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9章 要分享
    “婷姐,明年咱们这养殖场肯定要扩大规模,到时候你一个人照看不来,你看看,咱们村里,有没有人不错,干活也麻利的。”沈亦瑶说道。

    沈亦婷点头,“是啊,我也正想跟你商量呢,那边……”说着,手指向现在鸡舍和鸭舍的对面,“我打算再盖上一排鸡鸭舍。”

    在沈亦瑶慢慢的有意识的培养下,沈亦婷如今对生意上的事情已经掌握了不少,而且能主动开拓思想,寻求发展。

    “好啊。”沈亦瑶赞同的点头道。

    “那这个月可就没有分红了,钱我都打算用在扩大鸡舍和鸭舍上。”沈亦婷笑着说道。

    “嗯,为了以后能多分红,我没意见。”

    “账本在屋里呢,让俊远找给你。”沈亦婷说道,“我还要去那边看看,需不需要我帮忙。”

    “婷姐,你去忙你的吧。”沈亦瑶知道沈亦婷对这个房子的看重,她来也帮不上忙,更不好打扰她。

    沈亦婷在这里,主要负责的就是鸡鸭的养殖,至于池塘,一开始说是她来弄,但是精力有限,最后就交给沈江海打理了,从到处买鱼苗,后来自己去河里抓鱼苗,这池塘可以说是沈江海一手打理的。

    所以这池塘里的鱼,自然也就他来处理,无论是卖还是做成鱼罐头。

    “瑶瑶姐。”方俊远正在给沈俪将故事,看到沈亦瑶进来,连忙从床上起来,热情的打招呼。

    “姨姨。”沈俪见到沈亦瑶,也是一脸的高兴。

    沈亦瑶每次来,都会给她带糖,只是这次怕是要她失望了,她这次回来的匆忙,并没有带糖果回来。

    沈俪一脸期待的看向沈亦瑶,看的沈亦瑶竟然有些心虚,轻咳一声道:“俪俪,姨姨这次没带糖果回来,下次好不好,双倍。”

    沈俪却转身就跑掉了。

    沈亦瑶觉得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姨姨,给你。”小家伙很快就跑回来了,手里拿着两块糖果,“姨姨一块,俪俪一块。”说完,看向方俊远,有点小委屈的说道,“俊远哥哥,我只剩下两块了。”

    其实对于两个孩子的称呼问题,沈亦婷也曾经纠正过,让沈俪叫他小叔,毕竟方俊远都是叫她姐姐的。

    但是沈俪这孩子,认准了,叫哥哥,就不改口。

    最后,大人们也就随她去了,不过是个称呼而已,两人也不过才差了六岁。

    方俊远揉了揉小丫头毛茸茸的头发道:“我不吃,俪俪吃吧。”

    沈亦瑶也笑着说道:“这糖果是给俪俪的,姨姨可不能吃。”

    沈俪却坚持,“妈妈说了,好东西要分享,不能护食。”她之前就因为护食被妈妈教训了。

    “俪俪真懂事,那姨姨就吃了,下次姨姨来,给俪俪带更多的糖果。”沈亦瑶剥开五颜六色的糖纸,将糖块放入口中,甜蜜的滋味,在口腔炸开。

    方俊远已经将账本拿给了沈亦瑶,她看过之后,将有疑问的地方仔细的看了看,有的能琢磨明白,但是有一处,还需要问过沈亦婷。

    “小远,你明年开春得上学了,三年级开始可以吗?”沈亦瑶问道。166小说

    方俊远看了一眼沈俪,有些不放心的说道:“那俪俪呢,我去上学了,婷姐一个人我怕她……”

    “俪俪也上学,到时候你每天带着她,就跟在家是一样的。”沈亦婷说道。

    方俊远这才点头,“好。”

    “那你可得好好学习了,你只有前年这些时间,得把小学三年的课本都学会了,不许偷懒知道吗,等我放假了,可是会考试的。”沈亦瑶叮嘱道。

    “嗯,我会认真学习的。”方俊远郑重其事的回答道。

    他的课本都是沈亦瑶帮忙淘来的,虽然有些破旧了,但是不耽误他学习。

    方俊远是个聪明的,在沈亦瑶和沈亦婷的教导下,一年级的课本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他是个好学的,认识的字也不少。

    沈亦瑶去看过新房子,又跟沈亦婷聊了一会儿,大家都忙,只她一个闲人,她觉得自己留下也只会碍事,只好回家了。

    不过回家,一院子的人,就连周秀文都在帮忙,她想要伸手帮忙,却被大家给阻止了。

    在大家的眼中,沈亦瑶就不是干这些活计儿的人。毕竟高玉兰是怎样娇宠这个闺女的,都是有所耳闻的。

    更何况,沈亦瑶可是高中生,那就是大学苗子,手是用来读书写字的,不是干粗活的。

    沈亦瑶只好讪讪的退到一旁,她不好一个人去屋坐着,就站在一旁看着。

    “玉兰,你家那块地今年收成咋样?”说话的是高玉文的妻子王桂华。

    高玉兰闻言,脸上的笑容收敛道:“二嫂,你可别提了,那块地啊,今年那点粮食够交公就不错了。”

    “那是咋回事,你们那地那么不好吗?”王桂华问道。

    高玉兰之前自然是有些埋怨的,但是要不是因为得了那样一块不好的地,也不会有这果园了,家里也就没这么多的进项,她如今也就不抱怨了。

    “哎,可不是吗,那块地不产粮,之前我就知道,但是哪成想,伺候一年了,才打那么点粮食!”高玉兰对那块地的上心程度,跟沈江海对果园不相上下。

    奈何,沈江海的辛苦有了丰厚的回报,而她呢,白辛苦一场。

    “老姑,那是不是品种的事儿?”高斌媳妇儿宋青青说道,“我娘家那个村里就有这样的地,一开始也是不产粮,后来种了玉米,倒是长得好,年底的时候,收的也多。”

    “也有关系,玉兰,我看来年,你就不要种小麦了,还是种玉米吧。”王桂华也说道。

    “嗯,我试试。”高玉兰也有这个想法,这以前生产队就是种小麦,不出粮,她今年自己种,情况差不多,她早就想着明年换个品种试试了。

    “妈,要不,你试试种红薯吧。”原本只是在一旁听着的沈亦瑶,突然开口说道。

    她也是突然想起来的,毕竟过去了那么多年,她原本就村子里的事情就了解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