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二十三章 五帝结束,人族大兴!(第五更求订阅)
    第三百二十三章五帝结束,人族大兴!

    大禹治水,很苦。

    他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大禹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

    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努力达到最好的成功。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更不用提,哪怕妲己在当时劝了几句,最终依然只得到一个摇头。

    “水未治平,大禹没空回家。”

    苦,累,同时还很危险。

    当水患严重的时候,那些不满人族和妖族争夺生存地盘的家伙还不在意,但是当大禹治水有了几分成果的时候,他们瞬间都跳出来了。

    大禹也浑然不惧,手持开山斧、定海神针,下海搏恶蛟,上山批妖猴。

    耗尽心血与体力,历经十三年,终于完成了治水大21业。

    水患平息,妖族被压服。

    而也因此,人族沸腾!

    祸害人族数十年的水患,如今终于平息了!

    广成子修的掩面而走,不敢见人。

    他可没有什么背后出手的概念,大庭广众之下,指责大禹指责最多的,就是他这位仙人!

    当然,人族的记忆都比较弱,十几年,在人族的记忆里早就不会记得当时的情景了。

    可是没关系,还有妲己呢!

    小心眼的某狐狸精可是最信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的了。

    顿时,当初广成子的话语瞬间流传到整个人族,人们一边种植着因为大禹治水后,恢复过来的田地,一边大骂广成子。

    舜也是无奈,他贵为人皇,也不能太过偏袒不是?

    再说,他也有点烦傲慢成性的广成子。

    别忘了,因为广成子的建议,他错杀了大禹的父亲,更因为那个建议,浪费了无数人力物力。

    作为人皇,这都是污点!

    三教人皇之争已经结束,但是不管是圣人们还是弟子们,都还是会关注人皇的。

    他们这就看到了广成子的丑态。

    结果就是原始气的爆炸,通天不屑大笑,老子默默无言。

    阐教弟子心里暗恨。

    “如果让我来,我绝对比你广成子强无数倍!”

    尤其是燃灯,看着最近愈发暴躁,因为一点小事大骂自己的原始,心里再一次浮现了一个念头。

    “原始此人,纵然是圣人,也不会对我真心。”

    “或许,我应该改投它门。”

    “比如......”

    燃灯朝着西方望过去。

    西方二圣一直很惨,甚至有大能者暗地嘲笑他们是最废物的圣人。

    但是如今,西方二圣强势镇压冥河,瞬间立威,一下子证明了自己。

    这让燃灯,也有些心动......

    第三百二十三章 五帝结束,人族大兴!(第五更求订阅)-->>(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让燃灯,也有些心动......

    ......

    大禹治水后,威望几乎堪比执政几十年的舜。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禹的功劳在五帝之中是最大的,就凭着他治水有功这一点足矣,更不要说到了现在,他还没有接替舜,成为人族共主。

    广成子还想搞点事情,比如让舜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非治水成功的大禹。

    舜也有些心动,但是其他人信服的是大禹,却不是舜的儿子。

    广成子想出手帮忙,结果还没来得及做呢,就被妲己抓住,直接来战。

    这一战的结果谁都不知道,但是最终广成子连尚未退位的舜都顾及不得,最终逃命似得跑回了玉虚宫。

    只是在舜退位的时候,他才冒头,不过见了妲己也跟老鼠见了猫似得。

    据说日后女娲好奇的问妲己到底做了什么。

    妲己笑着回答:“大人也知道,我魅道在精神攻击上还有几分能耐。”

    “我只是拉来了几百个巫族的大汉而已。”

    女娲还想再问,为什么拉来巫族,广成子就被吓成这样。

    只是还没来及问,就被伏羲捂着嘴巴,抱了下去。

    这个问题,还不太适合女娲知道。

    ......

    大禹继位,开始治理人族。

    他有多年治水的威望,人族刚刚跌落低谷,恢复又比更进一步简单的多。

    再加上精通政斗的妲己在,人族的势力蒸蒸日上,很快朝着最鼎盛时期走去。

    当然,经济振兴,自然也有一些矛盾。

    不过大禹在妲己的教育下,手段高超,中原各部落很快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

    大禹更是让部下‘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

    有三苗不服,禹率军征伐三苗,打败了苗军,打死了三苗酋长,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之后,四方117归之,辟土以王。

    大禹开始确立王权,建立都城,规划制度。

    为了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

    又名,涂山之会。

    大禹将原本各个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世袭贵族,此次大会,又被当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如果在其他人眼中,将禅让制度改为世袭制度似乎是一种倒退,但是实际上在此时,世袭制度却是稳定人族秩序的好办法。

    无他,世袭的继承人,大多从小就在长辈身边耳目渲染,多多少少也有几分经验,不说将部落治理的多繁华,但是至少可以稳定。

    而禅让全看威望,一个猎人,因为机缘巧合下猎杀一头猎物,都可能因此而成为部落首领。

    这样的首领,真的能带领部落发展吗?

    同时,大禹收拢诸多部落献上的金属,制造九鼎,镇压人族气运。

    从此之后,人族大兴,其他种族几乎再无撼动人族的地位的可能。

    而大禹归位,功德降临。

    妲己也终于开始收获自己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