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2章 大汉清洁工
    鲁国相陈逸没有什么名气。

    但他的老爹陈蕃却是大名鼎鼎的后汉清洁工。

    少年时把房间搞的很乱,被太守和老爹责备,还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

    结果被太守薛勤反怼:“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此以后,陈蕃兢兢业业的做了大汉的清洁工。

    陈蕃扫的第一个人,就是沽名钓誉的伪孝子赵宣。

    赵宣在现代,绝对是深谙打造人设的网红人物。

    大汉以孝治国,赵宣便给自己量身定做孝子的人设。

    母亲下葬后,在墓道里住了二十多年守孝。

    一时之间成为孝顺的典范,道德的楷模,民间让他做官的呼声如山崩海啸。

    结果陈蕃调查后发现,这人虽然住在墓道里二十多年,但没耽误生了五个孩子。

    于是赵宣便被陈蕃给扫进牢狱之中了......赵宣本人也沦落为笑柄之伪孝子。

    陈蕃扫的第二个人,是当时大将军梁冀的家奴。

    俗话说打狗看主人,他是看主人把狗打死。

    扫了两次之后,陈蕃意气风发,又瞄上了天子的郎官近臣和天下所有的官员。

    上书建议除了天子其他官员都要绩效考核,还要把郎官裁减九成。

    这一次扫的太多没扫动,就被外放了......

    虽然外放,但陈蕃这次扫垃圾的架子拉开了,于是继续扫垃圾。

    而且胆子更肥了,直接瞄上了天子。

    先是说天子你体力有限,宫里要那么多女人干嘛,浪费粮食。

    这一下就扫走了五百名宫女。

    然后说天子你体力不行,怎么能包几百亩地打猎呢?

    真男人怎么能说不行呢,陈蕃说话的方式不太对,结果又没扫动。

    不过没关系,陈蕃已经扫上了瘾,怎么能停的下来呢,于是又瞄准了宦官。

    这一次因为年龄大了没扫动,被罢了官。

    原本陈蕃扫除垃圾一声就要结束了,但汉恒帝突然挂了。

    新老板年纪小,CEo窦武要来事,拉着清洁工陈蕃一起,想再次扫除宦官。

    结果窦武做事磨叽,谋事不密,被诛杀。

    七十多岁的清洁工陈蕃晚节不保,也被杀了。

    陈蕃的友人朱震保下了陈逸,自此过上了无休止的逃亡生活。

    直到公元189年,在董卓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起上书,才为窦武、陈蕃及二次党锢之祸遇害的党人平反。

    逃亡了二十一年的陈逸才重新做了官,目前是鲁国相。

    不过此人根本没有出现在三国演义中,袁谭了解的历史中,对此人也没有记录。

    想来随着曹操和陶谦的大战,如今已接近七十岁的陈逸大概率不久后就故去了。

    听闻袁谭只是来征辟刘洪,陈逸等人赶紧开了城门。

    下一刻,陈逸就坚决的奉上个人的印绶信章等物,声称年岁大了,要养老了。

    正常的两千石太守,是银印青绶,而侯国的相国,虽然也是两千石,却是银印绿绶。

    现在的豫州刺史郭贡远在天边,天子道路不通。

    正好镇东将军袁谭在此,便拜托镇东将军了。

    从举主的名义上说,两人的举主都是董卓......虽然董卓举的是管垣......

    见对方如此体己,袁谭当即便拜陈逸为青州别驾,主管青州医护、环保等事宜。

    有点类似后世的卫生局......

    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的陈逸,也是心中大喜,面上不动声色的表示勉为其难。

    袁谭手中的银印绿绶也是意外收获,他真的只是里征辟刘洪的,对豫州鲁国,绝对没有非分的想法。

    现在鲁国相,给谁呢?

    正好看到张辽在旁边,寻思着鲁国夹在兖州和徐州之间,以后的兵事可能会多。

    便把银印绿绶扔给了张辽。

    拿着银印绿绶的张辽直接愣住了:什么情况?

    荀攸提点道:“鲁相,还不谢谢公子?”

    “辽......”

    张辽这才反应过来,当即就要推玉柱,却不料只看到了袁谭远去的背影。

    他心潮起伏,连忙跟了上去。

    张辽原是并州的小吏,被丁原召为从事,后来又推荐给大将军何进。

    何进死后,当时的大将军府中人主要分作两拨。

    一拨继续呆在中央,算是委身于董卓,如吴匡、张璋、张辽等。

    另一拨则是追随袁绍,如王匡、鲍信等。

    张辽边军出身,故主丁原又被杀,其实是不太入士大夫之眼的。

    这也是他在长安的时候,不得不和老乡吕布结成同盟,以其为主的原因。

    但是现在,他有种感觉,袁谭没拿他当外人......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刘洪的府邸,听闻袁谭等人来拜访,刘洪并未表现出多少热切,只让人引入正堂。

    此刻的他正在和弟子徐岳、杨伟、韩翊等人在讨论数学。

    面对着袁谭、陈逸等人,刘洪连头也未抬。

    荀攸等人眼见刘洪如此表情,便要说话,却被袁谭拦住。

    对于这种专业性人才,或者说学霸式的人物,一般情商上都会有一些缺陷。

    或者说,不屑情商交流之类。

    和他们较真,你就输了。

    杨伟道:“刘公,这更相减损术,学生还是不太明悟。”

    刘洪道:“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杨伟皱着眉头,一副苦苦思索的样子,半晌之后,好似恍然大悟一般。

    接着杨伟又问:“开方术何解呢?今有积五万五千二百二十五步,问为方几何?”

    “大衍术......”

    ......

    这名字,袁谭听的无比头大。

    细细品味刘洪的详解之后,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更相减损术,不就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么!!

    还有这个开方术,开平方验算。

    还有什么大衍术是解同余方程式组。

    ......

    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所有的描述和解释都是汉字。

    没有公式,没有阿拉伯数字,没有abcd......

    不过这样才凸显出刘洪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文字数字之间的转换能力。

    怪不得连郑玄都推崇为举世无偶。

    若是把数学的概念提炼精简出来,由此老如此牛掰的能力加以推演,数学大事可期!

    想到这里,袁谭忽然开口道:“数算问题,应该舍弃繁琐,追求简单,彻底脱离文学经史的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闻言,刘洪并没有说话。

    徐岳抬头道:“公子亦懂数算乎?”

    袁谭并没有解释,他看到了对方面前的九章算术。

    “今有漆三得油四,油四和漆五.今有漆三斗,欲令分以易油,还自和余漆.问出漆、得油、和漆各几何?”

    他拿起笔,唰唰几个简单的计算之后,道:“出漆一斗一升、四分升之一,得油一斗五升,和漆一斗八升,四分升之三。”【1】

    【6】

    【6】

    【小】

    【说】

    众人大吃一惊。

    徐岳笑道:“呵呵,公子应是早就有读,不过这鬼画符倒是有些意思!”

    众人恍然,是啊,九章算术中的题目,爱数算的人,都会推演计算。

    有些人甚至嗤笑出声。

    就在这时,刘洪却霍然站了起来,他看着袁谭的计算方式,道:“此符文何解?”

    袁谭拍了拍手,道:“数算一道,本就是天底下最繁复的事情,只有把表现形式做到极简,才能推广出去。

    成为一本和四书五经相比,甚至超越四书五经的学科。

    否则的话,曲高和寡,只有刘公这般智慧高深之人,方能计算。

    在世人眼中不过是数算小道罢了。”

    “你,大言不惭!!”

    杨伟也站了起来,面色红润的恼怒道。

    袁谭指着对方桌子上的九章算术,道:“此书在心中,不亚于论语,但在我的眼中,不过经验主义的桎梏而已。

    若是能将数算简化,顽童稚子,亦可通读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