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0章 天亮了
    罗布绰尔用后世的话说属于东六区。

    冬天的时候,黑夜从六点半开始,九点半结束。长达十五个小时。

    对于明军将士来说,这是漫长的一个黑夜!也是胜利的一个黑夜!

    自子夜开始,他们已经切换到了追歼残敌模式。

    戚继光甚至下了命令:师不要找团,团不要找营,营不要找连。以连排为单位,哪儿有敌人往哪儿打!

    经过土鲁番、罗布绰尔两场大战,李大脑袋的燧发枪团,只剩下了区区二十人。

    朱在铤也从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军鼓手,成长为了一个杀过人、见过血的真正战士。

    李大脑袋腰里别着三颗缴获来的手榴弹,手里提溜着一支燧发枪,领着朱在铤等士兵,到处寻找敌军。

    朱科夫之前善待明军的战俘。此事戚继光是知道的。故而他严令部队优待俘虏。

    打仗,我们比沙俄人、哈萨克人强;比仁义,我们也要比他们强。

    李大脑袋这二十多人,已经抓了近二百俘虏。

    朱在铤从小接受亲王世子的高等教育,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他对俘虏们说:“你们滴,乖乖滴。大家都赫拉稍!你们滴,不乖滴,就不赫拉稍啦!死啦死啦滴。”

    一个参加过东南抗倭的中校骑马经过,他对朱在铤说:“不对啊。你说的是俄语?我怎么听着一股倭寇味儿呢?”

    朱在铤挠了挠头:“都差不多。”

    李大脑袋对中校说:“兄弟,你的部队还有多少?借我一个排呗!我没人手看俘虏啦。”

    中校摇头:“我自己都找不到我的部队了!”

    三娘子那边。

    未来的猛将兄,十四岁的刘綎骑在马上,手里端着沉重的五眼铳,紧紧跟在三娘子身边。

    三娘子回头看了他一眼:“不是让你去后方了嘛?万一吃颗流弹,还怎么跟着老子逛皇宫?”

    刘綎道:“干娘,我要保护你啊!”

    没错,三娘子已经收刘綎当了义子。

    三娘子没有孩子,这些时日,三十六岁的她已经把十四岁的刘綎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看待。

    刘綎赚大了!一场仗下来,他没在戈壁滩上渴死不说。还白捡了一个大明皇贵妃、女顺义王、女草原至高天可汗、陆军中将当干娘。

    说几句后话啊。后来三娘子给刘綎取了一个蒙古名字。又过了四十年,刘綎继承了顺义王和草原至高天可汗两个爵位。这不是坑,顺嘴一说,不填。

    三娘子笑骂道:“我用得着你保护?你去楼兰古城,告诉戚帅我平安着呢!别让他担心。这是命令!”

    刘綎只好打马奔向后方。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

    戚继光的长子戚祚国,跟次子戚安国在广阔的战场上相遇了。

    见到弟弟,戚祚国惊喜不已:“你小子命真大,还没死呢?”

    戚安国笑道:“大哥这是说啥呢。你死了我都不敢死。咱娘最宠的是我!她老人家说了,等她死了让我这个二儿子给她摔盆儿。”

    戚祚国骂道:“可真让你孝死了!你手下的燧发枪团情况如何?”

    戚安国指了指身后的五十多号人:“喘气的就这些了。”

    戚祚国收敛笑容:“唉,我的师也只剩下了两个团。这场仗太特么难打了。”

    戚安国一拱手:“大哥,闲话打完仗再说。我先接着追击残敌了。”

    戚祚国给弟弟敬了个军礼:“忠诚!”

    戚安国回礼:“忠诚!”

    说句题外话,戚继光真是个为国奉献一生的名将,赤胆忠心。从他五个儿子的名字(小儿子年幼尚未从军)就能看出来。

    祚国、安国、报国、昌国、兴国。每个儿子的名字,都与“国”密不可分。

    楼兰古城指挥所内。

    戚继光和俞大猷万分平静的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战争的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他们终于能稍稍休息一会儿。

    戚继光忽然睁开眼睛:“老俞。这场仗开打前,咱们太轻视俄哈联军了。”

    俞大猷道:“是啊。本以为他们是个鸡蛋,没想到是块硬石头。”

    戚继光一声叹息:“这场仗赢了,也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惨胜如败啊。”

    俞大猷却道:“我们毕竟收复了西域。付出再多伤亡也是值得的。”

    天,终于亮了!

    持续整整十六天的罗布绰尔大会战结束。这也标志着西域之战的终结。

    此次西域之战,明军共投入二十三万陆军。伤亡十五万五千。

    另外戚继光临时将三万皇家镖局小哥编成了三个轻步兵师参战,伤亡两万一千人。

    明军伤亡总计十七万六千人。

    俄哈联军,共计三十五万人。其中一万人是在与叶尔羌、土鲁番军队作战时阵亡的。

    另外三十四万人,除少数骑兵逃离战场外,全部被明军全歼。沙俄中将朱科夫、哈萨克大汗纳扎尔逃走。

    双方战损比为一比二。

    一比二的战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要知道,这三十四万人中,只有五万是沙俄人。其余都是经沙俄训练的仆从军。m.166xs.cc

    经此一战,明军对沙俄军队的战斗力有了清醒的认识。

    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叶尔羌、土鲁番归附大明。大明收复西域,西域再次成为了华夏疆土。

    清晨。经历过漫长、残酷、血腥的一天,明军将士们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

    三娘子在跟干儿子刘綎吃早饭。三娘子边嚼着牛肉干,边给干儿子讲着皇宫的富丽堂皇。听得干儿子一愣一愣的。

    朱在铤跟一个文书官要了纸笔,用敌人的尸体当桌子,在给父亲周王写信。开头第一句是:“父王,儿没给朱明皇族丢人。”

    李大脑袋在跟幸存下来的士兵们吹牛比。他眉飞色舞、吐沫星子横飞:“嘿,想当年咱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想跟咱睡觉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二手老娘们多了去啦!”

    买买提,则在将义父——老英雄梁荆羽的遗体安放入棺材。

    昨天白天的激烈攻防战中,梁荆羽作为军镇抚视察部队。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夺走了他的生命。

    西域孤忠,英魂归天。

    他实现了对朱载圳的诺言:全力守护西域,若殉国,死得其所!

    阳光照耀在战场上。这是大明的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土地。每一寸土都值得后人付出一切代价去守护。

    二十四天后。京城。

    朱载圳正在皇极殿上早朝。

    忽然外面有人喊:“羽檄信使进宫啦!”

    朱载圳听到这声喊,心里“咯噔”一下:完了!戚继光、俞大猷他们应该吃了败仗!

    大明传递军报的规矩是这样的:若是打了胜仗,就派红翎信使入京传递红色信封的捷报。

    若吃了败仗,或前方告急,就派羽檄信使入京,传递贴着三根鸡毛的黄信封军报。

    其实,西域是打了胜仗。只不过戚继光觉得,这场仗伤亡太大,惨胜如败。他不好意思派红翎信使,只派了羽檄信使。

    朱载圳焦急的说:“快,宣羽檄信使入殿!”

    皇极殿内的一众文臣武将,脸上个个生出焦虑的神色。

    自皇上东南抗倭以来,十几年了,大明还没吃过败仗呢!难道这回在西域吃了败仗?

    羽檄信使被小太监搀入了宫中。

    他将贴着三根鸡毛的军报双手奉给了朱载圳。

    朱载圳深吸一口气,做了一番心理建设:打败了也不要紧。以大明的国力,可以再组织两次、三次西征。迟早能把西域收回来。

    他撕开信封,仔仔细细的阅读了军报。

    看完军报,他长舒一口气。

    文臣武将的眼光,全都汇聚在他的脸上。

    朱载圳高声道:“俞大猷、戚继光全歼三十四万俄哈联军!西域光复!”

    皇极殿内,先是一片寂静。

    随后,爆发出一阵山呼:“吾皇万岁!大明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