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九十二章 老父亲李满堂
    红眼航班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为了魏文杰家里的事情,李海洋已经好几天没正经休息了。

    当出现在琴岛机场的时候,天还是漆黑一片,因为回来实在是太晚了,李海洋谁也没有惊动,免得让朋友也陪着自己熬夜。

    在以后的日子里,机场会逐渐完善,回到市区有多种途径,小轿车也在普通老百姓家庭里普及开来。

    可现在只是个80年代初,回到市区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乘坐所谓的机场大巴。

    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个,是机场大巴的数量太少,根本无法满足运送的需要。

    那时候的大巴车可不像以后那么舒适,其实就是一些类似于长途客车的车型,还挤得要命。

    如果你不拼了命地往上挤,那恐怕就要多等好几个小时。

    所以每当大巴开到候机厅门口的时候,所有人也不排队了,立刻就蜂拥而至。

    要是论起身手来,李海洋那绝对当之无愧是第一梯队,要是撕下脸拼了老命往上挤,根本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占到个座位。

    可李海洋毕竟是个体面人,看到那些拿着大包小包往大巴车上挤的乘客,便向后退了几步,想要等下一班。

    可是万万没想到,李海洋往后一退不要紧,把身后一个老人硬生生地给顶了回去。

    “我说你这位同志,看你长得人高马大的,我这才跟着你往上挤,怎么半截腰还往后退呀!”

    说话的这个老人一脸的沮丧,眼睁睁看着其他乘客一窝蜂地挤上车,这一趟是肯定赶不上去了。

    那个年月机场的基础设施薄弱,大巴车也就是半个小时一班,挤不挤得上去全看自己本事。

    李海洋下意识地回头一看,只见这老人穿着倒是朴素,但是气场上却不像个普通人。

    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觉得好像是似曾相识,这眉宇之间特别熟悉,可就是想不起来。

    毕竟因为自己的关系导致人家上不了车,李海洋有些歉意地说道:“不好意思老人家,下班车你还跟着我,包你有个座。”

    那个老头素质也是相当高,刚才眼瞅着要上车了,突然功亏一篑,这才抱怨几句。

    现在也觉得自己这话说得有点儿过头了,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不怨你,我这是着急回去,想在你身后占个便宜,没想到弄巧成拙了,小伙子,看来你不着急回去呀?”

    “我可告诉你,这个车一趟最少半小时,有时候时间还要长,有的人从半夜等到天亮才回到市区呢。”

    一听这个老人对机场的情况如此了解,李海洋不由得心中一动。

    问道:“这机场的情况您怎么这么了解?是这儿的工作人员吗?那应该有班车接送吧?”

    老人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没办法呀,我确实是在这工作,可并不是正式的员工,是没资格坐班车的。”

    “咱们琴岛开了国际航班,这可是一件大事情,就是缺乏外语人才呀,国内院校的学生听力不够,所以我这才来赚点外快。”

    这么一说就明白了,怨不得刚才看这位老者脸上的气质不像是普通人,原来是一个外语方面的老专家。

    只不过气质上虽然儒雅,可是身上穿的这身衣服却不值几个钱,而且不知为什么,脸上好像是有着风吹日晒的痕迹。

    一般来说,满脸书卷气的大多都是教师或者学者,不应该在露天工作才对。

    这个老者给李海洋的印象,就像是一个老教授和老农民的组合,实在是让人生起了好奇之心。

    李海洋这个人信奉一个原则,那就是观察生活是智慧之源,多看多想多问,有时候就能对人生百态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所以在平时李海洋不管走到哪儿,都是喜欢聊天的。

    借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经济层次,这对于一个商圈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反正也挤不上车了,李海洋和老者干脆找了个长椅坐下来,两个人闲聊起来。

    这一聊才知道,互相还颇有点渊源,这个老者居然就是青崂山脚下那个村庄的村民。

    怨不得满脸儒雅之气还有风吹日晒的痕迹,这点一下子可就完全契合上了。

    李海洋好奇地问道:“老伯,刚才说在机场有外事英语的工作机会,小年轻胜任不了,你来就行吗?”

    那个老人笑了:“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我以前从事的就是外语教学工作,算得上是吃本家饭的。”

    “只不过前些年被下放,反也平了,就是户口一直没落实。不过也快了,据说最近正在办,如果顺利的话,说不定还能回城呢。”

    李海洋心里明白,像是这种情况在80年代初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能看得出这位老人家学识渊博,只不过因为前些年社会大环境的原因,这才蜗居在小山村里。

    看到老人还没回城就能利用自己的技能找到工作,李海洋不由得感到十分欣慰。

    “老伯,回去之后肯定就会安排工作,您就又能从事外语教学工作了,再也不用跑到机场干临时翻译,那时候日子就好了。”

    “现在小日子过得也不错。”老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几分,“别看我在个小山村住,可是生活水平不低。”

    “前些年村里就搞各种副业,比别的村子那时强多了,这两年村委会连货车都买了,还和别人合营了个大饭店。”

    一听这些情况,李海洋不由得慨叹这世界太小了,这说的明明就是青崂山下的李家村啊!这个饭店就是自己开的啊!166小说

    在村子里那么久,却一直没和老人碰过面,却在机场偶遇,实在是造化弄人。

    “我那个儿子也是有贵人相助,幸亏开饭店的那个老板惜才,高考的时候每个月给生活费营养费,还帮着我寻医问药。”

    “当时那段日子太难了,要是没有人家这个老板,就凭我当时那个病给家里造成的拖累,我们家的佳麟是绝对考不上京北大学的。”

    听到这句话,李海洋吓了一跳,动了半天,坐在自己面前的不是外人,竟然是李佳麟的老父亲!

    当时虽然资助了李佳麟的生活费,也帮着他们家的病号寻医问药。

    可为了不张扬,李海洋并没有进家门一步,担心别人说自己是用钱买名声。

    原来李佳麟父亲长这个样子,看着身体明显已经大好了。

    突然,李海洋想起了一件事,不由得心中开始忐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