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章 上门
    腊月二十四,小年刚过,苏宥珩带着陈成伟再次来到了平河县,只是这次来,却与上次不同,直接去了县政府。

    民兴生产队家家户户都开始为了过年做准备,二十四,扫房子,沈亦瑶一大早就被高玉兰拉起来,而临近过年了,沈亦晖就更加的忙碌,毕竟要大家都过个安稳年,作为治安警,就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辛苦。

    打扫完毕后,已经晌午了,高玉兰又忙着蒸馒头,沈亦瑶见她忙的热火朝天,便搬了小凳子,坐在一旁帮忙。

    “玉兰,快出来,家里来客了!”院子里传来了沈江海的声音,听着很是雀跃。

    沈亦瑶有些纳闷,从语气上,她便知道肯定不是她知道的那几门亲戚,不然她爸不会这样高兴。

    就在她还在脑中盘算到底是哪门亲戚的时候,高玉兰已经迎了出去,沈亦瑶转头看去,一时愣住了,他怎么来了?

    “玉兰,快来,我给你介绍一下……”沈江海可以说将喜悦表现得特别明显,丝毫不隐藏。

    高玉兰见到沈江海身边的年轻人,一时也愣住了,但是见他的穿着打扮,还有周身的气度,便知道不是寻常人,而自家的亲戚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

    “婶子好,我是苏宥珩,您叫我小苏或者宥珩都可以。”苏宥珩温声道。

    高玉兰听到他姓苏,便知道他是何人了,怪不得丈夫笑得嘴都合不上了。他们其实心里也一直犯嘀咕,不知道这苏家到底是什么意思,都这么久了,完全没有任何的音信,要是不满意这门亲事,也好早点知会他们,也算是不耽误自家闺女的姻缘了。

    而且上次沈亦瑶与他们谈过之后,夫妻俩心中也觉得闺女说的有道理,苏家迟迟没有任何的消息,说明也有想毁约的意思,只是他们不好主动提出,正等着沈家提出来呢。

    如今苏宥珩来了,高玉兰这心也算是踏实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还是等等看。

    “小苏啊,快进屋。”高玉兰笑着招呼道,又瞥了一眼走在后面的沈江海。

    说来也巧,苏宥珩一人来到民生生产三队,他不知道沈江海家的具体位置,正想找人询问,就碰到了沈江海。

    看到苏宥珩的一瞬间,沈亦瑶是有些慌乱的,虽然知道他早晚会来,但是却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对她来说有些猝不及防。

    苏宥珩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那里的沈亦瑶,也没有忽略她因为看到自己儿微变的神情。看来,她好像并不欢迎他啊!

    上次只是匆匆一瞥,沈亦瑶并没有仔细打量他,今日这样面对面,倒是将他看了个仔细,苏宥珩身形颀长,皮肤白皙,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剑眉下,是一双桃花眼,眸光深邃,明明嘴角挂着笑容,可是却让沈亦瑶觉得,他周身散发着凉薄气息。

    不过这样的人,只是站在这里,仿佛这屋中都比之前亮堂了许多。

    “瑶瑶,傻愣着干什么,去倒水啊。”高玉兰轻轻的扒拉了她的胳膊说道。

    她还以为自家闺女看呆了呢,不过这也难免,谁让小苏长得好看呢!

    “嗯。”沈亦瑶立马转身离开,先留出空间,看看苏宥珩说什么。反正这婚她是要退的,只是不能当着父母的面,看来,只能找机会跟他私下谈了。

    反正他人已经在家中了,不急于一时。

    “叔叔,婶子,我这次来,一是来拜访你们,二是,商量一下我们的婚事。”苏宥珩轻声道,将手上的东西递了过去。

    高玉兰闻言喜上眉梢,苏宥珩要是不提,她也会问的,毕竟这在她心中是天大的事情。

    “以后就是一家人,客气什么。”话是这样说,她还是将东西都接了过去,这代表的事苏家的诚意,她要是不收,反倒是显得不知礼数了。

    “这婚事啊,瑶瑶过了年十九岁,还没有到结婚的年纪,我跟你婶子的意思,再过一年,二十岁,你们再结婚,怎么样?”沈江海当然是舍不得女儿早早嫁人,之前着急,是因为不知道苏家的态度,现在苏家要履约,那他自然不担心了。

    苏宥珩浅笑,点点头,“沈叔叔,我理解,瑶瑶年纪小,我的意思也是,我们先相处,有了一定得感情基础再谈婚论嫁也不晚。”

    他这话说到高玉兰的心坎里了,这盲婚哑嫁的虽然也不在少数,但是当父母的,哪有不希望儿女的婚事顺遂,最好是无波无澜,恩爱一生,携手白头。

    闺女之前还说没有感情基础是盲婚哑嫁是包办婚姻,如今他们有机会相处,这是高玉兰乐见的。

    “我先去准备午饭,小苏留下吃饭,一会儿陪你沈叔喝两杯。”高玉兰笑呵呵的去了厨房。

    沈亦瑶端着刚倒好的两杯水进门,一人面前摆了一杯,“喝水。”

    苏宥珩看了一眼,还冒着热气的水杯,知道这肯定是刚烧好的开水,他要是这会端起来喝,怕不是要烫嘴,低声道:“谢谢。”

    沈亦瑶当然是故意的,热水瓶里有早就烧好的水,但是她没用,反而是在炉子上重新又烧了一壶水,见苏宥珩这样稳得住,倒是显得她过于幼稚了。

    来到厨房后,沈亦瑶有些懊恼,怎么说她也是活过一次的人了,怎么竟然变得这么幼稚!

    “沈叔叔,几年收成怎么样?”苏宥珩不是那种难以接近的人,只要他想,他随时可以变得平易近人。

    “今年的收成也就那样吧,不瞒你说,我们生产队刚分田,之前还是大家伙一起干,这大家在一起,便都觉得有指望,谁也不想卖力气。”沈江海说道。

    苏宥珩点头,他这几年调研的结果都显示,这种集体生产导致大家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平均主义,也让许多人心生不满,消极怠工。m.166xs.cc

    而那些早就分田到户的地方,人们劳作的积极性很高,产量也比从前高了几倍。

    平河县大部分的生产队都已经完成了分田到户,民兴生产队不是最后,也是倒数二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