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9章这就是百姓
    当年晋阳起兵,李二跟着李渊推翻前隋,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能够活下去。

    后来大唐立国,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

    虽然日子依然清苦,但是好歹有了盼头。

    现在陛下再次变革,他们相信陛下是为了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否则的话,为何连孔圣后裔都支持陛下变革!

    李二和李承乾站在城墙上。

    看着朱雀大街上奔走呼号的百姓,心中一股热流奔涌而过。<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这就是百姓啊。

    他现在终于明白,楚浩为何说民意不可违。

    为何楚浩说百姓终将觉悟。

    为何说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

    在百姓的力量面前,任何力量都是无法阻挡的。

    他的大唐纵然有几十万大军又如何?

    能和天下百姓抗衡吗?

    再强大的帝国,失去了民心,也会在顷刻之间崩溃瓦解。

    看着这些激动的百姓,李二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当年起兵的清醒。

    当年他带领着大军,无往而不胜。

    不管是前隋的大军,还是其他的敌人,在他面前都不堪一击。

    曾经李二以为,那是因为自己有着强大的军事才能。

    有无数的谋士。

    有无数的大将。

    可是现在,李二猛然发现,根本就不是这样。

    他之所以能取胜,靠的就是这些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能让他李二无往不利,也能让他跌落尘埃。

    百姓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能让他们过上安定日子的皇帝。

    这个皇帝,可以是任何人。

    他李二,不过就是恰巧在何时的时间出现了而已。

    他李二如果想要被天下百姓需要,那就必须为百姓考虑。

    无数的百姓从东向西而来。

    朱雀大街之上,比肩继踵。

    最后都聚集到了朱雀门外。

    李二俯视着长安城的百姓。

    深吸了一口气。

    坚定有力的缓缓说道:“朕变革大唐,不是要废黜儒学,而是要废黜被董仲舒篡改的儒学。

    朕变革大唐,是为了天下百姓。

    要让百姓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

    要让天下所有百姓的孩子,有书读,有学上。

    要让大唐的百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谋闭而不行,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

    “是故,朕比变革。”

    “谁如果反对变革,那就是和朝廷作对。

    就是和天下百姓作对!”

    李二的声音回荡在朱雀门的上空。

    久久不散。

    朱雀大街上的百姓,人人激动不已。

    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恍惚间,李二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晋阳。

    当时,也是如此多的人。

    当时,也是如此的喧嚣。

    那一日,他李二仿佛有百万雄兵!

    那年的晋阳,豪气冲天。

    十万大军围在他李二周围,杀声万里。

    现在想想起来,那样的场景依然让他李二热血沸腾。

    那年的晋阳,百姓箪水想相送。

    几户每家都有人跟随着自己出征。

    百姓渴望安居乐业的眼神,久久的注视着远去大大军。

    十万大军走了千里路,爬过百座山。

    打败了最为强大的敌人。

    十万大军到最后,有人不见了,有人死了,有人残疾了。

    可是他们依然死战不退。

    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是无数百姓殷切盼望的眼神。

    他们不能打败仗。

    如果他们失败,那百姓最后的一丝希望也会破灭。

    现在中书省门前的那些人,脸色涨红,低着头根本就不敢说话。

    他们原来之所以敢滔滔不绝的说话,之所以敢指点江山,就是因为知道,天下的百姓会站在他们这边。

    因为他们是圣人的学子。

    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登堂入室,可以面见天子。

    但是现在他们才发现,事情根本就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百姓,是陛下的百姓。

    他们这些读书人,并没有得到百姓的拥护。

    他们说的话,百姓也不赞同。

    他们引以为傲的那种无形的权力,已经烟消云散。

    现在他们这些人,不过就是普通人而已。

    他们敢和百姓作对吗?

    根本就不敢。

    即使是傻子,也知道这个时候和百姓作对的下场。

    所以这些人只能安静的闭嘴。

    呆呆的站在中书省门前,看着呐喊的百姓出神。

    原本声势浩大的读书人,此刻都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站在城墙上的李二和李承乾,异常的兴奋。

    这就是百姓的力量。

    李二对于百姓力量的体会,自然更为深刻。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样的场景他是第一次看到。

    他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了百姓的威力。

    李二泪眼婆娑。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流过泪了。

    看着朱雀大街上呐喊的百姓,李二一阵羞愧。

    他真的离开百姓,太久了。

    如果不是楚浩提醒,他李二现在还不自知。

    如果是以前,在看到百姓如此的举动,他一定会调集大军进行镇压。

    以为百姓这是要谋反。

    会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他会惊恐的让人死守宫门,不放任何可疑的人进来。

    可是现在李二知道,自己根本就不用惧怕。

    这些百姓,都是自己的百姓。

    他这个皇帝,只要能够顺从民意,就无所畏惧。

    李承乾望着如浪的百姓,对李二说道:“父皇,先生说的没错,你看那些百姓,他们从心底,是支持咱们变革的。”

    李二点点头。

    “是啊,朕第一次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安全。

    就是现在让朕穿着龙袍一个人走到百姓中间,朕也不会再害怕。”

    李二一阵感慨。

    虽然他现在是皇帝,可是当年,他李二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

    即使是打仗的时候,他李二也是和兵卒们厮混在一起。

    同吃同眠。

    说到底,自己和百姓,又有何区别呢?

    李承乾郑重的说道:“父皇,儿臣一定铭记今日之事。

    一定遵照先生教诲。

    要让我大唐百姓,看到大同!”

    李二点点头。

    “承乾啊,朕真是羡慕你们啊,你们在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好先生。

    大同社会,朕恐怕是看不到了。

    但是你们,或许能够看到。

    即使你们看不到,你们的子孙,也一定可以看到。

    楚先生说的对,这个世界上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有一天,终将是我们的子孙的。

    能让子孙看到大唐的强盛,看到大同社会的盛世,朕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