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4章还真是这样
    百姓的想法很简单。

    皇帝想要让百姓的孩子读书,但是张三不同意。

    那百姓会不愤怒吗?

    恐怕不止是愤怒,一群人冲进张三家里,杀死张三都是有可能的。

    百姓们都很纯朴。

    他们可以吃苦,可以受罪。

    但是他们绝对不想让自己子孙,也跟自己一样吃苦受罪。

    现在皇帝圣明,要给百姓的子孙一道上升的渠道,但是却有人反对。

    他们是无论如何,也都不会同意的。

    这一点,李二非常确信。

    百姓的力量,可是异常强大的啊。

    别看平日里百姓都是逆来顺受。

    但是如果百姓被激怒,那是非常可怕的。

    历朝历代,那些王朝都是如何灭亡的?

    说到底,还不是都被百姓给推翻的?

    这一点,李二深有体会。

    当年他跟随自己的父亲在晋阳起兵,可是真正的见识过。

    自己手底下的大军,说到底,还不都是普通百姓?

    正是普通百姓听从他的指挥,在战场拼杀,他李氏才得来这万里江山啊。

    现在他李二只要推出去一个靶子,那愤怒起来的百姓,足够把这个靶子给撕碎了。<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从楚浩这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办法,李二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走路都带风。

    下玉山的时候,房玄龄根本就跟不上李二的脚步。

    一直到了玉山脚下,李二才停了下来。

    后面的房玄龄,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

    到底是年纪大了。

    和李二的身体不能比。

    房玄龄这一趟山路走下来,脸色潮红。

    感觉自己的一双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看到李二终于停了下来,房玄龄这才大口的喘了几口气。

    “房玄龄!

    这一路朕都想好了,楚先生说的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交给别人,朕实在是不放心。”

    还真是这样。

    这可是要霍霍大唐勋贵和百官。

    这交给别人,李二心里实在没底。

    但是房玄龄不一样。

    房玄龄虽然身为大唐宰相,但是还算是一心为国的。

    而且也心系百姓。

    交给房玄龄,是最为合适的。

    “第一个推出去的靶子,就从侯君集的亲家,荥阳郑氏开始。”

    “只要郑氏没了,那侯君集的底气也就没了。

    这就算是给侯君集一个警告。

    如果他还是不知进退,那就别怪朕不讲情面了。”

    “房玄龄,你说当朝宰相,办法多的很。

    具体怎么做,朕不管。

    但是朕要这件事,在荥阳传遍。”

    李二的话,听的房玄龄一阵咧嘴。

    陛下……

    你这话说的好轻松啊。

    这件事想要做的隐蔽,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房玄龄不想掺和这件事。

    如果仅仅是侯君集的话,那他房玄龄也就做了。

    但是刚才陛下可是说了,要搞荥阳郑氏啊。

    那可是世家大族!

    这要是被人知道是自己下的套儿,那他房玄龄,还能再大唐混下去吗?

    虽然他是宰相,但是在世家大族面前,房玄龄根本就没有什么底气。

    “陛下……

    这件事,臣以前从未做过,臣担心会出差错哇。

    依老臣之见,这件事还是交给长孙无忌比较合适……”

    话还没说完呢,就被李二给打断了。

    李二意味深长的看了房玄龄一眼。

    “房玄龄啊,这件事就只有你能做。

    你放心,无论你怎么做,朕都支持你。”

    这……

    房玄龄咧咧嘴。

    李二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如果再不答应,那可就是自己没眼里了。

    房玄龄硬着头皮点头。

    “既然陛下如此器重,那老臣自然义不容辞。

    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李二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这就对了。

    朕让你怎么做,你房玄龄怎么做就行了。

    不要净想着那些有的没的。

    你们的那些小心思,根本就瞒不过朕的眼睛。

    “你打算怎么做啊~~”

    李二说话拉着长音儿。

    听到房玄龄一激灵。

    赶紧就说道:“启禀陛下,这件事……其实也简单。

    传播这样的事,方法多的很。

    童谣可以。

    唱戏可以。

    说书也可以。

    具体怎么做,还请陛下明示。”

    李二撇了房玄龄一眼。

    “这还用明示吗?

    既然方法你都有了,那直接给全部安排上不就行了吗?

    记住,要力度最大!”

    全给安排上???

    房玄龄听的心头一颤。

    陛下这是准备往死里整郑氏啊。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他房玄龄,自然不敢大意。

    于是很快,消息就传了出来。

    整个大唐都被惊动了。

    朝堂之事,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原本是十分遥远的。

    如果能听到一点儿关于朝堂之上,那自然好奇心就被提了上来。

    即使和寻常百姓没有什么关系,那都能快速的传播。

    更不要说这件事,事关寻常百姓的切身利益了。

    陛下想要让他们百姓的孩子免费读书哇!!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这比免去徭役还要让他们兴奋。

    如此一来,他们的生活,立刻就有了全新的希望。

    读书啊!!!

    如此大事,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如此陛下开天恩,要免费让他们百姓的孩子读书,这得是多大的喜事啊。

    可是居然有人反对!!

    这不是不拿他们百姓当人看吗?

    “哎,我听说反对此事的,就是荥阳郑氏。

    简直太过分了!”

    “就是啊,他们郑氏是世家大族,家大业大,子孙都有书读。

    凭什么不让咱们的孩子读书?

    这还是人吗?”

    “就是啊,听说这个郑氏,还和当朝潞国公是姻亲。

    所以才会如此嚣张。

    居然连陛下的旨意都敢反对。”

    “陛下这是为天下百姓着想,如此天恩,我等百姓就是百死都不能报答。

    那个郑氏,太恶毒了!!”

    “就是啊。

    可是陛下也拿郑氏没办法啊。

    听说陛下气的都病了。”

    “可恶!!

    郑氏一门,良心难道都让狗吃了吗?

    别让我遇到郑氏家的人,否则的话,我定然打爆你们的脑袋!”

    ……

    郑氏在朝堂,也有做官之人。

    居住在长安的郑氏也不少。

    听到这样的传言,吓的瑟瑟发抖。

    他们不过就是在朝堂之上抱怨了几句,怎么就演变成这样了?

    不到一天的时间,长安百姓的怒火就被点燃了。

    这可是关系到他们的子孙啊。

    如此大事,他们根本就坐不住。

    如果陛下没有这个想法,那他们也不会如此激动。

    现在明明陛下已经准备下旨了,却被郑氏给阻拦了。

    这谁还坐得住?

    于是长安城的百姓,全部都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