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6章 发现问题
    “我问妈了,妈还把你跟晖子小时候穿过的衣服都找出来了呢,说要是儿子呢,就穿晖子的小衣裳,要是女儿,就穿你的。”周秀文手放在肚子上,还没有显怀,但是她整张脸上,充满了,母性的光辉。大风小说

    沈亦瑶能想象得到,这个为出生的小生命,将来出生后,会得到多少的宠爱。

    因为这是上辈子不曾有的,沈亦瑶也不知道这个小生命到底是男是女,但是不管男女,都会得到父母的疼爱,还有爷爷奶奶的宠爱。

    “哟,这是我哥取的名字吗?”沈亦瑶在笸箩里看到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名字,男孩女孩的都有。

    周秀文笑着点头,“嗯,都是你哥想的,不过哪个都觉得不满意,我正想着,要你帮忙给想想呢。”

    “我?”沈亦瑶不确定的问道。

    “嗯,我问过妈了,下一辈是‘熠’字辈儿,熠熠生辉的熠。”周秀文说道。

    “我想想。”沈亦瑶低头思索了片刻,“男孩就叫沈熠辰,女孩就叫沈熠彤。”说着,拿起笔,将名字写在纸上。

    周秀文接过,仔细看了看,“好听,等你哥回来,问问他的意见,要是他也觉得好,就这么定了。”

    沈江海和高玉兰是开明的长辈,孩子的名字他们早就知会沈亦晖两口子了,让他们小两口自己起。

    沈亦瑶也没想到,周秀文还真的要用她起的名字。

    晚上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周秀文将沈亦瑶取的两个名字拿了出来,问大家的意见。

    “熠辰,熠彤。”沈江海重复道。

    沈亦晖也在心里默默的读了几遍,点头道:“不错,朗朗上口。”

    “那暂时就这样定了。”沈江海说道。

    沈亦瑶有些惊讶,未来小侄子/女的名字这么快就定下来了!

    “你们不再考虑考虑?”沈亦瑶觉得有些过于草率了。

    周秀文却笑着看向她,说道:“瑶瑶,你取得名字很好听,男孩女孩的我们都很喜欢。”

    “哦,那好吧。”沈亦瑶可能是受到了后世的影响,她见过为了给孩子取名字,又是找算命的,又是全家齐上阵想名字,孩子都出生快一个月了,名字还没有想好呢。

    “爸妈,我同学的哥哥表现的怎么样?”沈亦瑶问道。

    “还不错。”沈江海喝了一口汤道。

    “王川和王舟两兄弟性格老实,干活也麻利,就是老实人,不偷奸耍滑,那个叫陈飞的,倒是能说会道,不过干活没有王家两兄弟能吃苦。”高玉兰详细说道。

    “妈,你要是觉得哪里不好,就直接说,实在不行,就不用,我都跟我同学说好了,咱家这生意要的是工人,可不是来养大爷的。”沈亦瑶沉声道。

    “那倒不至于。”高玉兰说道,“陈飞虽然不能吃苦,但是有眼力见,脑子也活络,先用一段时间看看吧,只要这人品不坏,就没事。”

    沈亦瑶点点头,“行,我明天返校,正好跟我同学说一下,让她也心里有个数。”

    “话别说的太重了,你们都是朋友,别闹僵了。”高玉兰还是有些担心,闺女还不容易有两个朋友。

    “妈,你放心吧,我有数呢,再说了,要是真的因为这件事就闹得不愉快了,也说明我们不适合继续当朋友。”沈亦瑶在答应她们让她们的家人来干活的时候,就想到这个结果了。

    她虽然也珍惜与她们之间的友情,但是有些感情,不遇事,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遇到事情了,就禁不住考验。

    所以,老话说得好,还得事儿上见。

    明天回学校是取成绩,如今通讯不发达,考试之后,学校后定好返校的日子,到时候学生回学校,取成绩单和寒暑假作业。

    有些老师也会在考试之间就将作业布置下去。但是大部分都是在返校的时候再布置。

    沈江海想问问闺女考得怎么样,但是他在闺女回来的第一天就被媳妇儿警告过了,不许问,免得给闺女压力。

    他这憋得有些辛苦,想着明天终于能知道闺女的成绩了,竟然有些紧张。

    沈亦瑶不知道父亲的心里,她还一直有些好奇呢,为什么家里没人问她考得怎么样,就连去了厂子,大家也都很有默契的不问。

    冬天天黑的早,吃晚饭的时候,家里已经点起了蜡烛。

    “什么时候能通电就好了。”高玉兰收拾饭桌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嘴。

    沈亦瑶却听到了心里,确实,她想做的事情,比如粉条厂,如果村里不通电,还真的有些困难呢,毕竟机器要用电。

    “爸,村里有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沈亦瑶问道。

    沈江海摇头,“没听说过,不过贺书记说过,他明年的工作就是修路,咱们村里到县里的那条路,这么多年了,又窄又低洼,一下雨别说车了,就连人走也费劲。”

    沈亦瑶点头,说道:“修路是一件好事,不过相比别的村,咱们村到县里路程近,倒是好修。”

    修路不是一件难事,这个时候也不是后世那种沥青柏油马路,能修上石头路已经是顶好的了。

    通电才是大事,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

    村里没有计划,那县里呢,有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沈亦瑶突然想到了苏宥珩,也不知道他招商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年前能不能落定,如果进行的顺利的话,明年开春就可以动工,那么夏天的时候,农贸市场便会落成,正好方便乡亲们售卖自家的农产品。

    一想到她的粉条厂就要因为没有电而流产,沈亦瑶心里有些五味杂陈,她明明都已经有了计划,看来还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这事也怨不得别人,只怪她当初考虑的不周全,最为关键的电,没考虑到。

    好在现在第一步也没有成功,宅基地还没有办成,毕竟他们家现在不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但是种红薯这件事情,沈亦瑶还是挺坚持的,就算明年开不成粉条厂,家里那块地也应该尝试一下,让父母知道,红薯才是最适合那块地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