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6章 战友
    沈亦晖想了一下,“江州,还真有一个,不过他比我先退伍的,好就没联系了,不知道还在不在江州了。”

    “哥,你能联系一下吗?”沈亦瑶说道。

    沈亦晖点头,“好。”

    “到底是什么事,你能跟我说吗?”

    沈亦瑶虽然知道这是温馨的私事,但是却关系到她的安危,简单的将事情说了一下。不过关于“陈建涛”她只说是温馨看出了破绽,察觉出不对。

    沈亦晖眉头紧皱,直觉告诉他,这个“陈建涛”不简单,如果妹妹说的都是实情的话,那他的背后,必定有组织。

    而温馨,是他的猎物,这样的猎物,肯定是事前就做好调查,知道对方的薄弱之处,迅速取得对方的信任。

    “你们聊什么呢,这么严肃?”周秀文从洗手间出来,见俩人神色都有些不对。

    “没什么,一个案子。”沈亦晖转头看向周秀文的时候,神情已经缓和了许多。

    沈亦瑶立马朝着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这件事情交给沈亦晖,沈亦瑶也就放心了不少。

    “哥,你尽快,联系上了,告诉我一声。”分别前,沈亦瑶嘱咐道。

    “放心吧。”沈亦晖回道。

    沈亦瑶就怕温馨冲动行事,身边又没个帮手。想到这里,她跑去邮局,打了一通长途电话。

    “好了,我知道了,你年纪轻轻的,这么啰嗦。”温馨笑着说道,“挂了,我这边有点忙。”

    沈亦瑶挂了电话之后,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她知道,温馨最后一句话,应该是“陈建涛”来了。

    一整个下午,沈亦瑶都有些心事重重。

    “瑶瑶,不就是被老师批评了两句嘛,没事的。”陈娟劝说道。

    王敏没说话,因为她觉得,沈亦瑶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心情不好。更何况,瑶瑶什么时候说她被老师批评了!

    “嗯。”沈亦瑶只觉得有时候,身边有这么一个朋友,还挺好的。

    放学铃声一响,沈亦瑶立马背着书包出门了。

    “哎,瑶瑶……”陈娟话还来不及说呢,人早就消失了。

    “小敏,瑶瑶是怎么了?”陈娟一脸疑惑。

    王敏耸了耸肩,“应该是有事要忙吧,你先别管瑶瑶了,她有数呢,倒是你,老师虽然宽限,但是明天一早,英语作业可是要交的。”

    “啊!让我昏过去吧。”陈娟一脸生无可恋。

    沈亦瑶出了校门,直奔派出所。

    “妹子来了,晖子在里面呢。”派出所的同志,都认识沈亦瑶。

    沈亦瑶打过招呼,直奔里面找沈亦晖。

    “哥,怎么样?”

    “联系上了,你放心吧,我已经将情况跟我战友说明了,他会暗中调查,顺便保护那个老板娘的。”沈亦晖看着妹子一脸着急的模样,轻声道:“放松点,没事的。”

    “那就好,哥,你那个战友……”沈亦瑶还是有些不放心。

    “怎么,你是小瞧我的战友吗,告诉你,他在部队可是连续几年都是兵王,要不是受伤了,也不会转业。”沈亦晖可是不容许别人质疑他的战友,就算是自家妹子也不行。

    听说对方是个兵王,沈亦瑶轻舒一口气。

    “这下放心了吧,晚上回家吧,爸妈都等着你呢。”沈亦晖说道。

    “嗯,我先回去一趟,高新还在等我呢。”

    “去吧,一会儿我下班去接你,咱俩一起回家。”

    沈亦瑶走出派出所的步伐明显比来的时候轻快了不少。

    “你这丫头,现在是真的心野了,回来了,也不知道回家一趟,还得三催四请啊。”高玉兰见女儿回来了,心里高兴,但是嘴上却不饶人。

    “妈,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沈亦瑶直接将一匹布料塞进高玉兰的怀中。大风小说

    高玉兰瞪了她一眼,“少来,以为这么点东西就能收买你妈我了?”

    沈亦瑶直接挽上高玉兰的胳膊,“那哪能呢,我妈可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你啊,别以为我不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话。”高玉兰文化不高,理解不透彻,但是大概意思能猜到一些。

    “我哪敢!妈,我饿了,吃什么啊?”沈亦瑶撒娇道。

    “哼,饿着你这个小没良心的。”嘴上说着狠话,可是高玉兰已经转身进屋了。

    周秀文站在门口朝着沈亦瑶招手,小声道:“妈从下午就开始准备了,都是你爱吃的,快进来。”

    沈亦瑶洗手来到桌前,先是抱着高玉兰亲了一口,“谢谢老妈!”

    高玉兰怔住了,闺女长大之后,其实很少有肢体接触了,这两年的时间,闺女好像越来越亲近她了,不过这亲她还是头一回。

    看的一旁的沈江海有些吃味儿了,闺女上一次亲他还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一晃都过去十五六年了。

    这一餐,沈亦瑶吃的很开心,也很满足。

    “瑶瑶,小苏最近都在忙什么呢,好久没来家里了。”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处唠家常。

    “忙着给各村通电的事情呢。”苏宥珩虽然不在,但是显然,他已经成为了这个家里的一员。

    “这是好事,我昨天遇到贺书记,他也提了一嘴呢。”沈江海感慨道,“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是啊,以后咱们村里家家户户也都能有电灯用了,晚上做活儿,不费眼睛。”

    “爸,如果通电了,粉条厂年底前就盖起来吧。”

    “瑶瑶,咱家现在这罐头、拌饭酱,都是越干越大,粉条厂盖起来,也没人管,要不就算了吧。”高玉兰说道,“还有谢家的合作,一旦同意了,现在这个规模肯定不够用。”

    “妈,合作的事情,你想的怎么样了,一切以你的意愿为主。”与谢家合作有利有弊,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但是父母精力有限,如今家庭作坊模式对他们来说还能应付,一旦扩大规模,从小作坊成了厂子,不管是从体力上,还是脑力上,他们都不适合了。

    建立了工厂,就意味着需要管理,不管是制度,经营、还是人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