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5章 泰山立道和一些小细节
    立汉元年(公元196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首先便是大汉天子刘协荣登九五,“又”被立为大汉天子。

    虽然这个事情,实际上是袁谭一力为之,立了刘协为天子。

    但诏告天下,却不能这么诏告。

    于是,原大将军府、司隶校尉、车骑将军、反董盟主袁绍、及骠骑大将军袁谭承继太傅袁隗、大将军何进遗志。

    并幽州牧刘虞,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丞相郭图、御史大夫田丰、治中大夫诸葛玄、平难中郎将张燕、鲜卑国邹酉、扶余尉仇台......共立孝灵皇帝子刘协为大汉天子,改元——立汉。

    第二件事,就是雒阳残破。

    天子刘协迁都于济南国东平陵,改名东平都。

    第三件事,天子召天下牧守到泰山祭祀,拜祭苍天、祖先,立圣人道。

    这一系列的事情,全部由袁谭导演。

    他之前立汉的那一套搞下来,原本天子的百官虽然被赦免,但权力全没了。

    现在能活命,都开心的不得了,哪里还有心思找袁谭的麻烦。

    刘协也老实的不得了,返回青州的过程中,袁谭更是历数各个天子的凄惨,把少年刘协吓得直呼大哥保护我。

    自尊心扔下的他,彻底变成了袁谭的跟班。

    见刘协如此乖巧,袁谭又教他怎么打麻将,玩游戏,听歌舞,享受人生......

    各种新奇的姿势、各种特色的美女,让刘协惊为天人。

    只是皇后伏寿不太开心......

    当然,这都是些小细节。

    随着三件大事,以最快的速度诏告天下。

    整个大汉天下的州牧太守乱成一锅粥。

    荆州牧刘表思虑再三,决定派长子刘琦、军师蔡瑁、江夏太守黄祖携带大量进献之礼前往泰山。

    刘璋原本想推说道路被贼寇张鲁阻隔,但看着天子使者赵岐,实在说不出这话来。

    于是安排二兄刘瑁、和益州别驾张松携带进献之礼前往泰山。

    两人对于被代表一事,并没有发表否定意见。

    反而上表大赞袁绍能够拨乱反正,并荐袁绍进位太傅,录尚书事。

    ......

    反倒是袁术,他对于自己没有被代表一事极为的恼火。

    对于天子没有宣他去泰山更加的恼火。

    据说砸了不少宝贝。

    我可以不去,你不能不请啊!

    于是,在谋士李业、阎象等人谏言下,他开始施展动作。

    一方面准备拉拢刘表、刘璋、张鲁、韩遂、马腾、吕布等人。

    另一方面督促孙贲、吴景、孙策和周瑜加大对刘繇的攻势。

    同时亲提大军,并桥蕤、张勋等大将,起兵数万,强攻徐州刘备。

    ......

    袁绍、曹操、刘虞等人在接到诏命后,却是赶到了泰山下,要参与泰山立圣人道的事情。

    毕竟天子都来了,公孙瓒因为重伤还不能下床,于是他的好大儿公孙续赶了过来。

    曹操不来也没办法,他的军师胡昭,恩人司马防和儿子司马懿,都被袁谭强硬的征召到了青州。只给他留了一个司马朗。

    现在政务的事情,都闹得曹操头大不已。

    他现在考虑是否请辞司隶校尉,改行去干征西将军,但又怕袁谭多心。

    一时间踌躇难定。

    ......166小说

    袁谭麾下的文臣武将,除了镇守四方的,也基本全部抵达。

    于是在正月初一,众人随着天子登临泰山之巅,祭祀苍天、大汉、圣人。

    并立大汉圣人道。

    圣人道,在后世的说法,其实就是立宪。

    这件事情筹备许久,圣人道法也修改了很多遍,渐趋完美,可说是带有大汉封建特色的宪法。

    至于留名一事,原本大家对于谁排在第一,争论不休。

    最后还是袁谭一锤定音,不以地位排名次,而是以姓氏的笔数来定。

    听到这个消息,于禁开心的几乎跳起来......

    浩浩荡荡的派头,隆重的仪式,......

    对于天子的安置,袁谭早有谋划。

    其实就如同以前的天子对待诸侯国那般,给你个郡国,然后你在郡国里可以有一套百官公卿的系统。

    但是不好意思,你没有行政权、军权。

    不过袁谭有点抠门,只给了天子刘协一个东平陵县,在后世章丘的西北。

    最关键的问题是,袁谭同时把大汉的机构系统,写入圣人之道。

    东平陵县的一切税收、食邑,归天子所有。

    但管辖权却在东平令手中,而东平令由丞相府任命。

    天子对天下享有名义上的拥有权。

    也就是说,圣人之道,已经规定了大汉的制度系统。

    具体政务,则交由上公太傅统一支配。

    太傅的任期为六年,最长不超过两期。

    上公太傅之下,设五个部门。

    丞相府、御史台、大理寺、百子会、将军府。

    丞相府对大汉天下享有行政权。

    御史台享有司法权,并独立于丞相府之外,直接对太傅负责。

    大理寺享有立法权,同样独立于丞相府之外,且不受太傅干扰,只对泰山圣人道(宪法)负责,大理寺成员由受过青州太学系统教育的博士担任。

    百子会,是由袁谭提出,这个部门没有任何行政权,平时不常设。

    主要职责为监督太傅的推举流程及过程。

    将军府首脑为大将军,总管天下兵马,受太傅辖制,但只能对大汉以外用兵。

    对于袁谭的这些奇思妙想,袁绍等人无法理解,因此和袁谭爆发了相当大的争辩。

    在一套设计下,天子将会彻底沦为吉祥物,和后世的教皇有的一比。

    真正的实权,则落入太傅的手中。

    但太傅又没有行政权,行政权在丞相手里。

    丞相虽然有行政权,则必须在司法系统的监督下做事,也就是要受太傅的制约。

    关键问题在于立法的大理寺不受丞相府和太傅的制约,他们又是一帮子受过太学系统教育的文人,不用想,这些人以前就是被大道理洗脑的那群人。

    这群理想主义的人,又没有司法权。

    将军府虽然是一把利刃,但又不能对内用兵,又被杜绝了内部政变的口子。

    百子会虽然没有啥权力,但又可以在六年一度的太傅推举中,发挥一定作用。

    据说袁家二代掌门人,在立道之前,爆发了激烈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