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五十章 父子同了心
    说句实在话,听到这么高的工资,二顺子他爹的心在狂跳!

    这要是一个月能挣到200,自己和儿子加起来可就是400块钱,只要是每年出去三个月,那岂不是能拿回家1000多块钱?

    如果不出去打工,全家每年拿到手的纯收入连400都不到,三个月挣到三年的钱,可能吗?

    可只要是有1%的希望,那也值得试试看啊,只要是有了钱,儿子娶媳妇马上就可以提到日程上!

    这件事情困扰二顺子爹时间已经太长了,虽然刚刚反对儿子出去打工,现在这么做有点打脸,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说白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情不是不能做,不敢做,而是价码没有给到心理预期。

    真要是钱给到了位,除了极其个别的原则性问题,别的都可以有商有量嘛。

    李海洋是早有准备,看了一下手表,说道:“这还不到中午,李佳麟应该还在上课,咱们先去他家看看吧。”

    “等中午的时候,我把电话打到校方,让他们帮着找一下人,老顺叔你可以当面问问李佳麟,这个孩子可不会说假话的吧?”

    关于李佳麟一家的人品,在李家村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谁都知道,人家原来都是城里人,不过遭了难才下放到农村。【1】

    【6】

    【6】

    【小】

    【说】

    李佳麟父子的学问好,人品端正,在整个村子那是绝对是有名气的。

    二顺子他爹有些尴尬地点点头,跟着李海洋便向李佳麟的家里走去。

    等进了院子,一眼看到李佳麟的父亲李满堂拿着本外语书正在打发时间,口里面还念念有词。

    其实这位老人学贯中西,对于这些英文书籍是不用学而时习之的,这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罢了。

    一看到李海洋进门,李满堂赶忙从躺椅上站起身,笑着便迎了过来。

    本来就对李海洋印象不错,再加上前一阵子在机场偶遇,把儿子谈恋爱的事情也说通了,现在觉得格外亲近。

    往后面一看,一个长发年轻人和老顺叔也跟在后面,知道人家来肯定有事。

    “老李,我这次上门是有事要打听啊,你们家佳麟寄钱回来没有?”

    毕竟都是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所以二顺子他爹直接就来了个开门见山。

    李满堂不由得一愣,下意识地回道:“有啊,前几个月暑假的时候,每个月都往家寄钱。”

    “汇款单还在吗?”李海洋问道。

    “在,这是孩子头一回挣钱,我像宝贝一样放在抽屉里呢。”李满堂一脸得意地说道。

    听到这话,李海洋心里算是彻底得稳了:“有件事情要麻烦您,老顺叔想要看看汇款单,考虑下外出打工的事情。”

    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李满堂这个人与人为善,还是回屋把汇款单拿了出来。

    一看就知道,李满堂把这些汇款单当成了宝贝,压得一丝皱纹都没有。

    虽然和二顺子他爹是同村的,可是并没有地上去,而是自己小心翼翼地用手拿着,举到了对方的眼前。

    老顺书仔细一看,不由得吓了一大跳,这汇款单是按照月份寄回来的,每个月居然都有300块!

    李海洋笑着解释道:“李佳麟这孩子非常聪明,在深川特区帮我办了不少大事,所以工资要比一般的职工多一些。”

    “如果要是干建筑工人这个行当,每个月的工资是保证可以在200以上的,而且每天还有伙食补贴。”

    这回算是看到真的了,二顺子的爹眼睛里面全都是羡慕,嘴唇微微颤抖,不知道想说些什么。

    二顺子看到机会来了,大声地说道:“爹,你小时候不就教育我,树挪死人挪活,人得有一技之长。”

    “咱们家如果没有你这十里八乡的干泥瓦匠,那日子不还得更困难?现在海洋大哥给了这个机会,咱可得抓住啊!”

    听到这话,二顺子他爹眼神开始犹豫了起来,一句话不说,掉头就走,弄得大家全都一头雾水。

    李海洋使了个眼色,急忙从后面跟上,等走到没什么人的地方之后,二顺子他爹突然转过身来。

    “海洋啊,你在咱们村子里开饭店,为人怎么样?大家伙儿都是心中有数的,谁都知道你是个实在人。”

    “我可听说了,这个深川特区在最南面,光是坐火车就得几天几夜,这叫开弓没有回头箭啊。”

    “不过真要是像你说的有这个工资,我和我儿子都要去!咱村土地少,实在是用不了这么多劳力啊!”

    二顺子乐得一蹦多高:“爹,你终于开窍了!咱俩去干上三个月,能挣回三年的净收入,傻子才不干呢!”

    “要是按这个赚钱法,咱们的地都可以包给村里,多少收点口粮就行了,这年头有了钱啥事都能干啊!”

    离海洋知道自己算是找对人了,二顺子他爹其实是一个非常敢冒险的人。

    以前家家户户都守着土地吃饭的时候,人家自己就琢磨着学会了泥瓦匠,凭这个赚点儿外快。

    这也就是时代不同,把这种人才局限住了,如果晚生个几十年,那绝对是敢闯敢干的!

    虽然二顺子他爹做出了破釜沉舟的架势,可是李海洋知道,很多细节对方并没有想明白。

    “老顺叔,你也知道咱们跨省之后,这粮票可不能通用,所以需要自带口粮,先坚持一两个月。”

    “这些粮食的价格我都会用补贴的形式返还给大家,在这段时间里,我一定会找到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

    “李家村是这次招工头一个试点,如果能搞成了在别的村子推广,那可就容易多了。老顺叔,你能帮我这个忙吗?”

    “放心吧,你这是带领大家伙致富!”二顺子他爹说道,“我和俺儿今天就忙活起来,把闲置劳力都通知到。”

    “到了晚上咱们打卖场集合,你给大家伙儿做个宣传演讲,我们爷俩在旁边敲边鼓,争取多招点人!”

    李家村的老小两代终于拧成了一股绳,李海洋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

    看起来这工程队终于有了眉目,能不能行就看晚上这个村民大会效果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