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1章问题需要解决
    玉山之上,李二听的津津有味。

    楚浩的声音还在继续。

    “科举始于隋朝,发展于大唐,到宋明清达到顶峰。

    自从科举出现,就成为历朝历代最为重要的取士办法。”

    “大唐的官员,虽然也有一部分是举荐,但是实际上科举占据的地位,已经非常高。

    毕竟举荐人为官,这里面裙带关系太严重了。

    并不能真正为朝廷挑选出来人才。

    相比之下,科举就要科学的多。”

    “但是大唐的科举,每次取士的人数都太少了。

    一次科举,仅仅只有几十人。

    特别是初唐,才有三十几人。

    后面即使数量翻了几倍,变成了百人,但是相对于庞大的读书人数量来说,这个数字,还是太少了。”

    “这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

    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李叔你想想,大唐的读书人,怎么也有几万人吧。

    可是每次就能录取几十个。

    那其他没有被录取的读书人怎么办?

    就只能继续埋头苦读,准备下一次科举。”

    “除此之外,再也不做其他事。”

    “这就是很严重的浪费。”

    听到楚浩这么说,李二也不仅赞同的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样。

    毕竟大唐有那么多的读书人,每个人都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高中进士。

    可是一科下来,总共也就只有那个几个人。

    绝大部分的读书人,在苦读了多少年之后,是什么也没有得到的。

    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解决。

    不过……

    李二问楚浩。

    “楚先生啊,你说的这个变革,确实对读书人有不少的好处。

    对朝廷来说,也能做到人尽其用,减少读书人的浪费。

    可是,对于读书人来说,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应该还是希望通过科举进入朝廷做官。

    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做小吏,恐怕并不容易。

    在我看来,他们应该会同意去做小吏,但是他们的目标,应该还是科举考试。

    毕竟光宗耀祖啊。

    如果能够高中,那可比做小吏要高出太多了。”

    对于这一点,李二甚至都可以肯定。

    这种情况,是一定会出现的。

    千百年来,读书为官。

    这个传统和道理,已经存在了上千年。

    根本就不可能改变。

    毕竟要培养一个读书人,太难了。

    对于世家大族还要好一些,对于那些一般的家人,供养一个读书人,那可是要耗费他们巨大的财力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读书人,就只能努力科举。166小说

    因为只有科举,才有可能改变他们整个家族的命运。

    如果他满足于当一个小吏,那别说他自己这关,恐怕就是他的家族,都不会同意的。

    但凡他要说出一句不想科举,就像当一个小吏这样的话来,估计他的家族,都会把刀架到他的脖子上。

    到时候你怎么办?

    因为一个读书人,就代表了一个家族的最大希望。

    楚浩并不赞同李二的话。

    他对累人说道:“李叔啊,你要知道,科举的目的是什么?

    那就是为了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工作。”

    “当然了,为了变革能够顺利进行,这个科举制度,同样还是需要进行一些变化。

    比如说,对科举制度进行一些变化。”

    “就比如说大唐。

    大唐的科举,正常情况下分为县试和州试以及最后的解试。

    大唐的科举是,只要你过来县试,那你以后就一直可以参加州试,一直等到你通过为止。

    但是如果我们把县试结果,给限制在一定时间内,那就能有效的解决人才拥堵的问题了。”

    楚浩说的这个时间限制,在外面的世界中十分普遍。

    比如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注册税务师考试,以及其他一些专业考试。

    对成绩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考过一门的成绩,只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你没有全部通过的话,那你以前的成绩,就作废了。

    需要重新再考。

    李二一阵疑惑。

    对于楚浩的话,他完全不明白。

    “楚先生,你所说的这个时间限制,是个啥意思?

    我怎么不太明白?”

    楚浩呵呵一笑。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

    比如说李叔你通过了县试,但是这个县试的成绩,只能保留两年。

    在这两年之内,你需要自己是继续准备下一阶段的考试,还是去当一个小吏。

    两年之后,如果你既没有考过府试,也没有当小吏,那你县试的成绩,就会作废。

    你想要继续科举,就只能从新参加县试。”

    “如此一来,就能让大量的读书人进入吏籍。

    当然了,这个前提是,朝廷以后提拔官员,不能以出身论长短。

    要为才是举,而不是说这个人是进士,我就重用,这个人是小吏,我就弃之不用。

    这是万万不行的。”

    李二明白了过来。

    但是脸上并没有喜色,反而一阵忧愁。

    “楚先生啊,如果这么做,那对那些读书人来说,似乎太苛刻了。

    如此一来,肯定有不少读书人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

    到时候这寻短见之人,定然不会少啊。”

    在李二看来,楚浩的这个办法,有些不太友好。

    特别是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更加的残酷。

    别的不说,这仅仅是参加科举的花费,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对于世家大族的那些读书人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

    即使是从头再来,他们也承受的李。

    但是对于一般百姓而言,那负担可就太大了。

    这些普通人家培养出来的读书人,承受的压力将会非常大。

    因为他们背负了家族太大的希望。

    如果没有出人头地,那他们很有可能崩溃。

    毕竟他们这些人被家族供养,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当小吏的。

    这些人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冲着考中进士去的。

    如果连连受挫,以前的成绩再被取消,这些读书人,很可能会寻短见。

    楚浩摇摇头。

    “李叔啊,你怎么忘了?

    我不是说过吗?

    这变革科举的内容旨意,就是所有的费用和书籍,都有朝廷负担啊。

    对于读书人来说,他们在钱财上面,是不会有什么负担的。

    如此一来,还能有几个人会想不开想要死?”

    由朝廷承担?

    李二被楚浩给说的有点儿没有反应过来。

    这话……

    楚先生好像还真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