一天,就是袁守谦,以皇子身份亮相的那一天。

    袁守谦和袁守清二人,显然也是会过意的。

    袁守清还好,袁家最好的结果,就是守在南境不动。

    这次宫变唯一的好处,就是希望这点功劳,可以表表忠心,可以让袁守谦多念念袁家的好。

    因为好处实在不算大,因此袁守清面上神色,倒是真心实意的淡定。

    袁守谦面上也淡定,只是那双格外振奋有神的双眼,轻易便能看出,他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

    这样的精神状态正是皇帝看好的,因此在二人大踏步进殿的时候,皇帝便露出满意笑容。

    “谦儿上前。”

    待二人站定,皇帝对袁守清点点头,然后便冲袁守谦招手,示意他上前。

    袁守谦到了近前,皇帝也没别的话,只扔给他两块牌子,然后一脸寄予厚望道:

    “这座皇城,以及朕的安危,可就交给你了。”

    看着手上的牌子,袁守谦一愣,随即神色激动地跪倒,大声道:

    “臣,定不负圣望!”

    “好孩子,起来吧!别光想着任务,你的安危也很重要,就让渊儿继续跟着你。”

    袁守谦自然不会拒绝,顺着皇帝的搀扶起身,然后扭头冲旁边的阎渊点头。

    阎渊便也自然地点头一礼。

    “行了,你们也下去准备吧。”

    待领了任务的三人退下,整个殿中,便只剩了江尚书同皇帝二人。

    王公公不算的话。

    想来是布局差不多,皇帝面上的神色轻松不少,也没着急同自己老臣说话。166小说

    先让王公公给江尚书搬了椅子,然后自己慢悠悠踱步回主座。

    舒舒服服坐下,又喝茶润了润嗓子,皇帝才抬头看向江尚书道:

    “如今这局面,算是确定,让晏清接你的班了?”

    江尚书点点头,让茶水在喉咙停留一会儿,缓缓咽下去才开口:

    “她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看在她阿娘的份上,晏清会那边,总会善待她两分。”

    皇帝没有说话,盯着江尚书看了半晌,似是在分辨他话中真实性。

    见对方始终没什么变化,皇帝才点点头,用商量的语气道:

    “那你这位子,就给晏清留着吧?”

    皇帝话音未落,江尚书就迅速摇头道:

    “这就不必了。”

    “给她阿耶的位置坐坐,能方便您召见议事就行,尚书……她一个女子,盯着的人太多不方便。”

    听江尚书这中肯的分析,皇帝面上就露了笑意。

    随即语调轻松地调侃道:

    “是朕的不是,江爱卿正当壮年,这位置显然是给不到晏清身上。”

    “既然不方便官职太高,就给她地位高一点,多赏点她别的东西吧。”

    至于赏什么,皇帝暂时没说,转而说起江家其他人。

    “你家岚廷小子不错,明年春闱过后,朕便点他进翰林吧。”

    江尚书一愣,不意皇帝突然提起江岚廷,赶紧站起躬身道:

    “圣人隆恩,岚廷自己是想进翰林,但圣人不必顾忌微臣老脸,一切以圣人大盛为重。”

    皇帝“哼”笑一声,拿眼角斜看着江尚书道:

    “谦虚什么?你也就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得力,朕总要照拂一些的。”

    “若是你家三郎还在,你看朕操这心不?”

    提到江鹤天,皇帝的声音中不自觉带了怅然惋惜,江尚书眉眼也耷拉下去。

    老臣心伤,皇帝也不忍多看,忙岔开话题,说起眼下正事。

    “事情过去多年,爱卿也别太伤心,六郎也是很不错的。”

    “文有岚廷,武有六郎,再加上晏清,江家兴旺是迟早的事。”

    江尚书自然收起情绪,又一阵谢恩,还不忘强调一番:

    “五娘接了我的班,便不能单算江家的人,她属于大盛。”

    皇帝听了,感慨地看江尚书一眼,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沉默半晌突然开口道:

    “江家准备一下吧,待此次事了,朕便给他们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