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9章 不愿走
    赵云宁突然对全红兰疾言厉色,任谁也没有想到。

    她行事有手段,对身边的人,却向来都是温和的。

    大家头一次见赵云宁发火,还拿出公主身份压人。

    压的这个人,还是她的二伯母。

    苏老夫人的面色当即白了白。

    赵云宁和他们苏家再亲,也姓赵!

    皇族的权势不容任何人践踏。

    苏老夫人心底,还一直认为赵云宁是乖巧听话的外孙女,频频触及了赵云宁的底线。

    苏老夫人赶忙说:“云宁,你二伯母口不择言,都是无心的,她性格就是这样,你也知道的。”

    苏玉的脸色已经难堪到了极点。

    全红兰分外生气,“云宁,就算我真说了他,也不过就是一点儿小事儿,你至于嘛!”

    “再说了,他一个瞎子,本来就是无用之人。”

    苏老夫人急眼呵斥,“你给我住嘴!”

    赵云宁握紧墨哗的手,目光充满冷然的寒意,“全红兰,本公主最后警告你一次,墨哗是我的未婚夫,他有用无用,都是我命定之人,即便是你,我一样不会对你客气!”

    赵云宁此刻要是不表现出墨哗的重视,大家便会一再地轻视墨哗。

    她对墨哗越维护,大家的言行便越有分寸。

    全红兰还想说些什么,赵云宁身后的暗卫们齐齐上前一步,要拔剑的动作,顿时把她吓禁了声。

    赵云宁从头到尾,都不是和她说笑的。

    她真的能为了出生低贱的墨哗,连外祖家的人都不认了。

    全红兰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地狠瞪墨哗好几眼。

    她记住了!

    赵云宁拉着墨哗去了角落,今天接连受到刺激的苏老夫人,又冲上去,毫不犹豫地甩了全红兰一耳光。

    大儿媳不听话,二儿媳更是个搅屎棍儿。

    本来赵云宁能够和苏玉培养出几分感情的,都让她给搅合完了。

    全红兰捂着脸,满眼不可置信,“你打我?”

    她出身比孟婵娟高贵,苏家借了她的娘家,才让苏令混了个巡抚。

    苏老太太多年来看不惯她,却从未对她动过手。

    全红兰倏地就爆发出了怒意,“你打啊,有本事打死我!”

    苏老太太没把她打死,自己就要先气死了,气怒交加地,不明白苏家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没有一个省心的!”

    赵云宁捏了捏墨哗的手心,又问:“还难不难过?”

    墨哗肉眼可见地扬起嘴角,“不难过。”

    却和他先前说的不难过,天差地别。

    赵云宁也不由笑起来,认为给墨哗撑腰,简直太对了。

    又表扬道:“你今天表现的很好,下次,还有人敢欺负你,不要憋着,都骂回去,说出来,知道吗?”

    墨哗乖顺地点头,嘴角的笑意就像春天潺潺流淌的小溪,透着灵气。

    赵云宁心意一动,踮起脚尖,蜻蜓点水吻了他一下。

    墨哗耳根微红,纱布下的眼眸,深了又深。

    现在已经是初冬,大家为了躲避地震迁移,就要带好充足的应急食物,保暖的衣物,医药生活用品。

    应急食物,他们之前有不断储备的干蘑菇,干海鲜,还有种植的晚季粮食蔬菜,以及广陵支援的粮食。

    这些食物全部带上,足够他们长途跋涉两个月。

    保暖的衣物,即便有不够穿的百姓家,大家借一借,均一均,一人一件,应该也够了。

    只要能够保证大家在地震来临时,安全躲避,地震后饮水饮食注意卫生,防寒感冒,就不会用到太多的药品。

    至于其他的日常用品,就只能靠大家伙儿自个儿解决了。

    朝廷目前,只能尽最大的可能安排到这份儿上。

    苏临还没有找到,大家在余震中又忐忑过去一晚。

    朝廷通知,即刻收拾所有的东西,按户籍听从规划出发迁移到安全地区,所有的百姓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殷丞相天还没亮透,就找赵云宁汇报说,“公主,有很多百姓不愿意离开泉州城,他们认为,地龙翻身已经过去,就不会有事了。”

    “更有人说,他们祖祖辈辈经历无数次海啸,也活下来了,所以不愿意离开。”

    “还有人觉得,不会再发生大的震动,若是还有,暂且躲在空旷的地方,熬过一段儿时间就好了,迁移大家都嫌麻烦。”

    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越近,地震探测仪发出的警告就越强烈。

    赵云宁极有把握,这次地震的震级会达到九级。

    九级代表什么,代表整个泉州城都会沦陷,山河崩裂,没有一处完好的容身之所。

    而且地震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他们不想迁移那么远,至少也得迁移到距离震中远一点儿的地方。

    赵云宁对殷渐离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性命不是儿戏,尽量说服他们,若是执意不走,那便不管了。”

    “我们现在没有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想自寻死路的人身上。”

    殷丞相还怕赵云宁会说,必须带走每个人呢。

    赵云宁理性又果断,殷丞相转身的那一刻,又暗暗摇头,赵云宁为何就不是男儿身呢。

    百姓们在暂时安顿的坝子上,议论纷纷。

    很多人叫嚣着不走,也有很多人,忙里忙慌恨不得插翅而飞。

    田老头祖祖辈辈都是泉州城的渔民,对一个渔民来说,远离了大海,就等于失去了性命,没了任何生活来源。

    他对孩子们说,“我老了,走不动了,你们走吧!”

    孩子们也不想走,当即道:“爹不走,我们也不走!大海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在大海里!海啸我们不怕!”

    田老头很欣慰地笑了,“好,那我们全家都不走!”

    他们要留下,旁边的李不屈听见,就劝田老头,“公主让大家迁移,又不是不回来,万一出了什么事儿,你们后悔都来不及,走吧,等风平浪静之后,回来,还是理想的家园。”

    旁边的人也说,“你们要回来,公主还能拦着你不成!”

    “就是,朝廷肯定巴不得大家回来,泉州府那么大一块儿地儿呢,怎么可能不留人!”