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6章 出摊
    “表姐,不瞒你说,我其实一直都想能早点帮我三哥成个家的,我从小就只有我三哥对我最好,事事都想着我,现在也是,三哥还说,他挣了钱,我们就盖个大房子。”高新一聊起这些,脸上的笑容都变得柔和了。

    沈亦瑶倒是不清楚高新兄弟几个的感情,不过想想也知道,这家里孩子多了,自然有受宠的,也有不受宠的,五个手指头还长短不一呢,父母有所偏爱也正常。

    “那现在就有个可以挣钱的机会,你想试试吗?”沈亦瑶浅笑道。

    “什么?”高新错愕的看着她问道。

    “你在厂子里干的也挺好的,每月有固定收入,你可以仔细想想,我说的法子,你愿不愿意?”沈亦瑶轻声道,“我想你去县里卖烤红薯、烤实蛋……”

    高新没有立马答话,而是认真的思考这件事情的利弊,最后,他握紧拳头,目光坚定的看向沈亦瑶说道:“我愿意试试!”

    虽然现在每个月都能赚到钱,而且也不少,但是他还是想能快些盖上属于他们兄弟二人的房子,每次路过沈亦婷那新盖的房子的时候,他都会在心里暗暗的羡慕。

    “只是我从来没干过,怕干不好。”高新虽然有勇气踏出这一步,但是心里还是有所顾虑。

    “你放心,工具、原料,都由我准备,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干就是了。”沈亦瑶笑着说道,“等你赚了钱,再还给我就行,要是赔了,都算我的,怎么样?”

    高新连连摇头,“我咋能占这个便宜呢,我跟三哥这些日子也攒了一些钱,应该够了。”

    沈亦瑶也不再勉强,高新有属于自己的自尊,而且她也看看,高新自己能做到哪一步?

    烤红薯对高新来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于烤实蛋,这其实也算是沈亦瑶养殖场的一个项目。

    她之前就跟沈亦婷讨论过,她们不能单一只靠养殖。

    所以,便有了松花蛋,实蛋等项目。

    松花蛋的研制,因为量不是特别大,所以沈亦婷一个人完全可以。实蛋也是,在高玉兰的帮助下,就可以完成。

    但是那只是今年,因为刚开始这两个项目,还是以卖新鲜的鸡蛋、鸭蛋为主。不过明年,便会扩大养殖,到时候量就会翻倍,沈亦婷一个人完全忙不过来,只养殖这就需要再雇一个人,更不要说其他的项目了。

    毕竟高玉兰帮忙是有限的,她那边明年也只会更忙。【1】

    【6】

    【6】

    【小】

    【说】

    “行,那明天你去县里转转,看看在哪里摆摊合适,我的建议呢,是人流量大的地方,比如车站、电影院、学校门口。”

    “会不会太惹眼了?”高新有些担忧的说道。

    “现在政策放开了,明天你去县里就知道了,不只是小摊小贩,走街串巷的也都了不少呢,你只管放心干就是,只要干净卫生,诚信为本,这生意就能做下去。”

    其实这个活儿,高玉涛和秦香莲两口子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冬天地里也没活儿,干上一冬天,多了不敢说,但是至少能赚两三百块。

    可惜,就秦香莲那个性子,沈亦瑶才懒得搭理她。

    而高玉涛呢,又被秦香莲管的死死的,毕竟是长辈,沈亦瑶也没办法说什么。

    也幸好,高新是个懂事的,知道为了以后,这日子应该怎么过。

    高新既然决定要去县里干了,直接跟高玉兰打了招呼,他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毕竟现在虽然活儿没有以前多了,可是他是做鱼罐头的主力。

    高玉兰也一点也没有阻拦,反倒是劝他好好干,还说万一不行,就回来,她这里永远是他的退路。让高新感动的热泪盈眶。

    高新去县里转了一天,仔仔细细的观察后,最后选定了火车站这个地方。

    这里虽然不是县里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但是人来人往的,都是赶路的人,烤地瓜在这里肯定卖的好。而且高新还提出要卖茶叶蛋。

    沈亦瑶听了他的想法后,只觉得高新确实是个有头脑的人,上辈子的他就是被秦香莲给伤到了,所以才越发的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

    “除了茶叶蛋,还可以卖些别的,不过也不着急,等稳定后再说。”沈亦瑶突然想到上辈子夜市上的小吃了,这些都适合在火车站这个地方卖。

    只是高新毕竟是一个人,精力有限,样式太多的话,反倒会手忙脚乱。

    高新点头道:“好,我明天就能开工,只是这烤地瓜的家伙什,要去哪里做?”

    沈亦瑶笑笑,“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高新跟着沈亦瑶走了两条街,来到一个小杂货铺,见到陈凯的那一刻,高新愣了一下。

    他们认识,毕竟陈凯隔三差五就会过去进货。

    “好了,都是熟人,也不用我介绍,有什么问题,你们自己谈,我回去上课了。”沈亦瑶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说道。她是趁着午休的时间跑出来的。

    回学校的路上,她的右手时不时的便会握住左手,触碰手腕上的手表,这是苏宥珩送给她的。察觉到自己又想起了他,立马加快了脚步,仿佛她走的快一些,就会将脑海里的人抛下一般。

    周秀文周日在沈亦晖的陪同下去了医院,结果如高玉兰所想,她笑得嘴都合不上了,不过除了告诉沈江海和亲家,她便没说了,毕竟月份小,要保密。

    乡下有怀孕前三个月不说的习俗。

    沈亦晖对待周秀文更是小心殷勤了,怕他工作忙,照顾不到,便让周秀文留在家中,让高玉兰帮忙照看。

    高玉兰也正有这个想法,只是她这个当婆婆的不好开口提出来,好像是她故意不让儿媳妇去县里生活一样。

    如今,县里的新房,只剩下沈亦瑶一个人了。

    每天晚上七点多,高新都会推着车子将东西送过来,他在火车站出摊,车和炉子每天都会送到沈亦瑶这里,还有红薯、实蛋等原材料,也都存放在这里。

    沈亦瑶每天晚上都能吃到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