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2章 挖不到古墓?你就是不懂得墓葬的基本原理!
    几轮处理结束。

    一波波直升机又如潮水般散去。

    留下的都是对其他文物感兴趣的买家。

    这时。

    一直安静等在一边的张鹏适时地走了过来。

    贴心地低声给出建议:“程先生,根据现场的情况,金丝楠木箱和蚁鼻钱的买方人数和财力都可以支撑起现场拍卖。”

    “其他的物品,我建议由专业拍卖会上拍。”

    程泽思索了下便点了点头。

    至于拍卖主持自然由张鹏代劳,轮不到程泽操心。

    张鹏:“鎏金蚁鼻钱,刻有罕见‘廉’字阴文,楚国屈原大夫亲用,战国珍稀孤品。”

    “目前各大拍卖行尚没有相关拍卖纪录。”

    “所以采用无底价竞拍。”

    “现在,请各位开始报价。”

    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很快就把握住现场的节奏,组织起一场小型拍卖会。

    现在难题给到了买方。

    幸好大家也都是有备而来。

    屈原大夫亲用的没有拍卖记录,但是普通蚁鼻钱是有记录可查的。

    存世量不足一百枚,每一枚的价格在四万上下。

    鎏金;

    非流通币,专供祭祀使用的礼制花钱;

    尚未破解的罕见阴文;

    屈大夫亲用......

    BUFF一层层叠满,光环一个比一个晃眼。

    买家们互相打量了下,忖度对方的心理价位。

    “八十万!”

    第一个报价被喊出,标志着激烈的加价环节正式开始。m.166xs.cc

    “八十五万!”

    “九十万!”

    “一百万!”

    ......

    短短几分钟后,一枚鎏金蚁鼻钱的价格已经攀升到一百五十万。

    “盛世古董是没错,可小小一颗鎏金的青铜小瓜子居然这么值钱,真是没想到。”

    “别忘了这样的鎏金小瓜子,老程一共有三枚,更别说普通的蚁鼻钱那是整整一箱啊!”

    “这点钱对于老程那简直是洒洒水,你们没看老程都悠闲地喝茶晒太阳了吗?”

    “话说老程这一站应该结束休整一下了吧?”

    “我还没看够呢,你管得可真够宽的!”

    “粪车从我家门口路过我都要拿勺尝尝咸淡,老程这么大的事你让我不管?”

    这时鎏金蚁鼻钱的拍卖价已经尘埃落定。

    被一名古钱币收藏家,以每枚两百六十万的价格买走。

    接下来就是普通蚁鼻钱的竞价流程。

    大家的注意力就更不在这场小型拍卖会上了。

    都转而关心起程泽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程泽:“已经到了最南麓,再继续往南就出了神农架的范围,的确在考虑先休整,然后开始下一站。”

    “老程,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这次的衣冠冢打开了你新世界的大门,想要去挖墓是不是?”

    “神农架面积虽广,但人迹罕至,深处更是危险重重,有古墓的概率太低,所以老程打算开溜。”

    “挖古墓?去北邙啊!”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那里墓葬群数量多到‘几无卧牛之地’!”

    “跺跺脚惊动三皇五帝,挖挖土遍地秦砖汉瓦,我开车从附近路过都能看到野地里的封土堆。”

    “数量多也就算了,最牛逼的是无数帝王贵胄都葬在了那里,探明的共六代二十四帝!号称我们龙国的帝王谷!”

    “北邙山头无闲土,老程,冲啊!”

    提到这个话题,大家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了起来。

    正如程泽之前讲过的那样,洛阳位于三大龙脉的中龙脉络上。

    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并且古都洛阳还是河图、洛书的发祥地,形成了代表龙国文明起源的河洛文化。

    洛阳的风水已经好成这样了,而最好的风水眼却并不在主城,而是在位于城北的邙山!

    枕山蹬河!

    负阴抱阳!

    同时还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

    古墓葬数十万,密度之大、数量之多、年代跨越之久,都是世所罕见的。

    “冲什么冲,就你大聪明?封土堆到处可见、随便一挖就是宝贝的地方,轮得到你去冲?”

    “整个山头都是重点文保对象,旅游可以,只能看不能摸,但是可以往外说!”

    程泽喝了口茶放下茶杯,点了点头:“没错,包括神农架在内的近几次进山挖宝,禁止挖掘的都是矿产资源、珍稀动植物,但是北邙山上根本不让带任何挖具。”

    “额......老程挺住!”

    “我一般不笑,除非真的忍不住。”

    “其实不让去也就算了,大墓都探明了,其他的也基本十墓九空。发明洛阳铲的李鸭子就是洛阳的盗墓贼,这个盗墓神器直接将邙山上的盗墓活动推向了猖獗的高峰。”

    “据说这些盗墓贼地理、历史、风水、建筑、文物鉴定啥都会,站那儿手搭凉棚打眼一看就能定穴,挖起墓来比考古专家还厉害。”

    “嘶,这段话越琢磨越像是在影射某个人啊,你说对吧老程?”

    平头哥看了会儿拍卖,这时凑到了程泽的脚边,讨了半瓶百花蜜吃了起来。

    程泽耸了耸肩,纠正道:“古墓之所以好找,大家不要倒果为因。”

    龙国第一本文字记载的风水经书,黄石公的《青囊经》;

    被誉为龙国风水祖师爷的郭璞,写就《葬经》;

    比袁天罡和李淳风更厉害的唐朝风水大师杨筠松,著写了《撼龙经》、《青囊奥语》;

    明末清初堪舆大师蒋大鸿的《水龙经》,水龙相法堪称一绝......

    关于墓葬的规矩,开宗立派的无非就那么凤毛麟角的几人。

    这些大师鼻祖制定了下葬的规矩,后人自然就按照这些规矩去埋去葬。

    话句话说。

    那些厉害的盗墓高手,学会了这些规矩自然也就能找到前人埋下的墓穴。

    比如最简单的,天子陵前种松、诸侯种柏,柳树种于平民墓。

    通过墓旁栽种的树木种类,一眼就能将墓地的规格判断个七七八八。

    “一眼定穴的功夫,其实并不足为奇。”

    “还是那句话,之所以普通人找不到古墓的埋藏点,判断不了古墓规模大小,就是因为不懂得墓葬的基本原理。”

    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