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5章 魂兮归来,寓意深刻的神灯!给屈大夫解闷的瓜子?
    这波人的风格,和刚才的都市潮人截然不同。

    考古先遣队的平均年龄直奔五十。

    衣着朴素而低调,脸上的沟沟壑壑都洋溢着迫不及待的兴奋。

    而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仍然继续着十万个为什么的模式。

    “老程,那墓道里的那些太阳神鸟灯盏又是怎么回事?”

    “屈原和太阳神鸟有什么关系。”

    “肯定有关系,不然不可能特意布置那么充满神性的灯盏。”

    “楼上的这些发言,看的我脑壳疼,你们怕不是关于屈原大夫只知道粽子和三天假期吧?”

    “屈大夫:你们这些假粉丝!去看看我写的《九歌·东君》吧!”

    《东君》,是咱们龙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关于太阳的礼赞曲。

    东君,即太阳神。

    栖息在千丈之高的扶桑神树上。

    每每出巡之际,驾六龙、乘雷车、冲入九霄。

    豪迈的气势和非凡的气度,恐怕连西方的太阳神阿波罗都会艳羡万分。

    在这篇太阳神的颂歌里。

    没有了缱绻的儿女之情和馥郁的香草香木。

    有的只是崇尚的博爱和炽热的情怀。

    程泽点点头:“这些太阳神鸟造型的墓道灯,的确和这篇《东君》有关,但又远远不止于此。”

    “第一次读《东君》,就被其中恢弘的气象震撼到了,后来读完《九歌》十一篇,篇篇通神!”

    “就我个人而言,喜欢《离骚》的香草美人,更折服于《九歌》的神性!”

    直播间里飘过一片感叹号。

    “看看,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我读屈原,就怕出现‘通篇背诵’这四个字,人家老程都已经上升到理解文中神性的高度。”

    “老程:夏虫不可语冰。”

    “老程啊,你仰望着神作的神性,而我们这些学渣也在仰望着你。”

    “舔狗退散,听老程继续说!”

    程泽继续道:“首先,墓道里的太阳神鸟灯盏,左右各五,暗合端午五月初五之数。”

    “另外。”

    “太阳、端午以及屈大夫之间的关系和隐喻,也是值得一品再品的地方。”

    端午这个节日的形成,最早的时候,和节气夏至有关。

    在这一天。

    阳气至极,而阴气始生。

    太阳生命力达到旺盛顶点的同时,也是盛极必衰的开始。

    在此“阴阳争,生死分”的时间点,为抵御即将来临的严霜寒气,太阳神鸟将贡献自己的生命力。

    所以说。

    端午献祭,也是太阳神鸟护佑人类的生命之祭。

    联系屈原大夫当时身处的楚国。

    同样可以用“阴阳争,生死分”来形容。

    面对“反信谗而齌怒”的楚王、“各兴心而嫉妒”的同僚、见风使舵的宵小,以及被蒙蔽的黎民苍生。

    叹息着“哀民生之多艰”,秉持着“恐修名之不立”的理想。

    郢都被白起攻破的消息传来,最后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行吟泽畔,纵身一跃。

    屈大夫为楚国而死。

    在社稷危亡之际,以死殉国,为楚国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

    在端午这天将自己献上了楚国的祭坛。

    从这个意义上,屈大夫就是一只试图冲破楚国黑暗,日夜不辍追求光明的太阳神鸟。

    说到这里。

    程泽转过身,将光源打向来时的路。

    黑漆漆的墓道墙壁上,正静静站立着十只太阳神鸟。

    程泽总结道:

    “太阳神鸟在端午这天,为生而死,为的就是庇佑的人类能够向死而生。”

    “一岁一枯荣,生命就在阴阳的此消彼长间轮回。”

    “所以太阳神鸟以身献祭,也意味着新生命孕育的开始,在端午这天献出的生命,也必然在风刀霜剑后重生。”大风小说

    “在墓道中,用此造型的引路灯盏,为屈原大夫照明引路,魂有所归、浴火重生。足可见古墓建造者的用心良苦。”

    从墓道灯具的选择,主墓室的设计和祭品的布置。

    处处都体现着对屈原大夫的敬仰和怀念。

    “老程这阅读理解满分!居然能解读出这么多深刻的内涵。”

    “特别是最后一段,听得我眼眶发热。”

    “点睛之笔,直接将主题升华,此处当浮一大白!”

    “这文采,不去考申论可惜了。”

    “刚开始我还觉得墓室和那些奢华的皇陵相比,有点简陋了,现在才明白处处是巧思。”

    “考古队已经来了,是不是要等梁老他们到了再开馆?”

    “这具棺材里到底会装着什么啊,实在是太好奇了。”

    “开棺肯定要等到最后一步,两侧不是还有漆木箱没开吗?”

    “对对对,我都把这两个箱子给忘了,老程,继续!”

    程泽走到棺材左侧处。

    先绕着漆木箱看了一圈。

    木头赫然又是金丝楠!

    纹理通达细腻,在高功率的矿灯和手电光照射下,折射出丝丝金光。

    “我去,又见金丝楠木!”

    “老程你这个老6,在这里都能白得两个大金丝楠木箱。”

    “太正常了,也不看看这里是哪里,神农架南麓!肯定就地取材啊,而且咱屈原大夫的陪葬,必须用这种百虫不侵的木料。”

    程泽点点头:“没错,金丝楠木有楠木的香气,防虫又防霉,埋在地里可千年不腐。皇家书柜都是用它。”

    “这下不用担心箱子里的东西会腐坏或者虫蛀了。”

    在所有人屏住呼吸,满是期待的目光中。

    程泽打开了箱盖。

    “吱呀——”一声。

    开启了尘封了两千余年的时光。

    “咦?瓜子?”

    “我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装在金丝楠木箱子里的,会是瓜子。”

    “难道是屈大夫也喜欢嗑瓜子?果然是刻进咱龙国人dNA的情结。”

    “可这个分明是西瓜子的形状啊。”

    “滚犊子,向日葵是在明代才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们龙国,陪葬品里放些瓜子给屈大夫解闷,西瓜子没毛病!”

    程泽摇摇头。

    被大家极富想象力的脑洞给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