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1章 有些不真实
    一个在市场口,一个在市场尾,不过五十多米的距离。

    张舒兰一进来,就喜欢上了这里,空间不大不小,各个区域功能分布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最喜欢的还是温馨的那间办公室。三面落地玻璃窗,还有一层薄纱窗帘,有需要就拉上。

    张舒兰的母亲一进来就被梅老太太给吸引了,老太太坐在那里正在刺绣。

    “您这边请。”沈亦瑶做出请的手势。

    张苑这才看见,挨着墙,有一排模特,每个模特身上都有一件礼服。

    “这也太漂亮了!”张舒兰发出感叹道,这一趟来的真是值。

    张舒兰想要伸手去触碰,不过手却在距离服饰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便停住了,这么平顺的面料,她都怕自己摸勾丝了。

    “这些,都能试试吗?”张舒兰问道。

    沈亦瑶点头,张苑的身材,跟标准的模特差不了多少,应该都穿得下。

    如今工作室里有五件礼服,都是国风的,这些礼服都是按照标准的模特身材做出来的,沈亦瑶想着做成一个系列后,时机成熟了,可以找模特拍照,向杂志投稿,或者在报纸上买版面宣传“花样年华”的高定礼服。

    “姑姑,你先试试这一件吧。”张舒兰指着其中一款说道。

    沈亦瑶看了一眼,是那件黑色改良版旗袍复古国风修身长袖刺绣连衣裙。

    满满韵味气息的一款旗袍连衣裙,穿上后,整个被老上海气质所包围,腰间中式花纹刺绣,一针一线,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修身的版型,但是腰围又不会太瘦,好穿不会紧,整体微宽松,斜襟搭配手工包扣,更具有复古感,前开衩版型设计,搭配刺绣,端庄大方。经典的旗袍小立领,能更好的修饰颈部线条。长款设计,打造出修身流畅的线条感,视觉上更加显高显瘦。

    张舒兰是做面料研发的,仔细摸了摸,面料是高品乱麻,里布是四面弹,都不是市面上能常见到的。大风小说

    张苑站在那里,就跟从前画报上的人一样。

    沈亦瑶上前,笑着说道:“我帮您弄一下头发。”

    张苑没有拒绝。

    沈亦瑶手指灵活,快速的弄了个中分低盘发,与张苑身上这件旗袍的适配度可以说是百分百。

    张苑对这条裙子特别满意,见尺寸又这么合适,连价格都没问,直接就让包起来。

    因为是一个系列的,张苑将五件都试了一遍,最终她决定,都买回去,其中两件需要改一下长度,还有一件需要改腰身,不过这些都很快,沈亦瑶承诺一个星期交货。

    张苑也爽快,连价格都没有讲,六件礼服,九千块钱,直接去银行提款交付。

    张舒兰知道这个姑姑有钱,却也没想到会这么有钱,九千块,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张苑还跟沈亦瑶约定了要再做几件外套,沈亦瑶应下,这可是大客户,她没有往外推的理由。

    姚雪手里有一件半成品,张舒兰的母亲看中了。

    是一件黑色毛呢大衣长款外套,整体是黑色的,只有两个袖口,和大衣的下摆有着亮色的云纹绣图。刺绣细腻又精致,绑带设计,穿着方便。

    一件大衣,八百块,张舒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原来,都是有钱人,只有自己,穷哈哈。

    张舒兰刚才在店里买了六七件衣服,也不过才花了六百多。

    “兰兰,你有喜欢的吗,姑姑买给你。”张苑心情很好,买到了这么多心仪的衣服,这都要归功于这个侄女。

    机会难得,张舒兰自然不会客气,只是工作室里的衣服已经都被姑姑和母亲给买了,她左看右看,最后目光定在了王珍那里。

    王珍正坐在缝纫机前,哒哒哒的踩着缝纫机,不受旁边环境的影响。

    “就那件吧。”因为是个半成品,张舒兰根本就没看清,但是她相信今天所见,觉得肯定不会错。

    沈亦瑶找来了画稿,介绍道:“杏色粗花呢拼接缎面鱼尾裙。”

    这种鱼尾裙,张舒兰之前没有见过,很是新奇。

    张苑是留过学的,很喜欢研究这些,所以并不是很陌生,只是看向沈亦瑶和温馨的目光变了又变,这小小的平河县,竟然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

    眼前这两个姑娘,未来不可限量。

    留下地址,将人送走后,沈亦瑶只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刚才跟张舒兰的谈话中得知,除了她,还有很多人都持观望的态度,接下来,也许还会有大单。

    只是工作室里这么几个人,单子多了,怕是忙不过来。

    不过能定制手工刺绣礼服的人怕也是少数,张苑是个例外,毕竟是身份和工作需要。

    看来,招工迫在眉睫。

    觉得不真实的除了沈亦瑶,这屋子里的每一个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特别是王珍,她虽然一直在干活,却也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听到数额的时候,她简直是瞠目结舌,要不是人还在这里,她都想给自己一个耳光,看看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沈亦瑶按照之前说好的,给梅老太太和姚雪提成,剩下的钱,她存了起来。

    温馨是设计师,她除了工资,每件衣服也是按照售价提成百分之一。

    服装店的事情,沈亦瑶观察了一下,陈月是个可以培养的,为人处世,进退有度,这阵子的锻炼,基本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尺度掌握的很好。

    沈亦瑶想要培养陈月独当一面,所以事事都有意识的先看她的做法,要是有不足的地方,她再指出来。

    陈月也很珍惜这个机会,事事卖力,严格规范自己,也规范其他员工。

    月考还是如期来了,沈亦瑶和王敏都准备的很充分。

    只有陈娟,有些慌乱,不过都考完之后,她也算是长舒一口气。

    成绩很快就出来了,沈亦瑶依旧名列第一,王敏也排在第六名。陈娟的成绩倒是有些下降,第十八名。

    其实跟别人比,陈娟的成绩已经可以了,可是身边有两个学习成绩好的朋友,陈娟只觉得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