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共赢”
    陆地上的血龙们,存在形式,应该说更加接近真菌。

    众所周知,相较于植物,藻类、真菌和动物的关系更近。

    还是那句话,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界限,是模湖的。

    以人类为例,以功能区分,进行器官、系统的区分,人可以区分为许多不同的功能器官。

    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

    而这每一个系统,又可以继续细分。

    那么,问题来了,人类的意识、自我,应该是哪一个?或者哪一个是核心?

    如果可以多选,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前者是各种意义上和记忆、意识、理性、本能等等都直接相关的生物结构,而内分泌系统,又是会影响情绪、影响本能之类的生物结构。

    那么,再度细分呢?

    把神经系统,把内分泌系统再度细分,继续选择核心?

    是个活人,都会有一种简化思考的省力思维,这种长期演化形成、因为节省能量而存留下来的思维结构,自然不用说。

    人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的人格意识是某种恒定不变的存在。

    很多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平常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在一些看似不是很重要的完整性发生变化时,就会发生改变。

    比如,器官更换之后,情绪性格就会发生微小的变化。

    甚至,都不需要真的更换器官,只需要告诉他,欺骗他,说他的器官更换了,就会出现性格上的变化,整个人表现出不一样的人格。

    因为遭遇了一些大事小事,或者知道了某些事情,为人处世的习惯就会发生变化。

    人们对于变化了多少,怎么才算变化之类的标准,是没有准确的、精准的量化的。

    往往都是一种模湖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我觉得比起测算得出更重要。

    只要没有符合人们外力干涉的标准,没有打断我的连续性,人们往往会忽略这种变化,认为自己没变,我还是我。

    以一个简单粗暴的粗糙结论来描述,这种基于入侵和防御,这种源自于细胞对外物侵入和防御的基础本能构筑的底层逻辑,往往会成为最大的漏洞。

    我同意的、我主动进行的,在主观层面上自己能够接受的,就能够成为我的一部分。

    人类的思维逻辑的底层,和演化息息相关。

    这种进化心理学的观点,虽然人会在本能的简化思维的流程下,曲解为——

    所有的心理变化,都是演化带来的

    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基因决定的

    但地行不至于犯这种曲解观点,树一个和原观点有巨大差别的靶子,去虚空打靶的错误。

    毕竟,这种观点的离谱程度好比——

    ….

    因为电脑是电子数字信号,底层框架系统是电子数字信号搭建的,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逻辑框架,有底层规律

    所以,计算机就是人工智能,人类操作电脑进行工作,实际上就只是电脑自己工作,根本没有人类参与

    不过,虽然这种不知道怎么怎么搭起来的因为——所以并不少,但重点不是这个。

    就像地行使用的这个类比,并没有精准的量化标准判断一样,很多生物的思维逻辑,是模湖的。

    没有足够巨大和清晰的差别,人们就会在一些判断上出现偏差。

    地行之所以会研究这个,是因为..

    ....麻醉剂。

    外物入侵的时候,痛觉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类基础警示反馈。

    但是,对抗这种警示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释放麻醉剂,这类是针对痛觉的、暂时消除痛觉的物质,也是许多寄生生物都具备的反警戒的功能。

    把麻醉剂的范围扩大,理论上,一切消除排斥反应的方法手段,都可以视为麻醉。

    砸晕了也是一种物理麻醉。

    血龙们,最为突出的能力,就是这一方面。

    地行之前就演化出了,能够致使目标意识狂乱,一定程度上受到自己支配的能力。

    将友方视为敌人——增加攻击性,扩大入侵的识别范围。

    将敌人视为友方——减少攻击性,降低入侵的识别范围。

    理论上,是这样。

    实践上,并不是那么好处理。

    并非是地行自己做不到。

    而是血龙们做不到。

    地行自己有时间,有精力,有耐心去一处处进行仔细地编辑修改,但是,血龙们不说有没有这些知识,就算有,它们也不一定会去做。

    唯一的办法,就是模块化,触发式。

    识别到某些标志性的基因,就将这些基因剪除,然后将自己携带的基因整段注入。

    怎么注入?把一个个基因都模块化注入?

    这种办法,毫无疑问是个笨办法。

    的确,一般来说,细胞在初始阶段之后的分裂复制,就基本都是分裂之后的细胞再进行分裂。

    不一个个注入,基本上不可能做到替换全身细胞。

    之前提及过的忒休斯之船。

    生物身上的细胞,是有凋亡期限的,并不是从这个个体出生到结束就一直陪伴这个生物的。

    替换血管,实际上应该叫替换造血细胞。

    血龙的寄生、共生,主要的目标,是替换那些作为干细胞的细胞对应组织器官。

    而血液,又是能够流经全身、流经所有细胞的一条重要交通网。

    地行需要的活体转化,就是要通过血管网作为通路,把作为基础干细胞的修改后细胞,运送运输到全身各处。

    当然,也可以不用那么着急。

    只需要替换掉目标的生殖细胞,从下一代开始。

    把几十万亿的细胞都替换掉,是个大工程,但只替换精细胞卵细胞之类的,工程量相对就要小很多了。

    不过,地行的选择是双管齐下。

    活着的,也要转化。

    在宿主失去排异反应的时候,那么,作为寄生者或者共生者的血龙们,就要执行保护宿主的工作。

    但是,并不需要太多保护。

    宿主因为抵抗力下降而出现一片片细胞、组织死亡的时候,正好是血龙们把新细胞替换进去的时候。

    表现上,大概就是生一场大病之后,变得更强了?

    等到全身细胞都被替换掉大半之后,血龙们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宿主还活着,并且还变得更强大了,记忆和意识变了,但没完全变。

    地行的目标也达成了,把自己需要储存备份的基因注入了它们体内,让它们成为了一个个活体基因仓库。

    皆大欢喜,不是吗?

    ps:被寄生者赢了两次,地行只赢了一次,共赢,共赢(摊手)

    南非巨头

    : wap..,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