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九十三章:刘二成亲
    办完镇上的事儿,易家姐弟又回到了大河村。

    刘二的婚事定在后日举办。

    易茗雪干脆带了个信儿去给刘二的组员们。

    让他们得空可以提前过来,帮一帮刘二的忙。

    与此同时,全村的人也几乎都有了动作。

    因为从头一天开始,就会陆续有人前来吃席。

    不仅陈乡老早早的就过来了。

    李聪也担起了总管一职,指挥着村里的人忙前忙后。

    农村办事就是如此,每家都会出人帮忙。

    不为别的,就为某一天自个儿家里有事要办时,也会有人来帮忙。

    易茗雪的工作比较简单,就是在喜房帮着收礼。

    不过第一天主要是去女方家里接亲,大部分吃席的人都还没来,所以她的工作非常清闲。

    倒是村里的年轻人全都聚在了一块儿,只等主家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去接亲抬行驾。

    刘二家原本准备了喜轿。

    但不知道为什么,刘大媳妇始终有点不高兴。

    都临要出发去接亲了,才把刘大刘二两兄弟拉到一边。

    有些酸溜溜的抱怨道:

    “二弟你咋回事儿?你如今不是车行的管事吗?咋地接亲还用喜轿?”

    刘二对自己的婚事并不热衷,一应筹备都是他兄嫂二人在做主,聘喜轿一事也是刘大定的。

    因此,他闻言有些不解道,“用喜轿怎么了?”

    刘大媳妇瘪了瘪嘴,“你这次都没驾马车回来,可是那易茗雪知道你要成亲,故意不让你用马车接亲的?”

    刘二简直莫名其妙,“嫂子你在说什么?那马车本就是车行的,如今东家有安排,自然不能让我们随意私用。”

    眼看着接亲的队伍就要出发,刘大有些焦急的催促道。

    “用马车还是喜轿有什么打紧,别叨叨了,赶紧出发吧。”

    可那刘大不说话还好,一说,直接戳到了他媳妇的肺管子上。

    刘大媳妇当场就发起飙来,“你们知道个啥?当初订亲时,我与我五叔一家可是说好了的。二弟如今在车行办事,不仅能赚钱,以后家里用车也方便。可我这刚夸下海口,转头接新娘子这么大的事儿,你们却只用喜轿不用马车。可叫我这关系怎么处?也叫我五叔一家在村里人面前怎么说?”

    刘大仔细一琢磨,觉得自己媳妇说的也在理。

    但这事儿该早做打算,于是也不高兴道,“那你咋不早说?现在都要出发了才提!”

    说到这个,刘大媳妇就更不高兴了。

    “我哪儿知道,这铁板钉钉的事儿也能出岔子。易茗雪这人也真是的,明知道别人家要办事儿,还非得把马车扣下。”

    刘二见自己嫂子越说越过分,赶紧制止她道。

    “嫂子你别乱说,此事和东家没关系。眼下又没马车可用……”

    “怎么就没马车了,她易茗雪家里不是就停着一辆吗?”刘大媳妇越说越大声,吵得不少人都朝他们这边看了过来。

    刘大一拍大腿,“对呀!二弟,你快去找易大丫借!”

    “不行,此事不妥……”刘二想拒绝,但刘大两口子态度坚决。

    加上里屋的刘大娘探出半个头来,病态的脸上带着些担忧的询问。

    刘二不想让他娘操心,只得被逼着朝易茗雪走去。

    易茗雪人虽在礼房,但就刘二家这两间土屋,隔壁说啥连几岁的小孩儿都听得一清二楚。

    很快,刘二就面带难色的找到了她。

    人虽是站到了她面前,但嘴却迟迟张不开。

    也不知道是准备成亲太累了还是怎么的,刘二的眼下带着一圈很明显的青色。

    易茗雪知道他为难,于是主动将马鞭扔给他。

    道,“去吧,晚上记得给冬冬喂精饲料。”

    刘二见易茗雪居然主动借车,简直如蒙大赦。

    他接过马鞭,看向易茗雪的眼神里,错愕、欣喜、感激甚至是迷茫,混作一团。

    “大丫,我……”

    “好了,什么都别说了。赶快去吧,别误了接亲的时辰。”易茗雪打断了他的话。

    刘二转身走了。

    一旁的易长乐忍不住问,“大姐,那刘大两口子这么对你,为什么你还要借车给刘二?”

    易茗雪看了她一眼,淡淡道,“刘大是刘大,刘二是刘二,不能混为一谈。”

    易长乐似懂非懂,“是因为刘二还要在车行替你办差?”

    易茗雪没有点头但也没有摇头,“等你再长大些,就能明白了。”

    说完,她突然一脸认真的看向老三,好奇问道,“我怎么发现,你最近好像老是在研究我?”

    “咳咳。”易长乐干咳两声,尴尬的转头看向别处,坚决不承认道,“说啥呢,我才没有。”

    “呵。”易茗雪轻晒一声,也不再追问。

    次日一大早,在一片吹锣打鼓声中,新娘子的车驾缓缓驶入了大河村。

    大红鞭炮震天响,大人小孩子都追着马车要喜糖吃。

    刘二穿着大红色的喜服,胸前戴着大红花。在这喜庆的氛围里,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村里的年轻人加上车行的一些人,抬着新娘子的嫁妆紧随其后。

    每进一抬,充当总管的李聪就高声报一抬。

    “布匹两箱。”

    “谷种六袋。”

    “新被八床。”

    “……”全是双数。

    紧接着就是拜堂。

    刘大娘和陈乡老坐上首,中间摆放着刘家祖先的黄纸符牌。

    其余宾客或站或坐,围在两边。

    看着新嫁娘跨火盆、过马鞍,最后跪在喜堂前。

    媒人高声喊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最后,满屋的年轻小伙跟着一起哄喊出声。

    “送入洞房!”

    “哈哈哈哈——”

    总体而言,刘二的婚事都进行得很顺利。

    一直到了喜宴开席。

    易春来居然驾着他的马车赶了回来。

    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多日未见的黄老幺。

    二人嘴上说着是回来吃刘二的喜酒,但看俩人那副扬武扬威的模样。

    明显来者不善。

    如今这易春来有了出息,最得意的人当数易家大房那几个。

    有宾客忍不住问易大伯,“春来这是在哪儿发迹啦?瞧着可真气派。”

    易大伯扫了易茗雪所在的礼房一眼,故意抬高声音放声道。

    “我们家春来,现在可是鸿运车行的股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