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章 殇别离,久见人
    山东,泰山,玉皇顶,一处峭崖上。

    一道紫袍身影盘坐在悬崖,身前三寸之地,便是千丈深渊。

    在他身后数丈,老迈青牛虚弱地瘫倒在地,无神的眸子里,充满灵性的光芒。只见它定定地望着那道紫袍人影,哀伤地叫着。

    那声音,低沉温和,富有韵律,一点儿也不像是一头懵懂的畜生。

    反倒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生了病,无力地叫唤着。

    苍天似也被这悲恸打动,滴落丝丝红泪。紫袍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鱼竿儿,长不知几何的鱼线垂落悬崖,大有庄子坐泰山而调东海的豪迈。

    但从他略显萧索的背影可知,他的心情并不像表面这般潇洒。

    哞~

    牛声依旧,但其生机却是逐渐涣散,好似将灭的灯火,随风摇曳,随时都会步入黑暗。

    终于,

    紫袍人身形一动,再无法处之淡然。却见他左腕一抖,将那竹竿做的鱼竿如刺豆·腐般刺进了青石中,身形一幻,再出现时,已在青牛旁边。

    看着那双明亮的,水晶瞳般的眸子,不老少年缓缓伸手,抚在它的头上,声音略显嘶哑:

    “曾以为,我这个人天生冷血无情,却不想,今日竟会为你流泪。可恨我未能修出长生不老术,也无法替你开光启灵,更不能助你转世轮回。”

    说到这里,两滴泪水自少年眼角滴落。

    似蕴涵无限悲伤,又仿佛带有一股悲天悯人,那泪珠一落到地上,坚·硬的青石竟被其生生滴出两个小洞。

    看也不看这神奇的一幕,少年继续说道:“你安心去吧,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似有所感,少年话音甫落,那老青牛眼角同样滑落两滴大大的眼泪,被少年抄手一挽,以内力凝在掌心。旋即,青牛叫出了这辈子最后的声音。

    数个呼吸后,泰山玉皇顶上,一声龙吟虎啸冲天而起,震彻方圆数十里,持续一刻钟不歇。

    半个时辰后,玉皇顶最高的位置,一座奇异的孤坟出现了。

    在那最坚硬的巨石中间,竟被人硬生生按下一道巨大的掌印。而在掌心处,一头死去的青牛昂然而立,四蹄深深陷进石块中,助它稳稳站定。

    在青牛前方,一块石碑赫然而立,上书:

    无名碑。

    做完这一切,紫袍少年再次出现在那悬崖边,盘膝而坐,手持鱼竿,垂钓天下。在他右手中,两滴大大的湛蓝泪珠调皮地滚动着。

    “唉,可惜,我至今仍未悟出五行变化之功,不会那凝水成冰的法子,始终差了那临门一脚。”

    语气中,带着无尽慨叹。

    这人,自然就是李尚卿。

    三年前,他自西域返回中原,将事情搞得天下皆知,却又毅然消失在众人视线中,惹得江湖为之持续发酵。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个大魔头。

    只是,他这样做,又是出于万般考虑之后,得出的最佳方案。

    为了天下布武的计划能够顺利实行,他不得不如此。

    自古以来,侠以武犯禁,儒以文犯禁。这个“禁”,并非单指皇家,还包括哪些贵族阶级,甚至,连带寒门阶级本身。

    盖因,每一次改革的大浪潮下,无论哪个阶层的人,总是心怀恐惧。

    当权者害怕自己利益受损,被统治的人害怕自己的境遇更差,害怕未来不定。

    总之,几乎很少有人对“改革”这种事情,持欢迎的态度。哪怕,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是大大的有利。当然,这其中除去那些有心天下的家伙。

    是以,为了让天下人能够接受他的计划,他不得不先制造一点“天道大势”。

    首先,他以绝对武力横行江湖,引得众人对其武学猜测。

    其次,有意无意地透露他对当下武功的不屑,以及他搜罗天下武学的目的,让整个武林始终将目光集中到他身上。

    最后,借助长时间,大范围的渔轮,让众人自行挖掘,讨论这个事情,同时暗中将武功广告天下,帮助一些人武功精进,以此助推天下武林进步的风潮。

    说白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利”字当头,见到别人武功大进,他们自然也不甘落后。

    慢慢地,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就会形成一种时代趋势:要么提升自己的武功,要么,死在这番浪潮之下,就是这么简单。

    眼下看来,经过三年的发酵,全武林已完全被他抛出的种种武功所吸引。

    到时候,只要再进行一次华山论剑,引导当世几大高手接受,并主导这种改变,他的计划就算圆满完成了。

    至于之后,掌握神功的天下人,是会用之造福苍生,还是为恶所用,那就得看他们自己了。

    谁有资格,又有能力,掌控这一切呢?

    上帝吗?还是佛祖?

    呵……

    “我们永远只能寻找真理,对与错,善与恶,除了自我扣问,又有谁能帮助呢。嘿嘿,我将进步的钥匙给你们,之后的路,便是我们同行了。”

    李尚卿猿臂一舒,猛然抬起鱼竿,却见鱼线一端空空如也,啥也没有。

    废话,当然没有了,真以为坐泰山能钓东海?

    他又不是庄子。

    整了整衣袍,李尚卿将那两滴牛泪握在手心儿,慢悠悠朝山腰望去,目光跨越数里,直直定在那道快速上山的人影上。

    凭借仙桃儿身,他已然看清来者面貌,顿时笑道:“哈,你果然来了。来得好,正好借你印证这门如雷贯耳的神功,是不是真有那么厉害。”

    说话间,却见那道身影疾如闪电,快速接近峰顶了。

    泰山,主峰玉皇顶,据后世测量,海拔直有1545米,普通人上山,若是体力好,一般需要六七个小时,再快,也得五个小时以上。

    但看这道身影的速度,爬行在陡峭山路上,简直如履平地。

    恐怕,自他上山以来,尚不超过半个时辰,这还是建立在对方气不喘,脸不红,优哉游哉的基础上。可见来人功力之深,甚至更在昔日的王重阳之上。

    一刻钟之后,这人终于登上玉皇峰顶,作揖敛容,直视李尚卿,道:

    “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