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0章 我死诸君思我狂,屈子投江!
    就连一直老僧入定的平头哥,也似乎心有所感。

    懒洋洋地站起身。

    脚步轻盈地走到程泽的身侧后。

    再施施然盘蹲。

    静待琴音。

    半现半藏在薄烟后的绿豆眼似乎也多了几分超然的灵性。

    “刚刚平头哥那几步有优雅猫步的意思了。”

    “又是香炉又是暖烟又是宠物,让我这个猫奴想到了特别喜欢的一句诗,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瞧瞧人家老程抚琴的范儿,端坐在巨大号的香炉墓室内,楚香周身环绕,屈子旧物俯拾,还有狸奴陪伴在侧。”

    “平头哥:你才是狸奴,你全家都是狸奴,我平头哥不发威,真当我是hellokitty了?”

    不论直播间里的讨论有多么热火朝天。

    程泽已经凝神调息,进入了物我两忘、人琴合一的状态。

    修长的手指抚上琴面。

    “铮——”

    一声婉转悠远的泛音,从弦间倾泻而出。

    清冷入仙。

    犹如天籁。

    琴声起。

    直播间里突然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心绪都被这声琴音吸引。

    或捻或挑,忽擘忽勾。

    程泽行云流水的动作间,弹尽了屈大夫的一生。

    琴音似有形。

    拂散了历史的雾霭,

    拭去了鏖战的尘埃。

    从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深处,遥请来一尊伟岸的泽畔行吟者。

    他头戴告朔委貌冠。

    衣作绣、锦为缘。

    奢华精致的楚服上遍布华丽的印染和刺绣。166小说

    这时的屈子受命诏以昭时,深得器重。

    琴声泛音自高音区转向中音区。

    自由跌宕。

    给人以意气风发之感。

    对应着屈子拟宪令、修法度、禁朋党、施“美政”,满怀豪情地发挥非凡高超的理政治国才干。

    在他的励精图治下,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阶段。

    曲调恢弘而高亢。

    欣欣向荣的国家气象烘托而出。

    身着华服的屈大夫似乎也满意而欣慰地看着这一切。

    “铮铮铮铮铮——”

    五声高昂的立声孤秀,一声追赶一声,一声高过一声。

    在空中交趾荟萃,融为一音。

    将屈子在内政外交上的成就推至最高点。

    气魄之盛,冠旷古绝今!

    紧接着。

    下一秒。

    程泽一指清远。

    “咚!”

    音区陡然一个大幅度的音变。

    右手挥拨。

    宏硕之声顿生。

    低音浑然松沉;中音柔绵不绝;高音有金石韵。

    风吹万壑松,旷达而孤高。

    眼前屈大夫的形象也随之一变。

    制芰荷为衣兮。

    集芙蓉为裳。

    佩香草。

    手执毛笔,奋笔疾书。

    作为龙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诗人和文学巨匠的身份而名垂青史的人。

    他著《离骚》,写《九歌》,发《天问》!

    人神恋歌、远古神祇、狂怪之士、日月风云......

    世间万物皆可奔入笔底。

    创赋比兴之手法,造香草之美人。

    程泽的双手如同被施加了魔法。

    一连串绝妙空灵的音符,跟随着屈子挥毫泼墨的动作,在空中跳动。

    有时宛若池中濯清涟而不妖的夏荷;

    有时像极绮丽又多情的山鬼;

    有时又如意念所结的仰天一问!

    大江奔腾,一泻千里!

    一个用整个生命谱写万古至奇之作的屈大夫,仿佛就在眼前。

    就在所有人心醉在其旷古才情中时。

    程泽手腕猛然一顿。

    原本清越澎湃的节奏戛然而止。

    顷指重按。

    音韵透过漆胎、深入琴腹。

    恰似飞鸟入水擒鱼,表面上无浪花飞溅,实则直指人心。

    “珰!”

    幽古苍茫。

    低徊而穷思。

    所有人的心弦都被重重一顿,陡然间生出无限苍凉。

    眼前的屈子也掷笔去冠。

    不再见华服香。

    仅着素衣,散发披肩,形容十分憔悴。

    于泽畔踟蹰良久。

    此时的他屡遭奸佞离间,被疏远流放。

    琴音婉转缠绵,润含朱光。

    浩瀚生烟的江水跃然于眼前。

    而立在船头的渔夫眉清目朗,与颜色枯槁的屈子形成强烈的对比。

    通过手指的猱吟,程泽的双手优游于弦上。

    飘忽幽微,如人交谈低诉。

    “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出现在这里?”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既然举世皆浑浊,随波逐流又如何?”

    “雄鹰又岂能和凡鸟同群!我断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

    “难道您就这样让才华就此埋没吗?何不效仿孔夫子乘桴浮于海,贤臣择主而事。”

    “宁溘死以流亡兮!”

    “您必要怀谨握瑜又是何苦。”

    “我宁可将此身投入江水,葬身于鱼腹之中,也不愿让高洁的品志蒙尘。”

    对话至此而止。

    琴音顿急。

    一声紧似一声,密密而起,反复吟叹。

    似俯首申诉,忽又仰天长号。

    将屈子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听着流泪、闻者伤心。

    接着一阵连续快弹,如雷入地宫。

    屈子再度执笔,以素衣为简,奋笔疾书。

    一指惊雷、一指风云!

    奇崛愤激,壮怀激烈。

    抱着必死的决心,作绝笔《怀沙》!

    在琴声激荡的最高点。

    抱石投江。

    这条春秋时期的江流。

    屈子抱着江石,没入它的这一瞬。

    江边的风有了骨头,江里的水有了骨头,诗歌和民族也都有了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