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4章 沧浪之水清兮浊兮万古长流!挖到了越王剑?
    剑。

    始于西周,于春秋时期起广泛应用,盛行于战国。

    到了战国晚期。

    剑不仅用于战场杀敌,还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以及高尚操行的载体。

    彼时吴越争霸,战事频发。

    因此铸剑之风日盛,两地的铸剑工艺最为高超。

    干将、莫邪、湛卢、龙渊、太阿、鱼肠、工布......

    铸成了一批留名千古的名剑。

    由于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玻璃冶炼技术,所以两地的贵族用剑上通常都会装饰上玻璃或者绿松石,以表身价。

    后楚灭了越,自然也就顺便笑纳了越国的宝刀名剑和能工巧匠。

    于是楚地之剑继承了吴越名剑的余续,成为先秦时期铸剑史上的又一个巅峰。

    说着。

    程泽展示着手里的青铜长剑,亮出上面装饰的绿松石:“眼前这柄便是如此。”

    屈原大夫的《九章·涉江》中,有这样一句:“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戴高冠、佩长剑。

    这种楚风服饰演变成了一种特有的制度,体现了楚人对美的追求和认知。166小说

    楚墓中陪葬青铜剑,被视为可与镇墓兽一同保护墓主人。

    具体到屈大夫本人。

    在一年一度纪念屈子的端午节那天。

    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和菖蒲,已然成为民俗符号。

    其中菖蒲青绿色的叶片,外形挺拔又飘逸,神似一柄插入水中的利剑。

    相传正是屈原的佩剑化成,将其挂在门楣上可驱邪避疫。

    程泽将手中宝剑高举,果然和菖蒲的形状相似。

    “屈子投江后,他的佩剑跟着一起沉入汨罗江中。”

    “百姓在江中打捞了七天七夜,捞得佩剑。”

    “名曰‘沧浪剑’,乃是一把不屈之剑,象征着屈子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爱国信念。”

    “而流芳千古的‘沧浪剑’,正是我手里的这一把!”

    直播间里的无数网友们惊呆了。

    守在直播间里的专家教授们惊呆了。

    已经到达山脚,安营扎寨的考古先遣队更是坐不住了。

    梁老在帐篷里急地原地转了好几圈,恨不得现在就进山。

    队里从事古楚地民风民俗研究的胡专家,劝道:“梁老你别心急,明天就能见到了,我们就在山脚这里守着,还能飞了不成?”

    网友们对“沧浪剑”的外观和名字啧啧称奇。

    沧浪,是汉水的别称,当年屈子就是被放逐到此。

    不仅如此,此处也是孔子闻孺子歌的地方。

    沧浪之水,清兮浊兮万古长流。

    程泽利落地将剑身送回剑鞘,重新放回盒子里。

    拎着旋风铲来到下一处。

    深藏在地砖下的藏宝光点分布很有规律。

    和上方的棺材以及四个供桌分别一一对应。

    呈现上下镜像的布置模式。

    下为上影、上为下副。

    二话不说开始撬动地砖。

    挖出来的。

    依旧是一方暗格和尺寸差不多的金丝楠木盒。

    盒盖一打开,又是一柄精美华丽的青铜剑。

    甚至。

    比刚才的那一把看上去更加寒光闪闪。

    哪怕在地下尘封了千年,剑刃和剑锋都反射出锐利的幽光。

    另外装饰也更加豪华。

    在剑身的前端和剑柄的末端都放置着两块玉器。

    “老程,你是不是认错了,怎么感觉这一把才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沧浪剑?”

    “我也有同感,明显这把更加锋利华贵。”

    “就算认错了又如何,老程一下子挖到了两把屈子的随身佩剑,这财运,也是没谁了。”

    程泽没有急着将剑从盒中取出。

    而是先回答了大家的疑问:“这柄剑本就应该比沧浪剑更加锋利。”

    网友们:“此话怎讲?”

    程泽敲了敲在强光源下泛着丝丝金光的木盒纹理:“大家别忘了,沧浪剑的发现过程。”

    “屈子投江,百姓沿着汨罗江打捞了好几天,才将佩剑打捞上岸。”

    “经过数天的江水浸泡腐蚀,不管后续如何保养维护,和从未被江水浸泡的青铜宝剑肯定还是会有差距。”

    网友们这才恍然大悟:“哦对对对,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老程说得对啊,沧浪剑如果一点没有浸泡腐蚀的痕迹反而不正常了。”

    程泽继续补充道:“不仅如此,大家看到的这两块玉器也大有讲究。”

    说着。

    将上下两块玉器从盒中取出。

    抵着剑身前端的那块是菱形结构,而放在剑柄末端的那块则是圆形的。

    细看之下,才发现两块玉器和剑身接触的那一面,都开了黄豆大小的圆孔。

    不过这些圆孔都没有彻底打通。

    程泽指着两块玉器:“菱形的叫剑珌,圆形的叫剑首,这种形制的玉剑饰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享用。”

    “等等,我来捋捋,屈大夫当时的国君是楚怀王,老程你的意思是这把剑是楚怀王的?”

    “牛掰啊,君王佩剑啊!”

    “屈原大夫在一开始很受楚怀王的重用,这柄剑应该就是那是楚怀王赐给屈原大夫的。”

    程泽这时才将剑身从剑鞘中拔出。

    十分有分量感的剑身,带出一阵震撼的嗡鸣。

    “不止于此,大家注意看上面的铭文。”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剑身上的双钩浮雕错金铭文。

    四个字。

    均为鸟虫书。

    这种字体盛行于吴楚越等南方诸国。

    经过前面数次的对照查询。

    网友们早已经驾轻就熟,几秒的时间就已经将上面的四个字认了出来。

    “雾草!越王越王??”

    “我查出来也是这个结果,眼睛都揉红了,确定肯定是这四个字没错。”

    “老程居然发现了一把越王剑!?”

    “不是说是楚怀王赏给屈原大夫的吗?再怎么说,也应该是楚王剑才对吧?”

    “你们这群假粉丝!老程的话儿要记牢,否则容易错过重要的知识点,老程刚才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越国被楚国灭了,他们的名刀名剑都被楚国接手了。”

    “其中最好的越王剑,肯定在当时的国君楚怀王手里,再赏赐给屈原大夫,最后被老程给挖到。”

    程泽表示这个逻辑顺序没毛病:“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就在是在望山楚墓群里发现的。”

    网友们已经坐不住了,纷纷催促:“老程赶快把另一面给翻过来,让我们看看铭文,到底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